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滨海旅游产业发展专题研究1.产业发展概况上海市2015年全年接待游客人数28223万人次,其中入境游客人数在653.59万人次。
从历年数据来看,与2013年相比,同比增长6.43%。
表12013-2015年滨海旅游入境游客人数(万人次)据上海市口岸服务办公室统计,2015年,口岸出入境(港)国际邮轮688艘次,从历年数据来看,与2013年相比,年复合增长率为33%;随邮轮出入境旅客人数163.9万人次,与2013年相比,年复合增长率为22%。
上海已成为亚洲最大的邮轮母港,跻身全球第八大邮轮母港行列。
表22013-2015年国际邮轮及随邮轮出入境旅客人数(万艘次,万人次)根据统计,2015年,上海市滨海旅游业完成增加值1535亿元(按照当年价格)。
从历年数据来看,与2013年相比,按照可比价格计算,增加值年复合增长率为3%。
近几年上海滨海旅游业发展形势平稳向好。
表32013-2015年滨海旅游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亿元)图1 2013-2015年滨海旅游增加值(亿元) 2. 重大工程及服务创新(1)邮轮旅游2015年,邮轮旅游发展取得新进展。
邮轮旅游发展政策方面取得新突破。
市口岸办牵头上海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市公安局、市旅游局等部门提出的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延伸至邮轮口岸,以及对邮轮团队游客试点入境免签等政策建议,目前已报请国务院批准,公安部正会同外交部研究制定具体政策意见。
市财政局会同市旅游局积极向国家财政部争取,将境外游客购物离境退税政策的适用范围扩大至邮轮口岸。
上海海关会同市口岸办、市财政局等部门推动扩大邮轮码头出境免税店经营范围,并积极研究放开入境免税店经营业务的政策。
推进邮轮口岸通关便利化。
积极做好144小时过境免签和邮轮团队旅客入境免签等优惠政策的落地实施工作。
推进邮轮口岸通关流程优化和简化。
积极推进上海邮轮港基础设施建设。
启动吴淞邮轮港后续工程前期工作,积极推进邮轮母港配套功能项目,完成零点广场、宝杨路大修等配套项目。
市交通委牵头加快推进宝山滨江地区岸线、码头资源的整合,完善吴淞国际邮轮港的配套设施。
继续推进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后续工程建设,后续将新建2个码头以及平台、引桥、客运大楼及廊道,扩建后,吴淞口国际邮轮港岸线总长度将延伸至1600米,形成4个大型邮轮泊位。
整体工程计划于2016年底完成竣工验收,2017年正式投入运营。
进一步提升邮轮码头综合服务管理水平。
积极实现邮轮口岸自助通关试点课134013601380140014201440146014801500201320142015增加值题成果转化;同时研发邮轮管控系统实现精确管控。
上海海关进一步优化监管服务,形成无随船监管下两船同靠通关机制。
积极推进上海邮轮旅游市场发展工作。
国客中心邮轮票务电子商务平台已上线试运行,可对邮轮航线、航班、订仓、价格等信息做到及时更新,确保数据准确、完整,提高邮轮运营效益,扩大邮轮的销售渠道。
2015年9月20日,宝山区在吴淞口国际邮轮港举办“2015上海邮轮旅游节”,是上海旅游节的市级重点活动,也是上海独具特色的节庆品牌。
2015年5月20日宝山区会同上海国际邮轮经济研究中心,成功举办“2015中国邮轮经济发展高峰论坛”,开展市政府决策咨询邮轮方面8个专项课题招标,发布中国首份邮轮产业发展绿皮书—“2014中国邮轮发展绿皮书”,加强邮轮领域的研究,搭建国内外邮轮产业交流合作平台。
2015年10月14日,由上海国际邮轮经济研究中心、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邮轮绿皮书:中国邮轮产业发展报告(2015)”,促进滨江发展带整体转型,推动亚洲邮轮港口及城市联系更加紧密。
2016年2月29日,由中国交通运输协会邮轮游艇分会、虹口区政府、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联合出品的《2015中国邮轮发展报告》在虹口区政府正式发布。
本土邮轮旅游取得新进展。
上海自贸区首家中外合资旅行社地中海邮轮国旅获得出境游资质。
首个本土自主豪华邮轮品牌——天海邮轮在宝山注册成立“上海大昂天海邮轮管理有限公司”。
规范邮轮旅游,推出邮轮旅游经营活动合同。
为维护游客、旅行社的合法权益,上海携程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等五家知名旅行社与游客签订《上海市邮轮旅游合同示范文本(2015版)》,该合同为全国首份规范邮轮旅游经营活动的示范文本,已于2015年9月1日正式启用。
推进中国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建设。
印发《关于推进上海中国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发展的实施意见》及《2015年中国邮轮旅游发展实验区建设工作要点》,指导邮轮母港物资配送中心及邮轮综合服务区等基础设施建设,简化邮轮查验手续,探索实践邮轮口岸“自助通关”办法。
吸引“海洋量子号”等大型国际邮轮来沪首航,积极支持本土邮轮公司发展。
学习考察欧美邮轮港口建设及产业发展经验,加强与欧美邮轮公司、制造企业沟通对接。
虹口北外滩将打造上港邮轮城。
围绕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码头,北外滩正积极打造上港邮轮城,全力推进国家邮轮旅游实验区建设,邮轮城将依托进口商品展销中心、中高端餐饮美食、跨境通线上购物及线下体验店等全新项目,打造黄浦江沿岸商业新地标。
(2)滨海主题乐园2015年,极地海洋世界正式启动,于3月30日在临港滴水湖畔举行奠基仪式,9月16日获得正式项目核准,于2015年10月全面展开专案开工建设。
项目规划投资30亿元,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包含12个展示场馆、4个大型海洋动物互动体验项目和3个特效影院。
预计在2017年将建成并具备开园条件,公园建成后,将为游客提供世界上数量最多的极地海洋动物种群展示、最精彩的表演和最丰富的海洋科普内容。
(3)滨海游艇金山城市沙滩扩容。
2015年金山城市沙滩游区计划由现在的2万平方米,扩大到6.5万平方米,包括开发游艇产业项目,该项目主要位于车客渡码头周边地区,将开展游艇展示、出租、停泊,海上垂钓等水上赛事活动,重点建设游艇码头、游艇展示销售、游艇保养维护、水上驾驶培训等项目。
目前,游艇项目的概念性规划方案已在细化之中,规划中的70公顷的游艇码头,今后将停靠1000艘游艇,加上游艇出海旅游、游艇厂商展示销售、游艇船坞等配套服务,滨海游艇经济的发展前景将非常可观。
2015上海邮轮游艇旅游节。
由上港集团下属万航旅业(上海)有限公司主办的“2015上海邮轮游艇旅游节·金秋美食嘉年华”在上海港国际客运中心码头召开。
上海邮轮游艇旅游节携手“百艇汇”游艇俱乐部,把Azimut(阿兹慕)游艇搬到现场,推出游艇参观及试乘活动。
3.产业布局上海市滨海旅游产业是海洋经济的第一大产业,一直保持较快增长。
上海滨海旅游资源丰富、形式多样,是上海旅游业发展的潜力和优势。
上海主要的滨海旅游资源集聚区为崇明、奉贤、金山和宝山、浦东新区等区县。
(1)崇明滨海旅游区崇明岛的东平国家森林公园(国家4A级景区)是人们“回归大自然”的最佳胜地。
岛东部还有亚洲最大的湿地候鸟保护区东滩;此外,明珠湖和西沙湿地公园都是国家4A级景区。
西沙湿地公园是崇明岛国家地质公园的核心组成部分、崇明岛国家地质公园纪念碑所在地,也是上海目前唯一具有自然潮汐现象和成片滩涂林地的自然湿地,还是上海市科委立项的湿地生态修复实验基地。
2015年中,崇明县重点推动东滩湿地公园4A创建工作和鸟类保护区的升级改造,力争将东滩地区打造成以观鸟为主题的休闲、观光、科普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使之成为“南有香港米埔湿地,北有上海东滩湿地”上海旅游的一张名片。
同时,推进西沙•明珠湖景区综合改造项目,通过区域内道路、水系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崇西地区旅游发展奠定基础。
目前道路专项规划已经基本完成,明珠湖房车营地已经建设完成并正式投入运营。
(2)奉贤滨海旅游区奉贤整合区内旅游资源,打造了以碧海金沙为代表的滨海游、以4A级景区上海海湾国家森林公园为代表的生态游。
其中,上海奉贤海湾旅游区地处奉贤的最南端,濒临美丽的杭州湾北岸。
境内有金汇港海岸港口,依港傍海,集江南水乡,田园风光,海岸滩涂,自然野趣为一体。
已开发项目有“海湾国际风筝放飞场”、“国防教育基地”、“海滨游泳场”等。
2015年,奉贤区积极推进海湾地区旅游建设,海湾国家森林公园创建成为上海市旅游标准化示范试点单位;碧海金沙景区获得上海市首批四星级体育旅游休闲基地称号;渔人码头、海湾国家森林公园入围第二批创建上海市体育旅游休闲基地;小木屋会务中心、一品渔村创建上海市三星级农家乐工作。
(3)金山滨海旅游区金山发挥4A级城市沙滩景区和“廊下生态园”这一3A级景区的优势,重点开发建设海岸线,目前已形成金山三岛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金山区查山古文化遗址、金山城市沙滩、金山嘴渔村等滨海旅游景点。
2015年,金山区积极做好南部滨海新城旅游度假区建设运营工作,城市沙滩景区开展西侧水上活动区(二期)项目建设,西侧水上活动区域包括湿地景观区、水上休闲区和配套管理区三个区域,于7月份对外开放,沙滩一期于6月起闭园改造,原有商户清理、业态调整工作有序推进。
金山嘴渔村景区投入110万元对老街上的木质门窗进行油漆保养,投入150余万元建设了老街的灯光工程,增加了夜间游览;业态调整方面加大与社会资本的合作力度,与上海海阔餐饮公司签订协议,投入1000余万元打造9套60多个房间的精品特色民宿,今年新开出的半朵幽莲、琴轩居等特色民宿,进一步提升渔村的住宿接待能力。
(4)宝山滨海旅游区宝山滨海旅游资源特色鲜明,主要包括吴淞炮台湾森林公园、宝山吴淞炮台、上海长江河口科技馆、吴淞港等。
宝山区充分利用黄浦江水上旅游观光功能,开辟从市中心乘船到宝山的交通线,“水陆并进”发展特色旅游。
该区发展滨海旅游的目标为,利用滨海优势,打造国家级邮轮城,促进国际城市的诞生。
目前宝山区依托吴淞口国际邮轮码头,已形成世界邮轮旅游航线重要节点。
(5)浦东新区沿海的浦东新城在主城区挖掘了目前世界最大的人工湖——滴水湖。
与此同时,2015年3月30日,上海海昌极地海洋世界在临港滴水湖畔举行奠基仪式,9月获得项目核准,10月开工建设。
规划占地面积29.7公顷,预计2017年建成。
公园建成后,将为游客提供世界上数量最多的极地海洋动物种群展示、最精彩的表演和最丰富的海洋科普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