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衡量小儿体格发育地指标

衡量小儿体格发育地指标

衡量小儿体格发育的指标,主要为身长、体重、头围和胸围,此外还包括有:上部量、下部量、前囟、牙齿、皮下脂肪厚度及体形等。

从出生到一岁,应当说是一生中体格发育增长最快的时期,如果喂哺和护理得当,可以提高速率,为以后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1个月宝宝体格发育身长:足月(孕期37-41周)成熟儿(出生体重≥2500克)出生时的身长大约为50厘米。

随着年龄的增长到第一个月末身长可增6厘米。

达56厘米左右。

出生时:男平均50.2厘米(46.8-53.6厘米)女平均49.6厘米(46.4-52.8厘米)满月时:男平均56.5厘米(51.9-61.1厘米)女平均55.8厘米(51.2-60.9厘米)体重:足月成熟新生儿的体重应在2500克以上,一般在3000克左右。

出生后的最初几天,由于新生儿多睡少吃,吸乳不足,加上肺和皮肤蒸发大量水份,大、小便排泄相对较多等影响,将出现生理性体重下降,大都在3-4日达最低点,至7-10日左右可以回复到出生时的体重。

失去的体重,一般等于初生体重的7%-8%,约200-250克。

随后,体重便开始稳步增长,至第一个月末体重可增加1.5千克,达到4.5千克以上。

出生时:男平均3.2千克(2.5-4.0千克)女平均3.1千克(2.4-3.8千克)满月时:男平均4.9千克(3.7-6.1千克)女平均4.6千克(3.5-5.7千克)头围:出生婴儿的头部相对较大,头部约占全部身长的1/4。

随着年龄的增长,到成人时头部仅占全身的1/8左右。

与此相关,头部长得最快的时期也是在出生后的前半年。

男童较女童稍大。

新生的第一个月头围增长约3.5厘米。

出生时:男平均33.9厘米(31.8-36.3厘米)女平均33.5厘米(30.9-36.1厘米)满月时:男平均37.8厘米(35.4-40.2厘米)女平均37.1厘米(34.7-39.5厘米)胸围:胸围是全胸围的度量,须取呼气与吸气时的周围度量而求其平均数才能量得准确的胸围。

出生时的胸围比头围小1-2厘米。

随着年龄的增长,胸围的增长速率缓慢地超过头围的增长,至3-4个月时头围和胸围相等,其后,胸围逐渐比头围大。

新生儿的胸形多成圆桶状,其前后径与横径相差无几,年龄渐长,横径增加较快,逐渐象成人的胸部。

新生儿期胸围的增长约达4.5厘米。

出生时:男平均32.3厘米(29.3-35.3厘米)女平均32.2厘米(29.4-35.0厘米)满月时:男平均37.3厘米(33.7-40.9厘米)女平均36.5厘米(32.9-40.1厘米)上部量:指头顶部至耻骨联合上缘的距离,通常用以表示上身的长度。

出生时通常为31厘米,满月时可超过34.5 厘米。

一般说来,男童的上部量比女童稍长。

下部量:指耻骨联合上缘至足底的距离,通常用以表示下身长度。

出生时通常为19厘米,满月时可达21.5厘米。

一般而言,男童与女童的下部量相近。

前囟:胎儿在分娩的过程中,由于受产道的挤压,出生后在顶枕部可见突起的产瘤,有的还见骨缝重叠,若这些变化不是过于明显,都应属于正常的现象。

生后骨缝重叠现象会逐步消失,并在额骨和顶骨之间见到一类似菱形的前囟(较软,下面没有骨质),部分婴儿在顶骨和枕骨之间还可见到面积较小的后囟。

新生儿前囟的大小因人而异,相对应的两边中点连线的距离一般在2.0厘米,后囟一般较小。

如果前囟和后囟过大,骨缝较宽,且有不断见长的趋势,加上头围也比正常值大时,应当考虑到是否存在先天性脑积水,应尽快到医院确诊。

牙齿:新生儿还不到出牙的时间。

但有的新生婴儿在牙龈上长有黄白色、像芝麻大的颗粒,微微隆起,或长在上颚中线上,民间称这为“马牙”。

这些白色颗粒是由角化上皮细胞堆积而成。

一般经过2-3周后会自行消退,既不是牙,更不是病。

当遇到此种情况时,千万不能用针挑或者用布去擦掉“马牙”。

皮下脂肪厚度:皮下脂肪的厚度是观察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常在锁骨中线与脐部水平线的交界处,用拇、食指将皮下脂肪轻轻提起,对捏,若之间厚度在1厘米左右,即属于正常范围。

新生儿刚生时皮下脂肪相对较薄,通常达不到1厘米,若喂哺得当,满月时即可达到上述标准。

体形:出生后根据上述的测量结果,身体各部分成比例的发展。

如果头部过小或过大;四肢过于短小;脊柱后突或有鼓包凸起;面部器官缺陷(如唇裂、颚裂等),均属于病态的体格发育。

2个月宝宝体格发育出生后经过新生儿的体重下降和回升以后,如果营养充分、喂哺得当,第二个月起便迎来了增长比较快速的时期。

身长:身长为头部、脊柱与下肢骨骼长度的总和。

新生儿出生时的平均身长仅稍高于50厘米。

第一年的身长增长最快,0-6个月每月平均增长2.5厘米,共长15厘米;7-12个月每月平均增长1.5厘米,共增长10厘米,至1岁时婴儿的身长可过75厘米,是出生时的1.5倍。

根据近期的系统研究表明:最初三个月婴儿身长增长远远超过了平均增长2.5厘米的均值。

男、女的测量结果如下:男平均60.1厘米(55.3-64.9厘米)女平均58.8厘米(54.2-63.4厘米)体重:体重是衡量小儿体格生长的重要指标。

1岁内的婴儿体重增长最快。

按过去经典的统计数据估算,6个月的体重是出生时的2倍。

1岁的体重是出生时的3倍。

6个月以内体重每月增长700克左右,6-12个月每月增长250克左右。

近期的权威统计数据显示:实际上2个月婴儿的体重水平已远远地突破了传统的水平,几乎是比出生时的体重增长将近一倍。

如果母亲奶水质高量足,婴儿可能长得更快,对此有人提出要早期预防肥胖症。

男平均6.0千克(4.6-7.5千克)女平均5.5千克(4.2-6.9千克)头围:测量头围可以观察婴儿大脑及颅骨的发育状况。

1岁以内头围增长比较迅速,上半年共增长8厘米,下半年共增长4厘米,1岁时达46厘米,相当于成人头围的3/4-4/5。

实际上,根据近期的权威测量统计结果显示:2个月婴儿的头围平均已达到39.1厘米(36.2-42.2厘米),较出生时增长了5.2厘米,显然超出了应增长平均值(1.5-2.0厘米)。

头围过小要考虑到脑发育不良(头小畸形);头围过大要怀疑脑积水。

男平均39.6厘米(37.0-42.2厘米)女平均38.6厘米(36.2-41.0厘米)胸围:胸围反映了肺部的发育和含气状况。

初生时胸廓的左右径前后径比较接近,形似桶状。

随着年龄的增长,左右径的增长大于前后径,逐步发展成类似成人的胸廓形状。

初生时胸围比头围小,但胸围增长速率比头围快,到2个月时两者的测量值已基本持平,但胸围在个体间的标准差比头围大。

男平均39.5厘米(36.2-43.4厘米)女平均38.7厘米(35.1-42.3厘米)上部量:随着年龄的增长,上部量的增长要低于下部量的速率,初生时上部量较下部量长约11厘米,两者的比例约1.64:1;随着年龄的增长,到12岁时两者比例接近1:1。

下部量:用身长减去上部量的数值,即为下部量。

在小儿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下半身的增长速率要比上身快。

前囟:前囟出生时为1.5-2.0厘米,一般不超过2.5厘米。

随着年龄的增长,6个月后则逐渐骨化缩小,一般在6-18个月闭合,后囟出生时很小,1-2个月时有的已经闭合。

囟门的闭合情况反映了颅骨的骨化过程。

如囟门早闭合需要警惕头小畸形;囟门闭合晚,多见于佝偻病和脑积水等疾病。

同时囟门也是观察小婴儿疾病的一个窗口,当小儿患脑炎、脑膜炎而颅压升高时,前囟会变得饱满;而婴儿因腹泻脱水时,会出现前囟凹陷。

牙齿:未开始长牙。

皮下脂肪厚度:1-2个月时,正常的皮下脂肪厚度较新生儿丰满。

通常超过1厘米。

体形:体形较新生儿时丰满,身体各部也较协调,皮肤红润,肌张力也趋正常。

3个月宝宝体格发育孩子初生的头3个月是体格发育最快的时期,反映体格发育最常见和最重要的指标是身长和体重。

身长:身长受种族、遗传、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较明显,但受营养因素的影响短期内表现不出来,一般需要半年以上才能反映出来。

所以说身长是反映小儿远期营养状况的指标。

这个时期的身长比初生时增长了约1/4。

身长分别是:男平均62.4厘米(57.6-67.2厘米)女平均61.1厘米(56.9-65.2厘米)体重:体重是反映小儿近期营养状况最灵敏的指标。

当孩子患有消化不良、腹泻等疾病,仅仅几天就可表现出体重下降。

观察小儿体重增长的趋势,即可了解他近期的营养状况。

这个时期的体重已比初生时增加了1倍。

体重分别为:男平均6.7千克(5.2-8.3千克)女平均6.2千克(4.8-7.6千克)头围:头围的增长比胸围增长得慢。

男平均40.8厘米(38.2-43.4厘米)女平均39.8厘米(37.4-42.2厘米)胸围:由于胸部器官发育较快,因此胸围也增长较快,此时,胸围的实际值开始达到或超过头围。

男平均41.2厘米(37.4-45.0厘米)女平均40.1厘米(36.5-42.7厘米)前囟:前囟仍存在,基本上无大变化。

由于这个时期是颅骨缝闭合的重要阶段,骨缝和后囟已闭。

此时,要经常注意更换孩子体位,左右和枕位交替睡觉,枕头要柔软,以适应头形的发育。

皮下脂肪厚度:一般比较丰满,在腹部测量(锁骨中线与脐水平线相交处,家长用拇、食指轻捏起后用皮尺测量)厚度超过1厘米。

体形:给人以匀称、丰满、健壮的感受。

4个月宝宝体格发育身长:增长速度开始稍缓于前3个月。

男平均64.5厘米(59.7-69.3厘米)女平均63.1厘米(58.5-67.7厘米)体重:增重速度开始稍缓于前3个月。

男平均7.4千克(6.8-9.0千克)女平均6.8千克(5.3-8.3千克)头围:增加速度开始比胸围的增加速度减慢。

男平均42.0厘米(39.6-44.4厘米)女平均40.9厘米(38.5-43.3厘米)胸围:胸围的实际值已开始超出头围的实际值。

男平均42.3厘米(38.3-46.3厘米)女平均41.1厘米(37.3-44.9厘米)前囟:仍未闭合,后囟和骨缝已闭合。

牙齿:极个别的孩子在4个月时即可开始萌出第一颗乳牙。

皮下脂肪厚度:一般比较丰满。

体形:呈均匀、丰满、健壮的体形。

5个月宝宝体格发育到5个月时,婴儿逐渐“成熟”起来,已显露出活泼、可爱的体态,而且身长、体重等的增长速率也渐渐比出生的前三个月缓慢下来。

身长:比上个月平均增长1.7-1.8厘米。

男平均66.3厘米(59.7-69.3厘米)女平均64.8厘米(60.4-69.2厘米)体重:较上个月平均增长0.4 千克。

男平均7.8千克(6.1-9.5千克)女平均7.2千克(5.7-8.8千克)头围:较上个月平均增长0.6-0.8厘米。

男平均42.8厘米(40.4-45.2厘米)女平均41.8厘米(39.4-44.2厘米)胸围:较上个月平均增长0.7-0.8 厘米。

男平均43.0厘米(39.2-46.8厘米)女平均41.9厘米(38.1-45.7厘米)前囟:仍未闭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