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六章 腌腊肉制品

第六章 腌腊肉制品

第六章腌腊肉制品
1、主要内容:
⑴腌腊肉制品加工的基本原理;
⑵常见腌腊肉制品的加工技术
2、重点:常见腌腊肉制品的加工技术
3、难点:常见腌腊肉制品的加工技术
4、教学要求:
⑴掌握腌腊制品的概念及其分类
⑵主要腌腊制品的加工工艺流程、工艺参数及主要操作工序的操作要点。

5、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为主,多媒体辅助教学。

6、课时安排:2学时。

7、教学过程:从略。

第一节加工原理
一、概述
1、概念
2、种类及特点
[1]咸肉类
原料肉经腌制加工而成的生肉类制品
特点:肥肉呈白色,瘦肉呈玫瑰红色,具有独特的腌制风味,较咸
品种:咸猪肉、咸羊肉咸水鸭等
[2]腊肉类
肉经腌制料腌制后,再经过晾晒或烘烤或烟熏等工艺加工而成的生肉类制品特点:成品呈金黄色或红棕色,具有腊香,味美可口
主要品种:中式火腿、腊肉、板鸭、腊鸡等
[3]酱肉类
肉经食盐、酱料腌制、酱渍后,再经脱水(风干、晒干可熏干而加工成的生肉类制品
特点:具有独特的酱香味,肉色棕红
主要品种:清酱肉、酱封肉酱鸭等
[4]风干肉类
肉经腌制、洗晒(或无)、晾挂、干燥等加工工艺加工而成的生肉类制品特点:干而耐咀嚼,回味绵长
主要品种:风干猪肉、风干牛肉、风干羊肉风干鸡等
二、腌制原理
(一)腌制剂的作用
1、食盐
[1]突出鲜味
[2]防腐作用
[3]保水
4.6%~
5.8%时保水性最强,实际上一般达不到促使硝酸盐、亚硝酸盐、糖向肌肉深层渗透
2、糖
[1]助色
[2]还原糖吸收氧、为硝酸盐还原菌提供能源
[3]提高嫩度
[4]氧化成酸起作用
[5]产生风味物质
[6]发生美拉德反应,产生醛类等羰基化合及及含硫化合物
[7]促进发酵进程
[8]给微生物提供营养,尤其是需要发酵的制品
3、硝酸盐及亚硝酸盐
[1]呈色作用
[2]抑制肉毒梭状芽孢杆菌的生长
[3]搞氧化作用,延缓肉的腐败
[4]产生独特的腌肉风味,抑制蒸煮味的产生
4、碱性磷酸盐
提高肉的PH值
螯合肉中的金属离子
增加肉的离子强度
解离肌动球蛋白
5、抗坏血酸和异抗坏血酸盐
增加NO的形成,加快发色过程
有利于高铁肌红蛋白还原为亚铁肌红蛋白
抗氧化作用
减少亚硝胺形成
(二)影响腌肉色泽的因素
1、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使用量
用量不足则颜色淡而不均,过大则会使血红素生成绿色的衍生物
用量:0.05~0.15g/Kg
2、肉的PH值
酸性介质有利于生成NO
适宜PH值:5.6~6.0
3、温度
加热使呈色进程加快,不及时处理会因氧化作用而退色
4、腌制添加剂
抗坏血酸、糖、烟酰胺等可助色,有些香辛料如丁香有消色作用
5、其他因素
光线:避光
微生物:低温
(三)腌制过程中肉的变化
1、水分活度下降
2、含盐量升高
3、水分含量下降
4、肌肉组织的微观结构和PH值变化
高浓度盐腌制使蛋白质的溶胀失去可逆性
5、腌肉风味的形成
蛋白质、脂肪分解形成风味物质
腌制剂扩散并与肉成分反应
(四)腌制成熟的标志和注意事项
1、成熟的标志
切开最厚肌肉,断面呈玫瑰红色,指压弹性均相等,无粘手感,肥膘断面呈青白色,切薄片时略带透明。

若中心仍呈暗红色则说明未腌透
2、注意事项
适宜温度:2~4度
腌制液(卤水)的使用:
卤水易变质,低温保管,及时加热和补充腌制剂,不低于12˚Bé(波美度)卤水变质的特征:
水面形成一层泡沫,或容器中心有小气泡上升
腌制的最佳时间:
受季节、库温、湿度、盐液浓度、用硝量等的影响,应根据情况不同摸索规律,灵活掌握。

三、肉的腌制方法
1、干腌法
[1]方法:干腌制盐涂擦在肉的表面,然后堆叠在腌制架上或盛装在容器内,依靠外渗汁液形成盐液进行腌制
[2]优点:
有独特的风味和质地
操作简便,占地少
蛋白质损失少,水分含量低,耐贮藏
[3]缺点
时间长,易造成肉的内部变质,用盐量高
失重大,色泽较差
工人劳动强度大
2、湿腌法
[1]方法:
将肉浸泡在预先配制好的溶液中,并通过扩散和水分转移,让腌制剂渗入肉内部,并获得比较均匀的分布
腌制过程的物质转移
腌制剂向肉内的扩散
肉中可溶性物质向盐液中扩散
[2]优点:速度较干腌法快,腌制剂(卤水)可重复使用
[3]缺点:其制品的色泽和风味不如干腌制品,腌制时间仍较长,蛋白质流失多,含水分多不易保藏
3、混合腌制法
[1]方法:先干腌然后湿腌
[2]优点
可避免因食品水分外渗而降低湿腌液的浓度
避免干腌而出现的表面脱水现象
4、盐水注射法
[1]动脉注射腌制法
方法:用泵将盐水或腌制剂经动脉系统压入分割肉或腿肉内
优点:腌制速度快,不破坏组织的完整性
缺点:用于腌制的肉必须是血管系统没有损伤的前后腿,产品易变质,不耐贮藏
[2]肌肉注射法
单针头注射法
多针头注射法:适合于形状整齐、不带骨的肉
注射法一般需结合滚揉,以便合腌制剂充分散开
优点:降低操作时间,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缺点:成品品质不及干腌制品,风味稍差,煮熟后肌肉收缩的程度大
第二节腌腊制品的加工(南京板鸭)
一、工艺流程
选料、宰杀、浸烫、煺毛、修整、腌制、排坯、晾挂、保藏
1、选料
制作板鸭的鸭要体长、身宽、胸部及两腿肌肉饱满,两腋有核桃肉,去毛后体重1.75公斤以上的健康活鸭,宰杀前要用稻谷催肥。

2、宰杀
刀口很小,要出尽鲜血。

浸烫脱毛,不要沸腾水,免伤表皮。

脱掉大毛,拔尽小毛,经过水漂后,截去脚翅,在鸭腋下开一个寸余长小口,从中掏出内脏,外表看来体型完整
3、腌制
[1]腌鸭(干腌)
100公斤食盐加200~300克茴香,炒熟,磨细,涂擦全部鸭体,用盐量为鸭重量的1/15,叠入缸内腌制,12小时
[2]抠卤
把鸭体腔内的血水排出
第一次抠卤
第二次抠卤:第一次8小时后
[3]复卤
将抠卤后的鸭体放入卤水中湿腌
新卤的配制:血水加盐和香辛料,100千克血水加盐75千克
老卤的使用:每4~5次煮沸一次,补充食盐,保持咸度为22~25波美度
卤制:体腔灌入卤水,再浸入卤水中,24小时出缸
4、排坯
将鸭体用手掌压成扁形,头向中心四肢排开叠入缸中,以免刀口渗出的血水污染鸭体,2~4天整形晾挂2周后即成
3、质量要求
体表光白无毛,无皱纹,肌肉收缩发硬,手持鸭腿,颈脖直立不弯,所谓“直脖”;八字骨扁开,胸骨突起,鸭身呈扁圆形;肌肉切面紧密,呈玫瑰色,而且
色调一致,以竹签刺入腿肌和胸肌肉,拔出后有香味;用20摄氏度至25摄氏度之间用口尝试有特殊香味。

这就是标准的南京板鸭,不但色香味形俱佳,而且营养丰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