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网络舆情热点事件的舆论引导分析
网络舆情热点事件的舆论引导分析
一
2 6 —
带有强烈的诉求这一特点是 网络舆情热点事件
能够 由普通公众发起的重要原因。
( 二) 参与主体具有匿名性
媒体进 一步揭露事件本质 。这时传统媒体和 网
络新媒体形成合力,带动舆论继续发酵。四是 议程设置 ,舆论转移。网络舆情热点事件在经 历了前三个阶段 以后 ,已经从网络世界进入现 实世 界,并有 了一定结果 ,事件可以说 已经告
某件事的评论 ,选择在事件的某个 阶段加入或
退 出讨论 ,选择在事件 中持何种态度 。这样 的 特点对于网络舆情热 点事件的传播影响具有双 重性 。它 一方面保证 了网络舆情热点事件中民 众言论的真实性和 自发性 ,另一方面也容易滋 生不当和过激言论 ,使事件偏离其原本面貌 。
( 三) 现实性的议题 每一个 网络舆情热点事件的出现都不是偶
第 1 6卷 第 5期 2 0 1 6 年 9月
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 术学院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H U N A NM A S S M I  ̄I AV (  ̄A T I O N A L T E C H MC A L ( X ) L I E G E
V o 1 . 1 6 N o . 5
于 我 国较 早 的一 例 网络 事 件 。此 后 ,以 “ 厦 门
的草根 性 ,来 自真正意义 的民间。以 2 0 1 4 年 l 1 月 “ 两会 ”期间出现 的 “ A P E C蓝 ”这一事
件为例 。 “ A P E C蓝”带着调侃 意味最先 出现 在北京一普通网友的微信上 ,具体为谁现 已无
P X项 目散步 ”、 “ 重庆钉 子 户”、 “ 陕西周
老虎” 、 “ 山西黑煤窑事件”再度 引起社会高 度关注 的 2 0 0 7 年是我国真正 的网络舆 论热点
事件年。就在这一年 ,我国正式形成网络舆论 新格 局。四年 以后 ,2 0 1 1 年的 “ 7・ 2 3 ”温州 动车事故可 以说是一个节点 。尽管之前已有很 多网络舆情热点事件 ,但都从未像 “ 7・ 2 3” 事件那样受到公众如此多的关注与呼声 ,甚至
从考证 。几 乎在一夜之间 , “ A P E C蓝”迅速
刷屏朋友圈和微博。 在随后的2 0 1 4 年l 1 月7 日, “ A P E C蓝” 出现在央视 上。之后网络媒体和 传统媒体都对此进行了报道与推广 ,在公众心
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 A P E C蓝”之所 以一 出现就带有强势的传播力 ,与公众赋 予它对环
境的诉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正因为它所代
引起了我国媒体对于突发事故报道舆论引导原 则 由封锁 向疏导和公开透 明转变 。n 之后 , 网
络舆 论热 点事件一 波又 一波地 向公 众扑 面而
表的蓝天 白云的美好环境是人们所共同关注共 同期待 的,才使 “ A P E C蓝”在短 时间 内大量 传播 ,并一经受众接触就深入人心 。自发性和
S e p . 2 01 6
网络舆情热 点事 件的舆论 引导分析
何 晓
( 新疆财经大学 新 闻与传媒学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 3 0 0 1 2 ) [ 摘 要 ] 随着互联 网的普及 ,越来 越多的 网络舆情 热点事件不断涌现 。针对 网络舆情热点事件 的 自身特点和发展规律 ,其舆论 引导策 略应 与网络舆论规律相结合 ,综合 运用各种传播方式 ,并对各种
传播要 素进行控制 。
[ 关键词 ] 网络舆情热点事件 ;舆论 引导 ;媒体
[ 中图分类号 ] G 2 0 6 _ 3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1 6 7 1 — 5 4 5 4( 2 0 1 6 ) 0 5 — 0 0 2 6 — 0 3
[ D OI ] 1 0 . 1 6 2 6 1  ̄ . e n k i . e n 4 3 — 1 3 7 0 / z . 2 0 1 6 . 0 5 . 0 0 7
互联 网 自 1 9 9 4 年进入 中国 ,从开始 的萌
芽期到之后的繁荣期 ,这期间的发展可 以说是 日新 月异。短 短 2 0 年时 间,现今 的中国已经 拥有超过 6 亿的网民。网络舆情热点事件在这 其 中越来越 为人 们所熟 知。1 9 9 5 年 我 国普 通
来。新闻媒体面对此类事件所表现 出来的角色 定位 , 也 由一开始的浅层播报 向深度解析转型。
一
网络的开放性使其参与主体具有匿名性 , 从而使 网络言论更加 自由。网络舆情热点事件 发起者可匿名发文 ,评论者可不记名评论 ,每
一
段落 。 此时 , 媒体新 的议程设置也发挥作用 ,
个独立的个体都可以 自由选择参 与或不参 与
加速人们视线的转移。纵观近几年来的网络舆 情热点事件 ,都遵循着这样一个发展规律 ,从 有现象发生作缘起 ,到引发关注舆论发酵 ,再
一
、
网络 舆情 热点 事件 的特 点
( 一 )自 发性与强烈的诉求
网络舆情热点事件一开始都是 由普通民众
发起 ,且往往最先在 自媒体上出现 ,具有明显
公众第一次接触到互联网 ,首批 网民产生 。同 年 4月 ,网上出现 “ 朱令铊 中毒事件” ,并迅
速聚集大批 网民力量 ,引起社会关注 。这应属
到网民官方合力深入挖掘 , 最后事件有了结果 , 公众视线转移 。
三 、网络 舆情 热点 事件 的舆 论 引导策 略
( 一) 遵循 网络舆论规律
网络舆情 热点事 件 因其 强大 的影响力和
越加频繁的发生率更加需要科学的舆论 引导策
然 的,都有着深刻的现实根基。通过对近年来 网络舆情热 点事件的梳理可 以看 出 ,其 中关 系 到公众切身利益的事件较多。 如 “ 表哥”、 “ 房 哥 ”等类似 的网络事件实际上是人们对于政府
[ 收稿 日期 ] 2 0 1 6 — 0 7 — 1 2
研 究 方 [ 孝 向 ] 、 何 晓 菲( 1 9 9 1 一 ) , 女, 陕 西 西 安 人, 新 疆财 经 大 学 新闻 与 传 媒 学 院 新 闻 学 专 业2 0 1 5 级 硕 士 研 究 生 。
. . 、
:
媒介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