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让数学教学情境生活化

让数学教学情境生活化

让数学教学情境生活化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是情境化的,是它被应用于其中的活动背景和文化的产物,学习就
是学习者利用原有认知结构中的相关经验去同化和顺应新知识从而建构新知识的意义建构过程。

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努力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去贴近学生生活,将数学与学
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使课堂充满生活气息,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数学知识。

创设生活画面情境。

小学数学教材的内容来源于生活实际,但生动的内容被列入教材后就成
了抽象的概念。

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能创造性地再把教材还原于现实生活,将数学教学与生活
融合,勾勒出“生活画面”,就可帮助学生学好数学。

如:在一年级新学期开学的第一节数学课,可这样设计:“新学期开学了,大家走进校园,你会看到校门口两旁摆放着许多盆花,你知道每边有多少盆花吗?两旁一共有多少盆花吗?”、“今天大家是刚来学校的,大家互不认识,你知道我们班的每组各有几个同学吗?全班一共有多少个吗?一年级一共有多少人吗?
全校又共有多少人吗?我想大家对这些问题的答案暂时还不知道,我们就要不断地学习,从
中了解到会计算出来,这就是我们的数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大家有信
心学好它吗?”又如,在教学“10的分成”时,可创设一个分李子的情境:妈妈买来10个李子,要你分给自己和弟弟吃,你准备怎么分呢?为什么?这样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每个学生都在
积极思考,既让学生对10的组成有了清晰的认识,又在课堂中渗透了“人文”精神,让学生懂
得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和友爱。

创设生活体验情境。

在数学教学中,要求教师教学时去配置生活原型,但有些问题在课堂中
不能真实展现,却日常生活中学生已经经历,教师可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材料,用问题
情境模拟出来,让学生亲自体验。

如教学“人民币的认识”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购物
活动,小组内一个同学当售货员,其他学生拿出一元钱去买文具。

通过模拟“买文具”这一真实、有趣的生活体验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然而然地掌握了元、角、分之间的
关系,体会到了一元钱的价值及应用价值,突出了“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在生活中用数学”,也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买东西的乐趣。

收稿日期:2012-05-0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