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情绪对课堂教学的影响
在教学中,我们有很多教师在教学成绩不如意时,总是把原因都归咎于所教的学生学习基础太差,或者是认为他们的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不努力等。
当然,教学成绩的好或坏与学生的基础,学生的努力程度有一定的关系,我认为这仅仅是影响教学成绩的一般因素。
可能很多教师不会想到教学成绩的好与坏,情绪因素才是影响其教学成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例如,在课堂上,教师的情绪愉快时,他的思维敏捷,想象力丰富,头脑清醒,这样就能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学生相应的就会有良好的学习心境,学生的情绪就会高涨,思路就会开阔,思维就会敏捷,学习效率就会提高,这种情绪就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
反之,当教师持消极情绪的时候,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表情就显得麻木冷漠,讲授就会平淡无味,缺乏足够的教学热情,更有甚者是动辄乱发脾气,致使课堂教学气氛紧张、压抑、沉闷。
这样也就导致了学生的学习心境不佳,情绪低落,他们就会采用消极的态度对待学习,反过来又使教师的情绪变坏,从而在教师和学生的心理上都造成情绪障碍,到最后就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总之,教师积极良好的情绪状态,有助于教师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情境。
而良好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情绪高昂、智力活跃,从而在愉悦振奋的情感体验中参与学习。
长此以往,最终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成绩。
教师职业活动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活动,没有乐观向上的情绪,教师的教育教学就无从发挥,更难以组织教学活动。
教师情绪健康,不仅关系到教学工作的开展和良好的教学效果的显现,更是关系到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只有情绪健康的教师才能通过他(她)的教学培养出情绪健康的学生。
教师应积极自我调整情绪,摆脱不良情绪的困扰。
遇到问题时要冷静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不要操之过急。
提高自身职业道德素质,树立现代的教育理念,增强法制观念,养成良好的品格,以最佳的状态,愉快的心情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