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目录1.工程概况22.施工技术措施22.1防渗漏施工措施22.1.1卫生间、厨房间防渗漏22.1.2屋面防渗漏32.1.3外墙防渗漏42.1.4铝合金窗防渗漏52.1.5后浇带防渗漏52.1.6施工缝防渗漏52.1.7其他防渗漏措施62.2防开裂施工措施62.2.1结构裂缝防治措施62.2.2建筑裂缝防治措施61.工程概况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改扩建工程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布吉布澜路29号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内西南侧,东侧为布澜路,北东侧邻近水官高速公路,西侧为基督教布吉堂,南侧邻近深厦铁路,交通条件便利。
项目总建筑面积为63083.92m²;为新建综合住院大楼一栋,项目属一类高层公共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
工程主体部分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框剪结构,抗震设防类别类为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地下室防水等级为P8/6。
建筑总高度96.6m,其中地下2层,层高5.4m~6.6m,功能为设备用房、停车库、兼人防地下室等;地上22层,层高4.2m~5.5m,建筑功能分区为1~7层为住院大厅、门诊急诊、放射科、ICU、手术室、医技、转换设备层等,8~21层为住院层,22层为科研教学层;另附有四层公共天桥连廊及地下一层通道连廊等。
主要参建单位及功能具体如下表: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编制此防渗漏、防开裂专项施工方案。
2.施工技术措施2.1防渗漏施工措施2.1.1卫生间、厨房间防渗漏1)卫生间、厨房砖墙底部先浇筑200高素混凝土反坎,宽度同墙身,管子安装完毕,楼板洞口支模后用C20细石混凝土封堵。
2)楼地面侧排水管的补洞措施:凿除洞口四壁松动石子、浮浆,清除垃圾和灰尘,由里向外做成楔形,在外侧用模板支承,充分洒水湿润。
管子外壁和预留洞壁刷一度掺108胶水泥浆,然后分两次用微膨胀细石混凝土塞满、压实,表面抽平、打毛。
补洞后挂牌明示:24小时内不得碰动。
3)结构找坡:结构找坡,原浆收光,按地漏高度确定找坡坡度及方向。
并在阴阳角转角处用圆角抹子抹100MM半径圆弧。
施工前将砼基层表面尘土、油污、砂浆疙瘩、杂物应清理干净。
4)渗漏试验:在侧排水管、地漏固定补洞完成及找平找坡完成后,养护3—4天,进行满灌水试验24小时(第一次)。
不渗不漏后再进行下道工序。
以上做法须有专人操作及专人负责。
施工过程中每道工序须经现场监理人员认可之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渗漏检验结果须监理及甲方代表检查认可。
5)按照施工图纸施工厨卫间防水,防水材料沿墙上反300mm。
6)盛水试验:在防水层做完后养护1—2天,在下道工序施工前须做24小时盛水试验(第二次),经监理及甲方代表检查认可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2.1.2屋面防渗漏1)加强屋面混凝土浇筑质量管理,选择有技术的混凝土工进行连续浇筑并振捣密实;混凝土收水后,应进行二次压光。
砼浇筑12~24小时后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对于拆模后的混凝土质量进行严格检查。
拆模后如发现缺陷,应及时修补。
2)屋面工程的防水必须由防水专业队伍施工,严禁非专业队伍施工。
3)屋面工程采用的各类材料应有质量保证书,并经质量检测部门抽样复试,确保其质量符合技术要求。
4)当下道工序或相邻工程施工时,对屋面工程已完成的部分采取保护措施,防止损坏。
伸出屋面的管道,设备或埋件等,应在防水层施工前安装完毕。
屋面防水完工后,应严禁在其上凿孔、打洞。
5)凡出屋面的墙体(包括烟道等)底部必须浇筑混凝土导墙,导墙高度应从屋面的完成面算起≥250mm,在斜屋面上的导墙可做成踏步式,如设计详图中未设导墙,在设计交底会上提出。
6)凡屋面设计采用水泥砂浆粉泛水,必须采用聚合物水泥砂浆。
7)基层与突出屋面结构的连接处,以及基层的转角处均应做成圆弧,落水口周围应做成略低的凹坑。
8)铺设屋面防水层前,基层必须干净、干燥。
9)水泥砂浆找平层宜留设分格缝,缝宽宜为20MM,并嵌填密封材料,分格缝应留设在女儿墙四周以及受力集中部位,且分格缝间距≤6M。
10)排水沟应增铺附加层,排水沟与屋面交接处的附加层,宽度应为200MM,排水沟卷材收头应固定密封。
11)落水口周围直径500MM范围内坡度不应小于5%,在应用防水涂料或密封材料封口时,其厚度不应小于2MM。
水落口杯与基层接触处应留宽20MM,深20MM凹槽,嵌填密封材料。
12)伸出屋面管道周围的找平层应做成圆锥台,管道与找平层间应留凹槽,并嵌填密封材料,防水层收头处应用金属箍箍紧,并用密封材料封严。
13)嵌填密封防水材料,基层应牢固,表面应平整、密实,不得有蜂窝、麻面、起皮和起砂现象,嵌填密封材料之前,基层应干净、干燥,对嵌填完毕的密封材料应避免损坏及污染,固化前不得踩踏。
14)出屋面管道必须设钢套管,钢套管上要焊接止水钢板。
15)屋面防水材料(卷材和涂膜)的翻起高度是从完成的屋面面标高算起至防水材料翻起后收头的高度,应≥250mm。
16)屋面天沟、卫生间、厨房间、阳台混凝土板浇筑后可采用封堵孔洞,设挡水墙后蓄水养护,发现混凝土渗漏点应先进行处理。
2.1.3外墙防渗漏1)外墙螺杆洞封堵:严格控制混凝土剪力墙穿墙螺杆洞的堵塞质量,指派专人负责堵塞工作,外墙穿墙螺杆孔应挖除塑料管,并用凿子剔凿成喇叭口,防止雨水内渗,用发泡胶填塞孔洞密实,不得表面封堵,使内部存在空隙。
孔口留50mm用1:2干硬性防水砂浆分数次封堵抹平。
2)外墙填充与砼结构之间渗水处理:外墙砌筑填充墙时,在混凝土楼层面先浇筑混凝土反坎,后砌筑砌块(如设计图中无专门说明,应在设计交底会议上提出变更),砌体与砼柱之间必须用拉筋拉接,砌体顶部在抹灰之前再用斜砖挤紧灰缝必须饱满,抹灰之前不同材料交接处,用钢丝网片固定,防止收缩不均匀而引起渗漏水。
3)砌筑砂浆要饱满,尤其外墙必须要满刀灰,每砌完一堵砖墙进行挂缝和塞缝,减少渗漏点,窗台底设置窗台压顶,两端伸入砌体墙。
4)外墙大面积抹灰前,先封堵各种孔洞,封洞采用干硬性防水水泥砂浆分数次封堵,如封堵洞空隙大于30mm时,在砂浆内加石屑。
2.1.4铝合金窗防渗漏在窗楣上做滴水线和滴水槽,槽宽和深都必须大于10mm;在窗台上做出向外的流水斜坡,坡度大于10%,高差大于20mm。
窗洞口预留尺寸要准确,每边留缝一般为25mm,大于45mm时必须用细石砼灌实。
窗框固定后,用1:2干硬性水泥砂浆(掺3.8%防水粉和0.9公斤杜拉纤维/立方米砂浆)将铝合金窗框与洞口墙体间的缝隙填塞密实。
淋水试验:在窗边框用干硬性防水砂浆填塞完成后,养护2—3天,在窗框周边做24小时淋水试验。
淋水试验之后在塞缝砂浆的外表面刷一道“金汤Ⅰ型”防水涂料或者“黑豹Ⅱ”厚度1.5mm,再收门窗边阴阳角,最后在外侧窗框与外墙连接处用Φ8光圆钢筋条勾缝。
门窗框与洞口装饰面之间缝隙采用耐候中性密封胶密封,其宽度及深度不得小于6mm。
密封胶:外墙门窗框与外墙连接处采用指定的中性耐候硅酮胶密封;玻璃与框扇连接处采用中性硅酮胶密封;框与扇之间的密封材料采用三元乙丙胶条。
型材:门窗上框料要有滴水线条,下方框料要有排水槽;平开窗框料必须为高低角形式。
露台、阳台门必须有高差,阳台门(上有雨蓬)一般至少有80mm的结构高差,建筑完成面的高差不小于20mm。
露台门至少有300mm的结构高差,建筑完成面的高差不小于100mm。
工厂安装或现场安装,在型材上的每个孔洞,必须先注胶,再安装不锈钢螺丝。
型材每个接缝处必须打胶(指定胶),打胶饱满不透光。
2.1.5后浇带防渗漏在底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并达到一定强度后,应立即对底板后浇带进行保护。
方法是在底板后浇带两边砌筑200mm高砖坎,然后用七夹板覆盖后浇带,以防止在今后施工中有杂物落下。
在混凝土浇筑60天后,开始浇筑后浇带处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前应清除松动的石子及软弱混凝土层,并加以充分的湿润并冲洗干净,且不得有积水,浇筑混凝土的标号应比原标号高一个等级,同时混凝土内掺适量的UEA微膨胀剂或防水剂。
2.1.6施工缝防渗漏地下室底板及顶板在施工过程中原则上不留施工缝,如因特殊原因(如暴雨等),其施工缝按规范留设在次梁跨中的1/3的范围内。
底板与外墙之间的施工缝应留设在底板以上500mm处,并通长设置400×3mm钢板止水带。
在施工缝处浇筑混凝土时,已浇混凝土的强度(抗压)不应小于1.2Mpa;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应清除水泥薄膜和松动的石子以及软弱混凝土层,并加以充分的湿润冲洗干净,且不得有积水;在浇筑混凝土前,首先在施工缝处铺一层水泥砂浆或与混凝土内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厚10mm~15mm),并细致捣实,使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
2.1.7其他防渗漏措施(1)找平层与周边R=150圆弧处留30mm缝隙,用防水胶封堵。
(2)在混凝土女儿墙上,卷材直接贴在墙面上,收头上口处均用铝合金盖板遮盖,其上口用防水胶封闭。
(3)屋面垂直水落口标高比找平层低10~15mm,水落口周围用细石混凝土做成半径为250mm,坡度>5%的杯形坡。
水落口杯与基层接触处应留20*20凹槽,凹槽内嵌填防水油膏。
垂直水落口应盖钟罩形落水帽。
(4)屋面基层与突出屋面结构(女儿墙、变形墙等)的连接处及基层的转角处(水落口、天沟、屋脊等)均应做成半径为150mm的圆弧,应用套板成型,确保顺直、一致。
(5)对穿过屋面板的管道四周,需用细石混凝土分两次间隔一天浇灌密实。
伸出屋面管道周围的找平层应做成30mm×30mm圆锥台,管道与找平层间应留下10mm×10mm凹槽,并嵌填防水胶。
在管道处增设附加层,半径为250mm,附加层在管道收头处用镀锌铁箍箍紧,高度不小于300mm,下口同一屋面高度一致,并用防水油膏封严。
2.2防开裂施工措施2.2.1结构裂缝防治措施(1)楼板1)纵向受力钢筋配筋率>0.2%,受力钢筋及分布钢筋间距<200,有条件应采用双层板筋。
2)沿梁柱方向的构造负筋,在主次梁相交处不能省去,应重叠布置,伸入板的长度大于板计算跨度的1/4 。
间距<200。
3)板角应设双层双向加强钢筋或设敷设筋。
4)楼板开洞设加强筋,大洞口要用边缘构件(小梁)加强。
5)为保证板支座(尤其是阳台、雨蓬及檐口挑板)负筋位置准确,在板中布置一定数量的“马蹬筋”。
6)板混凝土浇筑原材料质量要求及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同地下室外墙防裂措施。
7)混凝土浇筑前、清除垃圾、泥土、油污,合理组织施工,禁止产生冷缝,施工缝严格按施工规范处理,用平板振动器(禁用插入式)捣实,板混凝土面宜刮平,并二次抹压密实。
8)用麻袋或薄膜在4~12h内用覆盖法保温保湿养护不少于7d,不宜用浇水法养护,掌握合适的拆模时间(压试块确定),不得过早拆模,禁止过早上人(未达12N/mm2)或承受较大施工荷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