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血糖保健食品汇总.
糖尿病的起因
遗传因素
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占25%~50%,尤其是 Ⅱ型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人及其亲属伴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恶 性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桥本甲状腺炎等。
自身免疫因素
病毒感染因素
腮腺炎病毒和脑心肌炎病毒等,可以使动 物出现病毒感染,大面积破坏β-细胞。
β-细胞功能与胰岛素释放异常
糖尿病的起因
高血糖(hyperglycemia )
空腹血糖浓度高于7.0 mmol/L称为高血糖。当 血糖浓度高于8.89 ~10.00 mmol/L(肾糖 阈),超过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可出现糖尿。
血糖的来源和去路
糖异生
非糖化合物(如乳酸、甘油、生糖氨基酸等)在 肝脏中酶的作用下转变为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引起的,以 血糖过多和糖尿为主要特征。正常人清晨空腹 血糖浓度为80-120mg/100ml;超过160180mg/ml称糖尿。
糖尿病是终身性疾病,是不能根治的
主要表现为口渴、多饮、多尿,吃得多 但身体反而消瘦;皮肤易感染生疮,皮 肤瘙痒等,特别在天冷时易发生。
糖尿病的分类
两种营养因素可以使对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易
感性增强
母乳喂养期短 摄入N-亚硝基化合物
上海儿童的糖尿病年发病率为每10万人中有 1.6人,其中九成是I型糖尿病,而且I型糖 尿病的发病儿童人数还在逐年增多。值得关 注的是,不少孩子在出生后过早地喂食牛奶、 淀粉类食物,这些饮食影响也可能造成I型糖 尿病发展。
以葡萄糖或白面包的GI为100% GI GI GI > 70% 高GI食物 中GI食物 低GI食物
55%- 70% < 55%
碳水化合物
血糖生成指数GI(Glycemic Index)
血糖生成指数低的膳食可降低血糖负荷, 有利于预防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的发生。
影响血糖生成指数的因素 吸收率、吸收速度、结肠发酵作 用的程度、速度和代谢产物等。
现不同程度的紊乱,并由此引起一系列并发症。
开发功能性食品的目的在于保护胰岛功能,改善
个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血糖、尿糖和血脂
值,使之达到或接近正常值。
开发辅助降血糖功能食品的原则
血糖生成指数
是表示某种食物升高血糖效应与标准食品(通 常为葡萄糖)升高血糖效应之比。
1981年,Jenkins首先引入血糖生成 指数(glycemic index,GI)
摄取,抑制蛋白质的分解,使细胞释放入血中的 氨基酸量减少。
糖尿病的分类
病因分型(WHO,1999)
糖尿病分为I型、Ⅱ型、其他特异型和妊娠糖尿病四种
Ⅰ型糖尿病
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青少年
起病急、多尿、多饮、多食、体重减轻等,有发 生酮症酸中毒的倾向,必须依赖胰岛素维持生命。
Ⅱ型糖尿病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中老年 肥胖,控制饮食和口服降糖药即可
4.评价降血糖功能食品的指标
复习与思考
1.什么是糖尿病?引起糖尿病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2.调节血糖的功能性食品的开发原理是什么? 起到调节血糖的功能因子主要有哪些? 3.碳水化合物对血糖的影响有什么特点?糖醇类 可用作糖尿病人的特定食品,其有何生物学特点?
1.糖尿病的种类、成因及危害
血糖 血液中的糖,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葡 萄糖,体内各组织细胞活动所需的能 量大部分来自葡萄糖。正常人空腹浓 度一般在3.89-6.11mmol/L。
酮症酸中毒
胰岛素严重缺乏时,脂肪分解加速,生成大量 脂肪酸。脂肪酸涌进织对酮体的利用大大减少。尿中 出现酮体。血浆中乙酰乙酸和β-羟丁酸大量增 加,使血浆pH降低到7.3~6.8,CO2结合力也 明显降低,表现为代谢性酸中毒。
胰岛素
胰液
碱性物质,人每日的分泌量大概为1-2升, pH7.8-8.4,由碳酸氢根和多种消化酶,主 要有胰淀粉酶(最适pH6.7-7.0)、胰脂肪 酶、胰蛋白酶和糜蛋白酶、核酸核糖酶、脱 氧核酸核糖酶、羧基肽酶。
根据分泌激素的功能分:①B细胞,约占胰 岛细胞的60%~80%,分泌胰岛素。②A细 胞分泌胰升糖素,胰升糖素作用同胰岛素相 反,可增高血糖。③D细胞,占胰岛细胞的 1%~8%,分泌生长激素抑制激素
胰岛细胞
胰岛素
1.对糖代谢的作用:促进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 取及利用;加速糖原的合成:抑制糖异生并促 进葡萄糖转变为脂肪酸存与脂肪组织中。 2.对脂肪代谢的作用:胰岛素促进脂肪酸及甘油 三酯的形成并储存于脂肪细胞中,同时抑制脂 肪酶活性,减低脂肪分解。
3. 对蛋白质代谢的作用:可促进细胞膜对氨基酸的
糖尿病并发症
高血糖水平如持续数年,可使视网膜和肾脏的小 动脉以及外周神经结构发生异常而引发并发症。
例如心血管疾病、肾脏病变、 神经病变(脚部溃疡、阳痿)、 眼部并发症(失明)。
胰岛素
胰腺的外分泌物称为胰液,胰液经主导管流 入十二指肠。胰腺的内分泌部分由胰岛组成, 胰腺中胰岛总数约有100~200万个。
胰岛素受体异常、受体抗体与胰岛素相抵抗 下丘脑中存在胰岛素生成调节中枢及 胰岛素剥夺中枢
神经因素
胰岛素拮抗激素
唯一可使血糖下降的是胰岛素,而使血 糖升高的激素包括胰升糖素、生长激素、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糖肾上腺皮质激素、 泌乳素、甲状腺激素、胰多肽等
2.降血糖功能食品的开发原理
糖尿病患者体内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均出
第三章 各类功能食品的开发
第四节 调节血糖功能食品
联合国关于糖尿病
中国健康知识传播激励计划 (糖尿病· 2008)启动 •联合国大会于2006年12月20日通过决议 案,将11月14日世界糖尿病日作为联合 国糖尿病关怀日。
糖 尿 病 治 疗 模 式
第四节 调节血糖功能食品
1.糖尿病的种类、成因及危害 2.降血糖功能食品的开发原理 3.具有降血糖功能的物质
糖尿病的表现 多食 多尿 多饮 体重减少
由于葡萄糖的大量丢失、能量来源减少, 必须多食补充能量来源。 尿糖使尿渗透压升高,导致肾小管吸收水 分减少,尿量增多。 由于多尿、脱水及高血糖导致患者血浆渗 透压增高,引起患者多饮。 非依赖型糖尿病早期可致肥胖,但随时间 的推移出现乏力、软弱、体重明显下降等 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