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树木的栽培和管理
园林树木在庭园中定植后,必须进行细致的养护管理,及时浇水、施肥、中耕、除草、防病、治虫、整形、修剪,才能提高观赏效果,增加绿化效益,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树木栽植的季节及栽前的准备
植树季节依树种不同而所选的季节不同,主要以春季,雨季和秋季,但总的来说.植树的最佳季节是春季。
所有的树种都适宜在这个季节栽植,这时树木还在休眠,树液尚未流动,这个时期植树最利于成活,时间大约在3月上中旬至4月上中旬的30天左右。
栽植宜早不宜晚,早栽的苗木扎根深,发芽早,易成活。
秋季植树一般只限于部分较耐寒的落叶树,如国槐、栾树、毛白杨、立柳、小叶白蜡等,秋季植树一般是在树木已经落叶,严冬到来之前这段时间进行,大体在10—11月份,秋季栽植后,经过冬春的一冻一化,根系容易和土壤密结,因而早春吸水快,一般先扎根,后长叶,易成活。
植树之前,必须做好准备工阼。
首先要在了解设计意图的前提下,定点划线,挖掘树坑,对于庭园中不宜栽植观赏树木的土壤,要提早换土。
有条件时可在冬季挖好树穴,多蓄积雪,使土壤进一步风化.提早挖穴是确保栽植树木符合设计要求的前提之一。
树穴备好后,要按照设计要求及树坑数量落实苗本来源、树种、苗木的规格及质量,要准备好水源,落实人力:材料和机械、制定出切合实际的栽植方案,以使植树施工能顺利进行。
对于按照设计需要栽植的珍贵树种及常绿大苗,如大的银杏、水杉、雪松、龙柏、白皮松等,还要事先准备好支柱及附助材
料(如麻绳等)。
二、植树技术要求
为确保树木成活,提高绿化效果,首先要选择生长强健,发育充实,无病虫害,符合绿化设计要求的苗木,对于落叶乔灌木可实行露根栽植的办法,在挖掘苗木时,首先保证苗木根系不受损伤,根系不得劈裂,切口要平滑,栽植前,将露根苗的断根、劈裂根、过长根剪去,对于常绿乔灌木及一些珍贵树种,移栽必须带土球,土球的直径可按树高的1/3来确定,土球要完好,平整。
土球应形似苹果,土球底不应超过土球直径的1/3,要用蒲包将土球包严,用草绳捆绑紧,不可使底部露出土来.运输到栽植坑栽植时,要根据深浅要求放于坑内,然后剪断草绳,取出蒲包。
树木栽植时,根系要舒展,不得窝根,树要立直,对准栽植位置后,用锹先把好土填入下面,当填到坑的1/2处,将苗木轻轻提几下,使坑土与根系密接,然后再填刨坑时挖出的底土或稍次些的土,并随填随踏实。
对于带土球的树木,在剪断草绳,取出蒲包后,扶正填土踏实,在踏实坑土时,要尽量踩土球外环,不要将土球踩散,对栽好的较大常绿树和大乔木,要在树干周围埋三个支柱形成三角形支架,以防倒伏,支柱与树干相接部分要垫上蒲包片,以免磨伤树皮.不管什么树种,栽植的深度都以与原来的深度相等或略深于原来2—3厘米,不宜太深。
植树原则要求可总结为“深深的、浅浅的、结结实实、暄暄的”。
即栽植坑要深而大,树木栽植要浅,与原栽深度等同或略深2~3厘米,栽后要踏实,使根系与土壤充分密接,树坑底都的土壤要暄,就是把风化好的疏松土壤填人底层,以利根系
深扎。
为确保成活,还应对树木做到“随起,随运,随栽,随浇”。
三、浇水与施肥
树木栽好后,沿树坑外缘开一灌水盘,深20—30厘米,栽后立即浇透水一遍,待水渗下后,有因浇水而歪斜的树木要及时扶正、填土,2—3天再浇第二遍水,水量要大,要浇足,然后过一周左右,再浇第三遍水,每次都要浇透,以后视情况见干即浇。
对于常绿树种,由于蒸腾量大,除进行浇水外还要进行叶面喷水,每天1—2次,促进成活。
对新栽植成活的树木,必须连年灌水,才能使树木正常的生长发育。
一般乔木,最少要连续灌水3—5年.灌木5—6年,常绿树也要3—5年。
对栽植在土质较差和保水能力差的土地上的树,应延长灌水年限l 一2年。
杨、柳类要多灌水,勤灌水;松、柏类则不宜勤灌;新栽树木要适当勤灌。
对于应该灌水的树木,每年应在3、4、5,6、9、11月各灌一次,对于栽植土壤差,生长不良,以及干旱年份,还应增加灌水2—4次,每次灌水均应灌透。
园林中所植树木,不论什么树种,开春的发芽水及封冻前的封冻水均应灌足灌透,不可缺少。
树木栽植时,最好在栽前施入底肥,底肥主要是有机肥,堆肥,厩肥均可。
但必须深施,施肥后填土,然后再栽树,切勿使新植树木的根系接触到肥料,以防腐蚀伤口引起烂根影响成活。
栽植后的树木,对土质较差而生长不良或长势较弱的树,除在秋冬施基肥(腐熟的堆肥,每株胸径8—10厘米以上的大树,施堆肥25—50公斤)之外,还可在其生长季节进行叶面喷肥,肥料以0.2%一0,3%的尿素为主,同时还可结合喷施除虫药液。
树木施入有机肥的方法可以坑状施肥为主,即每年在树木根系
周围轮回挖深60—70厘米的坑,把肥施人埋严,然后浇水,使肥料溶解于土壤溶液中被根系吸收利用,施肥切忌浅施,以免引起根系上翻。
四、中耕除草及病虫害防治
中耕是为使土壤疏松,增加透气性,以促使肥料分解和防止土壤水分蒸发。
除草,可以避免草,苗争水争肥和减少病虫害。
中耕除草可结合进行。
对于庭园绿地中的行道树和其它树木,在整个夏季杂草生长季节,应多次中耕和除掉杂草。
对于适合使用化学除草剂的地段,可用除草剂除草,如25%的除草醚,每亩250—750克,对地面均匀喷射,可杀死杂草,但必须注意,严禁将药液喷在树木的枝叶上。
树木定植后还必须及时防治病虫害,在树木生长季节,要时刻注意各种刺吸式害虫、食叶害虫、蛀干害虫的防治,要本着“治早、治小、治了”的原则及时防治。
夏末秋初要进行树木干基涂白,高度可在1—1.5米,杀灭一些过冬的虫卵或避免产卵及孵化。
休眠季节要结合修剪剪除虫囊及病虫枝干。
挖掘虫蛹,焚化处理。
五、整形修剪
整形修剪是庭园绿化抚育养护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修剪,可调节和均衡树势,使树木生长健壮,树形整齐,树姿美观,着花繁密。
修剪,还能提高新植树木的成活率,达到理想的树形,增加观赏美感。
整形修剪,应适应树木的自然树形及其分枝习性,应根据树木不同的品种,不同的栽植用途和通过修剪所要达到的不同效果来采取不同的手法。
如对圆柱形树冠(蜀桧)或圆锥形树冠(雪松)等中央领导枝强的树种,要保护和突出其主尖,如主尖被
损,应及时培养。
对于蜀桧、龙柏、白皮松等出现的与主尖竞争的侧尖要及时回缩控制,以保优良树形。
对于行道树的修剪,栽植落叶乔木胸径在5—10厘米之间的,栽前应进行定干处理,干高可根据实际情况留高3—3.5米,以上枝条全部剪去,这样即利于成活,又能形成整齐的树冠。
以后视情逐年修剪,行道树可以整成几大主枝自然开心形,如悬铃木、五角枫。
也可以自然树形,只是要注意剔除下面萌蘖,如毛白杨、垂柳、樱花等。
对于花灌木的修剪,栽植前为保证成活,一般应进行重剪。
如榆叶梅、碧桃,应保留3—5个主枝进行短截和疏枝,但要保持形成丰满的树冠。
对于无主干的玫瑰、黄刺玫、珍珠梅、紫荆、连翘等,应选留4—5个分布均匀、生长健壮的枝做主枝,其余均应将其剪去,保留的主枝,应短截1/2,并使其高矮一致。
对于多年生的灌木,整形修剪的目的是保持外观整齐美观,枝内通风透光。
一般采用的方法是疏去衰老的主枝,利用强壮的枝条代替更新;短截突出树冠之外的顶尖,保持良好的树冠,对于在当年生枝条上开花的灌木如木槿、紫薇、月季等,应重剪,即剪去枝条的l/2左右,促生新枝。
早春开花的灌木,如榆叶梅、迎春、海棠,连翘、丁香、碧桃等,花芽都是上一年形成的,生长在上一年枝条上,应在花后轻剪,去掉枝条的l/5即可。
夏季开花的灌木,如木槿、紫薇、玫瑰、月季、珍珠梅等,应在休眠期重剪,剪去枝条的2/3。
对于紫荆、贴梗海棠等,应保护培养老枝。
因为这一类花木的花着生在老枝上,修剪过程中应疏去分生的枯枝、病虫枝、
细弱枝。
绿篱的修剪。
绿篱的形状可选择圆顶形(绿篱上面呈圆孤形拱起),矩形(绿篱上面剪平,与下面宽度一致),梯形(绿篱上面剪平,下面比上面宽)。
绿篱栽植前,为促进基部枝叶的生长,栽好后按同一高度剪去主尖,再用绿篱剪按规定形状修剪。
栽植后养护期间的绿篱修剪。
一年最好修剪2—3次,以保持良好的形状。
第一次修剪应在春梢停止生长后,“五一”节前。
第二次修剪在夏梢停止生长后,第三次修剪在秋梢停止生长后,大体在“十一”之前,特别是对于小叶女贞、大叶黄杨等生长势较快的绿篱,更要定时修剪,控制上方枝条及侧上方枝条的旺长,达到整齐美观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