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物理力学试题类型及其解题技巧及解析
物理力学试题类型及其解题技巧及解析
5.下面关于力学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 大力士不能凭空把自己举起来,说明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 B. 汽车上坡,没有向上的推力或拉力,车会向下运动,说明车此时没有惯性 C. 物体在空中自由下落,速度越来越快,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D. 球在草地上越滚越慢,说明力的作用效果只能改变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 【答案】 C 【解析】【解答】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所以大力士不能凭空把自己举起来,A 不符 合题意;
到答案,本题涉及的力较多,分析时要将选项中每个符号表示的力与图中的所示力对应起
来,难度较大。
4.小红利用一根橡皮筋自制了一个测力计,发现它的量程太小,只有 1N.小红想将测力 计的量程提高为 2N,初步拟定了以下几种方案,其中可行的是( ) A. 换一根相同的橡皮筋,然后改变刻度达到要求 B. 加一根相同的橡皮筋,然后改变刻度,提高量程 C. 直接改变刻度,把刻度是 1N 的地方改写成 2N D. 增加刻度,在 1N 刻度之外按比例加刻度,直至 2N 【答案】 B 【解析】【解答】自制测力计的量程只有 1N,要想把它的量程提高到 2N,应该把两根一 样的橡皮筋,并在一起使用,这样测力计的量程就变为 2N 了; 故选 B。 【分析】掌握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况下可以进行探究,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液体由于重力,对液体内部有压强,在失去重力的作用时不能再进行实验.
15.下列事例中,不能够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是 A.游泳时手和脚向后划水,人就能前进 B.将铅球从手中抛出,铅球由静止变为运动 C.跳高时用力向下蹬地,人能够向上跳起 D.火箭升空时需向下喷出燃气 【答案】B 【解析】 【详解】 A.手和脚向后划水,同时水也会给手和脚一个向前的力,使人前进,利用了力的作用是 相互的原理,故 A 不符合题意; B.将铅球从手里抛出去,铅球由静止变为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不能 够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 B 符合题意; C.人跳高时,要向下方蹬地,同时地面也会给人向上的力,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 理,C 不符合题意; D.火箭向下喷出燃气,火箭对燃气有一个向下的推力,同时燃气对火箭有一个向上的推 力,从而使火箭升空,可以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 B.
2.列关于弹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存在弹力作用
B. 只有受弹簧作用的物体才受到弹力
作用
C. 只有相互接触并发生形变的物体间才存在弹力作用 D. 弹簧的弹力总是跟弹簧的长度成
正比
【答案】 C
【解析】【解答】A、相互接触的物体如果不发生弹性形变,物体间不存在弹力作用,故 A
左右。
故 B 不符合题意; C、两个鸡蛋的质量在 100g,即 0.1kg 左右,托起两个鸡蛋的力约为:
.故 C 符合题意;
D、一个铅球的质量在 3kg 左右,拿起铅球的力在
左
右。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此类型的题目要求对所学的物理量有熟悉的认知,特别是单位大小要认识清楚,能对生活
中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估计,要多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生活中留心积累。
③游泳时,人向后划水,对水施加了一个向后的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给人一个向前 的作用力,使人前进。 ④投篮球时,力改变了蓝球的运动状态。 综上分析,应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原理的有①③,故 D 正确为答案。
13.对下列物理量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A.分子的直径约为 0.3~0.4 mm B.课桌的高度约为 1.0 m C.初中生的体重约为 50 N D.自行车的速度约为 50 m/s 【答案】B 【解析】 【分析】 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 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详解】 A、分子的直径非常小,一般在 0.1nm=10-6mm 左右。故 A 不符合实际; B、中学生的身高在 170cm 左右,课桌的高度略大于中学生身高的一半,在 100cm=1.0m 左右。故 B 符合实际; C、中学生的质量在 50kg 左右,受到的重力大约为 G=mg=50kg×10N/kg=500N 左右。故 C 不符合实际;
12.在①划船②举重③游泳④篮球这些体育项目中,应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原 理的有( ) 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①③和④ D.①和③ 【答案】D 【解析】①划船时,船桨对水施加了力,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水对桨和船也施加了 力,使船前进。 ②举重时,人对杠铃施加了力,使杠铃运动状态发生变化。
,所以只要测量出距离和时间,
是可以求出平均速度的,A 不符合题意;
B. 液体压强的产生,是因为液体受到重力作用,所以在太空中液体不会产生压强,不能用
液体压强计探究液体压强特点,B 符合题意;
C. 惯性是物体的基本属性,与是否重重力无关,所以在太空失重情况下可以探究物体是否
具有惯性,C 不符合题意;
D.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是力的基本特征,与是否受到重力无关,所以在太空失重情
D、自行车速度在18km/h 18 1 m/s 5m/s 左右。故 D 不符合实际。 3.6
故选:B。
14.下列实验不能在太空舱中失重环境下进行的是( )
A. 测量平均速度
B. 用液体压强计探究液体压强特点
C. 探究物体是否具有惯性
D. 探究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答案】 B
【解析】【解答】A. 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
11.小明正在观看足球比赛,他运用所学物理知识对比赛中的一些现象进行分析,下列说 法中正确的是 A.空中飞行的足球,若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将立即停止运动 B.足球在空中飞行时受到重力和向前的推力 C.足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D.踢出去的足球能继续向前飞行是由于受到惯性 【答案】C 【解析】 【详解】 A.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知,空中飞行的足球,若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 A 错误; B. 足球在空中飞行时受到重力作用,但球与脚分离后,不再受到向前的推力,故 B 错误; C. 足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速度会减小,方向也会改变,所以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故 C 正 确; D. 踢出去的足球能继续向前飞行是因为具有惯性,不能说受到惯性,故 D 错误。 故选 C。 【点睛】 注意对惯性的理解,惯性是物体的基本属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与质量大小有关, 且惯性不是力,不能说成:受到惯性作用,而应该描述成:具有惯性。
A. F1 与 F4 大小相等 C. F2 与 G 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 C
B. F3 与 F4 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 G 与 f 之和与 F2 大小相等
【解析】【解答】金属块 P 沿竖直墙壁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故金属块受到的应该是平衡
力。
水平向右的力 F1 压着金属块,即墙壁受到 P 的压力为 F3 , 所以 F1=F3; 金属块 P 对竖直墙壁的压力为和竖直墙壁对金属块 P 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所以
9.如图 所示,下列图中能说明力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A.A 和 B B.A 和 C C.A 和 D D.B 和 D 【答案】C 【解析】物体的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发生变化、运动方向发生变 化。A 图中人用力将足球踢出,足球由静止变为运动,体现了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 A 符合题意;B 图中跳板在人的压力下变弯,体现了力改变物体的形状,故 B 不符合题 意;C 图中运动员用力拉弓,体现了力改变物体的形状,故 C 不符合题意;D 图中磁铁将 小球吸引过来,说明小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变化;体现了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故 D 符 合题意,故选 C。
不符合题意;
B、只要两物体直接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两物体间就会产生弹力作用,弹力的产生并不只
局限于弹簧,故 B 不符合题意;
C、根据产生弹力的条件可知,要产生弹力,物体间相互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故 C 符合
题意;
D、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跟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物体受力且发生弹性形变,在恢复原状时,对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就是弹力。
6.如图所示,在电梯里,一名背书包的学生在随着电梯匀速上升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 的是
A.相对于地面学生是静止的 B.学生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 C.学生对书包做了功 D.学生所受到的重力和她对电梯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答案】C 【解析】学生相对地面的位置在不断发生改变,相对于地面学生是运动的,故 A 错;学生 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故 B 错;学生对书包施加了一个向上的作 用力,书包在这个力的方向上通过了一段距离,所以学生对书包做了功,故 C 正确;学生 所受到的重力与她对电梯的压力方向是相同的,不是平衡力,故 D 错;应选 C。
3.如图所示,金属块 P 沿竖直墙壁(墙壁粗糙)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水平向右的力 F1 (F1>0)将金属块 P 压向竖直墙壁,竖直向上的力 F2 沿着墙壁竖直向上拉动金属块 P,金 属块 P 所受重力为 G,金属块 P 对竖直墙壁的压力为 F3 , 竖直墙壁对金属的摩擦力为 f, 则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10.下面列举的几个力中,大小最接近 1N 的是 A.一只蚂蚁的重力 B.一头大象的重力 C.托起两只鸡蛋的力 D.拿起体育训练用的铅球的力 【答案】C 【解析】 【详解】
A、一只蚂蚁的质量非常小,一般在
左右,受到的重力在
左右。故 A 不符合题意;
B、一头大象的质量在 3000kg 左右,其重力在
B.汽车上坡,没有向上的推力或拉力,车会向下运动,是因为车受到重力作用,有沿斜面 向下的分力,所以 B 说法错误; C.物体在空中自由下落,由于受到重力作用,速度越来越快,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的原因,C 说法正确; D.力的作用效果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所以 D 说法错误. 所以答案选 C. 【分析】本题综合考查了力的概念、惯性、力的作用效果等知识,要结合所学知识认真分 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