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行业标准项目建议书

行业标准项目建议书

本标准不适用于需要特殊供电和应用的移动电源。
技术内容:
1电源的技术要求;
2.1充放电性能
(充电测试、负载效应、动态负载、放电时间、输出效率、输出纹波等)
2.2保护功能
(电池输入输出保护、电芯保护、温度保护等)
2.3可靠性
(高低温放电、恒定湿热、跌落、振动等)
4.指出是否发现有知识产权的问题;
不涉及知识产权问题。
牵头单位
(签字、盖公章)
月日
标准化技术组织
(签字、盖公章)
月日
部委托机构
(签字、盖公章)
月日
[注1]填写制定或修订项目中,若选择修订则必须填写被修订标准号;
[注2]选择采用国际标准,必须填写采标号及采用程度;
[注3]选择采用快速程序,必须填写快速程序代码。
范围和主要
技术内容
标准的技术内容与适用范围;
项目建议性质为强制性,需指出强制内容;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移动电源及充/放电数据接口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包括所涉及的物理特性、电气特性、安全特性、环境适应性、电磁兼容性等。
本标准适用于由满足YD/T 1591-2009标准充电器充电的移动电源及可以使用移动电源充电的移动通信终端及其他便携式电子设备。
□MOD
□NEQ
采标号
国际标准名称
(中文)
国际标准名称
(英文)
采用快速程序
□FTP
快速程序代码
□B
□C
ICS分类号
中国标准分类号
牵头单位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
计划起止时间
2013.6-2014.12
参加单位
目的、意义或必要性
指出该标准项目涉及的方面,期望解决的问题;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便携式移动终端及其它电子产品功能越来越多,伴随着多媒体应用的高耗电量,对电池的容量有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原配电池由于电池容量有限而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移动电源的出现为电池提供了后备电源,增加了原有电池的续航时间,特别是在旅游、开会等充电器不在身边或不方便充电的情况下,移动电源的作用尤为重要,即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不受局限地为移动终端或电子产品供电或充电。因此,移动电源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行业标准项目建议书
建议项目名称
(中文)
移动电源通用性能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建议项目名称
(英文)
Universal performance technical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 forformobile Power
制定或修订
□制定
□修订
被修订标准号
采用程度
□IDT
2.4环境模拟(抗RF干扰:电池抗RF的干扰能力)
2.5其他相关要求
3.测试方法
国内外情况
简要说明
1.国内外对该技术研究情况简要说明:国内外对该技术研究的情况、进程及未来的发展;该技术是否相对稳定,如果不是的话,预计一下技术未来稳定的时间,提出的标准项目是否可作为未来技术发展的基础;
目前国内、外还没有展开对该项技术的研究。
目前,移动电源产品在市场上呈爆发式增长,但没有相关的标准加以规范,因此产品的通用性差、安全性低,急需制定标准加以规范。通过制定移动电源标准:
1.统一移动电源的接口,提高移动电源的通用性,这样既节约了资源,又方便消费者使用;
2.为移动电源的设计生产提供明确的安全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以保证产品切实符合安全要求。
2.项目与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采用程度的考虑:该标准项目是否有对应的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标准制定过程中如何考虑采用的问题;
目前国际上没有相关的标准。不涉及。
3.与国内相关标准间的关系:该标准项目是否有相关的国家或行业标准,该标准项目与这些标准是什么关系,该标准项目在标准体系中的位置;
首次提出,无相关的国家或行业标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