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专题》(作业二)指导
(以下答案供参考)
一、填空题
1、作为一个文学流派的存在主义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的法国。
(填国名)
2、最初作为哲学概念的存在主义,可追溯到丹麦哲学家克尔凯戈尔,他奠定了宗教存在主义思想体系。
1925年前后,法国哲学家兼作家马塞尔把克尔凯戈尔的思想引入法国,创立了基督教存在主义文学。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法国文坛又产生了以萨特为代表的存在主义,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存在主义思潮。
3、存在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主要有萨特、加缪、西蒙娜·波伏瓦等。
4、自由选择构成了存在主义文学的最重要的观念;荒诞体验构成了存在主义文学对世界的一种具有代表性的体验和感受;它们是存在主义文学的基本主题。
5、萨特的主要作品有《恶心》、《自由之路》(三部曲)、《间隔》、《苍蝇》、《魔鬼与上帝》等。
(在萨特的作品中任选5篇即可。
)
6、加缪的主要作品有《鼠疫》、《局外人》、《西西弗的神话》、《堕落》、《流放与王国》等。
(在加缪的作品中任选5篇即可。
)
7、1950年,女作家娜塔丽·萨洛特发表了一篇名为《怀疑的时代》的文章,成为后来新小说理论的重要论文。
8、《一个陌生人的肖像》的作者是娜塔丽·萨洛特。
9、论文《未来小说的道路》、《自然、人道主义、悲剧》这些新小说派的纲领性文献的作者是罗伯—格里耶。
10、诗和画的结合构成了新小说派作家克洛德·西蒙独特的艺术追求。
11、新小说派的主要代表作家有罗伯—格里耶、娜塔丽·萨洛特、米歇尔·布托尔、克洛德·西蒙、马格丽特·杜拉斯、克洛德·莫里亚克。
12、罗伯—格里耶的主要作品有《橡皮》、《窥视者》、《嫉妒》。
二、问答题(要点)
1、简析萨特小说《恶心》中对“恶心”的感受。
1)小说用大量篇幅记录了洛根丁对一切都感到厌倦的心理,这种心理具体表现为一种生理上的“恶心”的感受。
2)这种恶心的感受上升到存在论的高度是一种对现实世界的否定性的认识、感受和体验。
3)外部世界的根本性质就是恶心。
因为它的存在只有通过恶心才能体现出来。
主人公对外部世界的感受体现出具有主体自觉和批评意识,具有积极意义。
2、加缪的小说《鼠疫》中的“鼠疫”这一意象有什么象征性含义?
1)鼠疫之城影射了德国法西斯占领下的整个欧洲,也是关于人类在劫难逃的一个寓言。
鼠疫是关于人类总体生存境遇的象征表达。
2)《鼠疫》表达了存在主义的基本思想:世界是荒诞和不可理喻的,人是孤独无助的。
但小说又通过里厄医生的形象,表达出一种抵抗精神——不仅仅停留在里厄医生个人的举动,而是表现为一种集体的行动。
3、新小说派的革命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1)对巴尔扎克以来的现实主义小说传统的质疑和反叛:主要包括对传统小说关于“真实性”观念的质疑;
2)在艺术观念上,新小说派作家极力主张文学应该客观摹写世界(抛弃任何作家主观的思想、见解和议论)。
对“物”的重要性的强调在新小说派这里走向了一个极端。
4、新小说派的代表作家消解意义(放逐意义的维度)的做法主要有哪些?
1)消解深度;2)瓦解叙事。
5、为什么说有两个罗伯—格里耶,一个是客观主义者,另一个是主观主义者?
《嫉妒》是一部自身内部具有某种悖论性的小说,是自我矛盾的统一体。
1)一方面叙事者在不动声色地呈现着“物”(客观主义者),2)另一方面这个叙事者并不是一个所谓冷静客观的人,而是一个被“嫉妒”的心理疯狂折磨的有强烈主观情感的人(主观主义者)。
三、论述题
1、结合《局外人》节选,谈谈1)这部小说如何表现荒诞的世界观?2)什么是《局外人》的“零度写作”?
2、结合《嫉妒》节选,论述这部小说的艺术特点?它如何体现新小说派在艺术上的创作特点?
要求:做论述题时要引作品原文或用自己的话叙述情节。
作品请参见《二十世纪外国文学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