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的应用解剖
耳鼻咽喉科学发展简史和现状
国内:1911年,开始成立耳鼻咽喉科学, 近20年来,耳鼻咽喉科学发展进入快速发 展时期,许多医院更名为耳鼻咽喉-头颈外 科,出现耳神经外科、颅底外科、鼻内镜 外科、喉显微外科、头颈肿瘤外科、小儿 耳鼻咽喉科等三级学科
耳科学--耳显微外科、耳神经外科、侧颅底 外科、听力学、平衡学
嗅区:假复层无纤毛 柱状上皮,由支持细 胞
基细胞及嗅细胞组成。
广州泰康
鼻腔的粘膜
嗅 区粘膜
鼻腔上部粘膜
鼻底粘膜
鼻腔中部粘膜
鼻窦的临床解剖
前组鼻窦:上颌窦、 前组筛窦、额窦,窦 口均位于中鼻道
后组鼻窦:后组筛窦 开口上鼻道和蝶窦开 口蝶筛隐窝
上颌窦:
●最大,平均容积为13ml。
●上颌窦因窦口位置较高, 不利于引流,又因其位于 筛窦、额窦开口的下方,
耳鼻咽喉科学
耳鼻咽喉科学发展简史和现状
国外:18-19世纪,欧洲开始出现独立耳科, 19世纪中叶,耳鼻咽喉科学成为独立的二 级学科。20世纪50年代,美国出现耳鼻咽 喉科的三级学科-头颈外科学会 20世纪60年代,北美、欧洲等正式更名为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otolaryngology – head & neck surgery )
膜下腔→颅内感染 底壁:眼眶顶,额窦炎时内上角压痛,前组
筛窦 内壁:中隔把额窦分成二侧 有额鼻管或经前组筛窦开口中鼻道
蝶窦
最深, 是手术 切除垂 体肿瘤 的途径。
蝶窦
位蝶骨体内(鼻腔后上方) 后组筛窦充分气化可出现蝶筛气房
(Onodi气房)、蝶上气房
外侧壁与颅中凹、海绵窦、颈内动脉、 视神经管相连
鼻腔
鼻腔
鼻前庭 左、右固有鼻腔
内壁
外壁
顶壁
底壁
鼻中隔 上、中、下鼻甲 与前颅窝相邻 与口腔相邻
上、中、下鼻道
鼻窦的开口
前后鼻孔
鼻腔
鼻腔(nasal carvity):前起于前鼻孔, 后止于后鼻孔。
每侧鼻腔分为鼻前庭和固有鼻腔两部分
前后鼻孔:鼻前庭前界为前鼻孔,后界为鼻阈,其特征
有鼻毛并富含皮脂腺和汗腺易疖肿;后鼻孔-蝶骨体、蝶 骨翼突内侧板、颚骨水平部后缘、梨骨后缘组成。
鼻腔的生理功能
呼吸功能
●呼吸功能 鼻阈 鼻腔阻力胸腔负压,肺泡扩张 鼻甲
鼻腔的生理功能
鼻的生理功能
嗅觉功能 呼吸功能:清洁作用,温度湿度调节 共鸣 细胞分泌、免疫 表情功能
思考题
外鼻的软骨及骨支架包括哪些? 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的成因? 鼻腔各壁的结构包括哪些? 何谓窦口鼻道复合体(OMC),利特尔区( little’s area)? 1.鼻疖好发___面部静脉的特点____临床意义? 2. 上颌窦穿刺的最佳进针部位___应避免损伤前上方的___ 3.前组鼻窦包括_________,开口于___;后组鼻窦包括
前组开口中鼻道,后组开口上鼻道 外侧壁:眼眶内壁 泪骨和纸样板构成 顶壁:颅前凹(筛骨水平板)和额窦底 内侧壁:附有上、中鼻甲 下壁:即中鼻道外侧壁如钩突、筛泡及筛隐窝
额 窦
大小和形状极 不一样。
注意它与眼、 骨髓和颅前 窝的关系。
额窦
位额下部和眶上方 ,发育二侧不对称
前壁:外板—厚,含骨髓→额骨骨髓炎 后壁:内板—薄,导静脉通过此壁流入硬脑
基本术式:Messerklinger术式; Wigand术式
上鼻甲和上鼻道
上鼻甲:筛骨结构,为各鼻甲中最小者 上鼻道:后上方有一凹陷称蝶筛隐窝-蝶
窦自然开口
鼻腔粘膜
呼吸区:前1/3为鳞 状上皮、移行上皮和 假复层柱状上皮;后 2/3为假复层纤毛柱 状上皮,后者由纤毛、 柱状、杯状和基底细 胞组成。
___和___,前者开口于__,后者开口于___。 4. 鼻腔生理功能__________________ 5. 中老年人出血常见于______
骨支架:鼻骨、额骨 鼻部和上颌骨额突
外鼻软骨支架
外鼻骨性支架
骨支架:鼻骨、额骨 鼻部和上颌骨额突
外鼻皮肤:较厚,与皮下连接紧密,炎 症时疼痛明显。面部V无瓣膜,血液可双 向流动,挤压疖→海绵窦血栓性V炎。鼻 根部与上唇三角区为“危险三角区”
静脉回流:内眦V、面V → 颈内V
眼上、下V
海绵窦
开口于蝶筛隐窝
视神经管隆起和 颈内动脉隆起同 时位于蝶窦
视神经与颈内动 脉隆起呈向前的 “八”字型
鼻窦开口
保护功能
1.清洁作用——处理每日吸入的10000升 空气。
鼻毛清除较大的尘粒 粘液毯及纤毛的摆动清除较小的尘粒-粘液纤
毛清除系统 粘液中的IgA、干扰素、溶菌酶杀死吸入的细
菌和病毒。
鼻腔的生理功能
鼻科学--鼻内镜外科、前颅底外科、鼻眼相 关外科
喉科学--喉显微外科、嗓音与言语疾病 咽科学--睡眠与呼吸障碍疾病 头颈外科学--颈部肿瘤,甲状腺外科 气管食管学
鼻科学
鼻的应用解剖、生理
鼻部解剖
外鼻 鼻腔 鼻窦
外鼻临床解剖
外鼻:鼻根、鼻背、 鼻梁、鼻尖、鼻翼、 鼻小柱
软骨支架:鼻外侧软 骨、大翼软骨、鼻中 隔软骨
●鼻塞时——闭塞性鼻音 ●腭裂、腭麻痹时——开放性鼻音
鼻腔的生理功能
嗅觉功能
嗅觉可以增进食欲、帮助消 化、认识环境和对机体有保 护作用。
●一个没有受过专门训练的人,只能辨别 出不到2000种的气味,而一位训练训练 有素的人则可辨别出10000种以上气味。 ●小孩长到三四岁时,嗅觉特别敏感。 初生婴儿,从呼吸中可以辨认出谁是自 己的母亲。
中鼻甲及中鼻道
窦口鼻道复合体: (ostiomeatal complex OMC)以 筛漏斗为中心,包括 中鼻甲、钩突、筛泡、 半月裂、筛漏斗以及 额窦、前组筛窦和上 颌窦的自然开口。
额窦开口
钩突 半月裂
中鼻甲附着部 筛窦开口
前囟门
上颌窦自然口
Hale Waihona Puke 下鼻甲附着部 筛突 后囟门
中鼻甲及中鼻道
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functional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 FESS
鼻腔的生理功能
2.温度调节作用
鼻甲粘膜下有海绵状血窦,可调节吸入空气的气温
当吸入空气为230c,到声门下为350c
25 0c
370c;而经口仅为300c。
3.湿润作用
鼻腔24小时可分泌1000ml液体,以提高吸入空气的湿度。
刚吸入的空气湿度为40%,到声门下时为98%。
保护功能
共鸣功能
●声音通过鼻腔和鼻窦时,产生共鸣作用, 变得洪亮锐耳,语言中的n,ng音是鼻音。
顶壁:
• 鼻骨 • 额骨鼻突 • 蝶窦前壁 --筛骨水平板 薄而脆易损伤
底壁:前3/4上颌骨腭突,后1/4颚骨水平部
鼻腔内侧壁
由骨部和软骨部组成:鼻中隔软骨,筛骨 垂直板,犁骨。
利特氏动脉区(little’s area):筛前、筛后、 腭大、上唇、蝶腭A组成
鼻腔外侧壁
由上颌骨、泪骨、下 鼻甲骨、筛骨迷路、 腭骨垂直板及蝶骨翼 突构成
被称为“鼻窦的垃圾站”
上颌窦解剖
前壁:尖牙窝 后外壁:与翼腭窝及颞下窝毗邻 内侧壁:鼻囟门-上颌窦自然口 上壁:眶底壁 底壁:牙槽突
筛窦
●蜂窝状, 每侧有10 多个气房。 炎症时引 流最差, 是鼻息肉 的好发部 位。
●注意其与 眼、脑和 鼻腔的关 系。
筛窦
位鼻和眼眶之间,蜂窝状结构 被中鼻甲基板划分为筛窦前组,筛窦后组,
上、中、下鼻甲 上、中、下鼻道,总
鼻道。
下鼻甲及下鼻道
下鼻甲后端距咽鼓管 咽口约1cm
下鼻道前上方有鼻泪 管开口。
下鼻道外侧壁前段是 上颌窦穿刺冲洗的最 佳进针位置。
中鼻甲及中鼻道
中鼻甲:鼻窦内 窥镜手术的内界 的重要标志。
解剖学名词:钩突, 筛泡 ,额隐窝, 筛漏斗等
中鼻甲及中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