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中国地形、气候练习题编制张艳华审核张要超下图是地图上的一段纬线,这段纬线穿过我国某地形区。
据图回答1—4题。
1.这段纬线主要穿过我国的地形区是()A.长江中下游平原B.四川盆地C.柴达木盆地D.青藏高原2.如果在该地形区修筑铁路,需要克服的主要困难有()A.沙漠和戈壁问题B.沼泽和河湖多的问题C.冻土和缺氧问题D.占用耕地问题3.该地形区粮食作物能够获得高产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土壤肥沃,灌溉便利B.光照强,昼夜温差大C.垦殖历史悠久,精耕细作D.热量充足,降水丰沛4.这段纬线东端的自然带分布主要呈现()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C.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分布下图是“沿106.5°E经线的地形剖面及相关气候资料图”,据图回答5—8题。
5.图中山地②年降水量最多的海拔高度大约位于()A.山顶2900米处B.南坡海拔2200米处C.南坡海拔2500米处D.北坡海拔2100米处6.图中①地的气温年较差为()A.10℃B.20℃C.30℃D.40℃7.1月,④地气温高于①地的原因除纬度因素外,主要是因为④地()A.海拔较高B.受夏季风影响较大C.森林覆盖率高D.受冬季风影响较小8.图中④地所属气候类型是()A.热带季风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D.地中海气候读“我国东部某地的等高线示意图”和该地区的气候资料表,图中等高线所示高度分别为100米、200米、300米、400米。
据此完成9—11题。
9.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从图中的H地看不到G地B.图中海拔高度G处为100米,H处为400米C.该地典型植被为热带雨林D.该河段最主要的补给类型为雨水10.图中城镇与H地相对高度的最大值为h,则h为()A.199<h<200 B.289<h<290C.299<h<300 D.300<h<30111.关于该区农业资源优势的叙述,正确的是()A.季风活动使其水、热配合较好,l是我国热带经济作物的主要产区B.水热资源丰富,适宜种植亚热带水果、茶树等经济林木C.水热资源丰富,适宜开垦梯田大面积种植水稻D.该地典型土壤肥沃,富含矿物质,为高产土壤之一图1为我国某地地形发育示意图,读图回答12—13题。
12.图中甲地反映的地形主要分布在我国的()A 黄土高原B 云贵高原C 内蒙古高原D 准噶尔盆地13.图中地形的发育主要是受何种外力影响形成的()A 流水侵蚀B 风力侵蚀C 冰川侵蚀D 流水沉积下图是在我国某区域沿不同纬度所做的地形剖面组图。
读图5回答14—17题。
14、①、③、④、⑤所代表的地形单元分别为()A、太行山、山东丘陵、黄土高原、华北平原B、大兴安岭、长白山、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C、贺兰山、太行山、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D、大兴安岭、山东丘陵、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15、①山脉南北绵延约()A、200千米B、700千米C、400千米D、1400千米16、L段(①、②两山之间)的实际距离约为()A、50千米B、100千米C、300千米D、500千米17、适宜在⑤地区大面积种植的农作物有()A、春小麦、亚麻、甜菜B、冬小麦、玉米、水稻C、棉花、春小麦、大豆D、油菜、茶叶、春小麦18、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下列地区与所种植的农作物搭配正确的是()A、四川盆地——甘蔗、水稻、甜菜B、江汉平原——水稻、甘蔗、油菜C、松嫩平原——春小麦、甜菜、大豆D、山东半岛——油菜、花生、甘蔗19、我国冬季气温黑龙江省最北端最低,下述产生低温的原因中正确的是()①冬季风影响大②距海洋远③纬度在我国最高④地势较高⑤夏季风影响大⑥有森林遮挡阳光A、①③⑤B、①③④C、②③⑤D、②④③20、关于我国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不正确的是()A、夏季雨热同期,对农作物、森林、牧草的生长都十分有利B、气候复杂多样,世界上大多数农作物和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合适生长的地方C、我国长江以南地区,成为降水丰沛的“鱼米”之乡,主要是受惠于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D、我国降水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可保证农作物的收成21、武夷山东西分别为()A、江西与湖南B、福建与江西C、浙江与安徽D、安徽与江西22、在太湖平原、闽南三角地区、珠江三角洲等地,将一部分原来种粮食的田,改种花卉、蔬菜、水果,发展塘鱼、禽畜生产,主要是为了()A、满足城市居民新的消费需求B、扩大出口贸易C、调整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迎接“入世”D、使农业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23、关于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的叙述,正确是()。
A、主要山脉有大兴安岭、阴山、秦岭等B、本区的粮食、棉花、油料作物的产量均居全国首位C、是我国最大的林区和木材生产基地D、辽东半岛、山东半岛盛产苹果24、下列地区的河流,一般来说汛期出现最早的是()。
A、西南山区B、西北山区C、华北山区D、南方山区下图所示是我国东经110°以东地区的月等降水量线分布状况,M、N、P、Q分别代表不同纬度带的四个地区,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完成25—26题:25、用字母表示的四个地区中,最容易发生春旱的地区是()A、MB、NC、PD、Q26、N地区最可能是我国的()A、东北地区B、华北地区C、长江中下游地区D、华南地区右图为我国某地区等降水量线分布图,读图回答17~20题:27、图中等降水量线明显向北凸出的主要原因()A.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暖湿气流沿河谷深入B.地处迎风坡C.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东南季风深入D.多锋面、气旋活动28、有关该区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区有丰富的水能、地热能资源B.图中河谷成因与东非大裂谷相似C.图中甲处自然带表现为明显的垂直地带性D.图中甲处等降水量线密集的主要影响是地形29、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乙所在省区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按生产对象分)是()A.水稻种植业B.大牧场放牧业C.自给农业D.商品谷物农业30、对甲、乙两地能源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地石油比乙地丰富B乙地水能比甲地丰富C.甲地太阳能比乙地丰富D.乙地太阳能比甲地丰富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既有自然条件因素,又有社会经济因素。
上海市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又位于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读“中国东部雨带示意”图,据此回答第15-16题:31、根据雨带在Ⅰ、Ⅲ地区的时间,可以推论,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上海地区的时间大致是:A.4~6月B.6~7月C.6~8月D.5~8月32、如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Ⅰ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A.南旱北涝B.南北皆旱C.南涝北旱D.南北皆涝读右图,回答17-18题:33、图中①地降水多于②地,其主要原因是:A.①地位于沿海,②地位于内陆B.①地位于山地迎风坡,②位于内陆盆地C.①地受准静止锋控制,②地受副高控制D.①地有暖流经过,②地有寒流经过34、有关③④⑤所代表的三条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③河为东南亚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B.③④两河注入印度洋C.④河是我国径流量最大的河流D.⑤河为内流河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等降水量线分布图,读图回答19-20题:35、图中等降水量线明显向北凸出的主要原因是:A.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暖湿气流沿河谷深入B.地处迎风坡C.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东南季风深入D.多锋面、气旋活动36、有关该区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区有丰富的水能、地热能资源B.图中河谷成因与东非大裂谷相似C.图中甲处自然带表现为明显的垂直地带性D.图中甲处等降水量线密集的主要影响是地形下图是“沿106.5°E经线的地形剖面及相关气候资料图”,据图回答21-24题。
37、图中山地②年降水量最多的海拔高度大约位于:A.山顶2900米处B.南坡海拔2200米处C.南坡海拔2500米处D.北坡海拔2100米处38、图中①地的气温年较差为CA.10℃B.20℃C.30℃D.40℃39、1月,④地气温高于①地的原因除纬度因素外,主要是因为④地:A.海拔较高B.受夏季风影响较大C.森林覆盖率高D.受冬季风影响较小40、图中④地所属气候类型是:A.热带季风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D.地中海气候右图为我国沿30°N几种地理参数随经度的变化趋势示意图,读图回答25-26题。
41、图中三条曲线代表的地理事物分别是:A.①地势②年太阳辐射量③7月均温B.①地势②7月均温③年太阳辐射量C.①7月均温②年太阳辐射量③地势D.①年太阳辐射量②地势③7月均温42、a、c两地环境问题的分别是:A.a地水土流失严重,c地环境污染突出B.a地水患不断,c地灰霾频袭C.a地多滑坡、泥石流,c地多地震D.a地草地退化,c地气象灾害右图为我国某地区正常年份地下潜水位年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27-29题。
43、该地区最可能是:A.云贵高原B.松嫩平原C.长江中下游平原 D .黄淮海平原44、该地区7、8月潜水位较低,原因是:A.受准静止锋控制B.受副热带高压控制C.受气旋控制D.处于夏季风背风坡45、当该地区地下潜水接受补给最多时,叙述正确的是:A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B.巴西热带草原一片葱绿,生机勃勃C.我国江淮地区正是梅子成熟的季节D.我国北方地区出现沙尘暴天气读右图,回答30-33题。
46、图中①和②处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A.地形、水源B.水源、气温C.水源、光照D.土壤、地形47、图中②所在的省区,丰富的可再生新能源主要有:A.太阳能、生物能B.风能、石油C.太阳能、地热能D.地热能、天然气48、图中③所示山区是我国第二大林区,但树种却比东北第一大林区丰富,其主要原因是③所示山区:A.年降水量大、气温高B.光照和热量条件好C.纬度低、海拔高D.土壤肥沃、水源充足49、图中④处所示地形单元的农业生产类型和重要农产品组合正确的是:A.河谷灌溉农业——小麦B.绿洲灌溉农业——棉花C.温带草原畜牧业——细毛羊D.山地畜牧业——滩羊50.读我国某地一月等温线图,回答下列问题:(1) 图中0℃等温线相当于我国的一线。
(2) 由A地中的4℃等温线可知,A处地形是,说明判断理由。
(3) B处气温比同纬度两侧要(高或低),说明其原因。
(4)下列山脉与图中B处北部山脉走向大体一致是()A. 武夷山B. 大兴安岭C. 阴山D. 太行山(5) 关于A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 A地气温高于4℃B. A地可能为山地、丘陵C. A地植被为落叶阔叶林D. A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51.(2006全国卷Ⅱ)下图为我国某地区1月、7月等温线图。
读图,回答(1)~3)题。
(1)造成甲、乙两地1月等温线闭合且数值低于周边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B.地形C.人为因素D.距海远近(2)影响7月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地形B.地形、海陆差异C.人为因素、海陆差异D.纬度位置、人为因素(3)下列四组地方,气温年较差相差最大的是()A.甲地、黄河口附近B.石家庄附近、黄海沿岸C.丙地、乙地D.甲地、丁地52.(2003全国文综)(24分)古人在一篇游记中写道:“登高南望,俯视太行诸山,晴岚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