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内科学糖尿病PPT课件

内科学糖尿病PPT课件

9
2019/11/10
(2)青少年的成人起病型糖尿 病(MODY):MODY是一种 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方式在家系 内传递的早发但临床表现类似2 型糖尿病的疾病。MODY是临床 诊断。目前通用的MODY诊断标 准是三点:①家系内至少三代直 系亲属内均有糖尿病患者,且其 传递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规律。 ②家系内至少有一个糖尿病患者 的诊断年龄在25岁或以前。③糖 尿病确诊后至少在两年内不需使 用胰岛素以控制血糖。目前,国 际上已发现了14种MODY类型。
• 4.葡萄糖受体:葡萄糖受体存在于胰岛β细胞膜上,通过 接受血糖的刺激而调控胰岛素的分泌功能,而当葡萄糖受 体功能异常时,胰岛β细胞对血糖刺激的反应能力降低, 胰岛素分泌量减少,导致T2DM的发病。
2019/11/10
15
熟识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 5 双激素异常: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T2DM“双激素异 常”学说,认为T2DM不仅与β细胞分泌的胰岛素绝对或 相对不足有关,还与α 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绝对或相对 增高密切相关。
10
Hale Waihona Puke 2019/11/1011
糖 调 节 受 损
2019/11/10
12
熟识1型及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 遗传因素 • 环境因素 • 自身免疫
T1DM
• 遗传因素 • 环境因素 • 胰岛素抵抗与β细胞功能缺乏 • 胰岛α细胞功能异常 • 肠促胰素分泌缺陷 • 肠道
T2DM
2019/11/10
13
8
2019/11/10
(1)线粒体DNA突变糖尿病: 线粒体基因突变糖尿病是最为多 见的单基因突变糖尿病,占中国 成人糖尿病中的0.6%。最为常见 的临床表现为母系遗传、糖尿病 或伴耳聋。对具有下列一种尤其 是多种情况者应疑及线粒体基因 突变糖尿病:①在家系内糖尿病 的传递符合母系遗传。②起病早 伴病程中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明 显进行性减低或尚伴体重指数低 且胰岛自身抗体检测阴性的糖尿 病者。③伴神经性耳聋的糖尿病 者。④伴中枢神经系统、骨骼肌 表现、心肌病、视网膜色素变性、 眼外肌麻痹或乳酸性酸中毒的糖 尿病患者或家族中有上述表现者。
2019/11/10
4
关于血浆葡萄糖
2019/11/10
5
2019/11/10
6
2019/11/10
7
2019/11/10
1型糖尿病具有以下特点:发病 年龄通常小于30岁;三多一少 症状明显;以酮症或酮症酸中毒 起病;体型非肥胖;空腹或餐后 的血清C肽浓度明显降低;出现 自身免疫标记:如谷氨酸脱羧酶 抗体(GADA)、胰岛细胞抗体 (ICA)、人胰岛细胞抗原2 抗 体(IA-2A)、锌转运体8 抗体 (ZnT8A)等。如果不确定分类 诊断,可先做一个临时性分类用 于指导治疗。然后依据对治疗的 反应以及随访观察其临床表现, 再重新评估、分型。
2019/11/10
3
糖尿病的概念、分型和诊断标准
•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组由很多病 因引起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 分泌和(或)利用缺陷所引起。长期碳水化合物以及脂肪、 蛋白质代谢紊乱可引起多系统损害,导致眼、肾、神经、 血管等组织器官慢性进行性病变、功能减退及衰竭;病情 严重或应激时可发生急性严重代谢紊乱,如糖尿病酮症酸 中毒(DKA)、高渗高血糖综合征。
• 3.了解糖尿病高渗状态的诱因、诊断依据和治疗原则。
2019/11/10
2
本课程内容(2学时)
• 1.糖尿病的概念、分型和诊断标准。 • 2.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 3.糖尿病控制目标,糖尿病三级预防及意义。 • 4.糖尿病的治疗原则及主要治疗方法,口服降糖药种类、
适应症、主要剂型及特点、禁忌症和副作用。
• 6 胃肠道与T2DM:胃肠道激素包括肠促胰岛素分泌肽和 抗肠促胰岛素分泌肽,通过肠道-胰岛轴作用于胰岛细胞, 调节胰岛素的分泌功能,其中最重要的是小肠L细胞分泌 激素,包括胰高血糖素样肽1、胰高血糖素样肽2、多肽 YY 等,T2DM 也可能理解为一种肠道L细胞功能缺陷性疾 病。7.其他:T2DM发病还涉及许多因素,炎症与T2DM, 乙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 B virus,HBV) 与T2DM ,胚胎 发育与T2DM。
2019/11/10
16
1型糖尿病是以胰岛β细胞进展性破坏为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 病,胰岛β细胞破坏的速率并非既往描述的完全线性,胰岛β
糖尿病
佛山市禅城中心医院内科教研组 欧剑飞
2019/11/10
1
目的要求
• 1.掌握糖尿病的概念、分型和诊断标准;掌握糖尿病急性 并发症酮症酸中毒及主要慢性并发症的临床特点,糖尿病 的治疗原则及主要治疗方法,口服降糖药种类、适应症、 禁忌症和副作用,一定是治疗的适应证、主要剂型及特点。
• 2.熟识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糖尿病慢性并 发症的发生机制,糖尿病控制目标,糖尿病三级预防及意 义。
熟识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 1.人类白细胞抗原相关的遗传易患性:人类白细胞抗原 ( human leucocyte antigen,HLA), HLA与T2DM也存 在着关联。HLA-A*0205 和HLA-A*30 相互作用,HLADQA1*0301和HLA-DQA1*0501,维生素D受体基因多 态性和HLA DRB1*04相互调节可导致T2DM 发病。
• 2.胰岛素受体( insulin receptor,IR):已发现大量的IR 突变与T2DM的发病有关。IR基因的突变分为5个类型: ① IR合成受损②IR向胞膜的转运受损③IR亲和力下降④酪氨 酸激酶活性下降⑤IR降解加速。
2019/11/10
14
熟识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 3.葡萄糖的跨膜转运:葡萄糖转运蛋白( glucose transporters,GLUTs) ,GLUTs含13个成员,促进葡萄 糖从高浓度向低浓度扩散。肥胖、缺乏运动、高脂血症等 均能导致胞膜的脂质构成异常,当胞膜的不饱和脂肪酸被 饱和脂肪酸替代后,其空间构型的变化会严重干扰胰岛素 刺激的GLUT4对葡萄糖的转运,这可能是胰岛素抵抗的 主要机制之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