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传动
Kα取决于轮齿刚度、pb误差、修缘量等。
KHα——用于σH KFα ——用于σF
10-4 齿轮传动的计算载荷
26
4、齿向载荷分配系数Kβ 考虑使轮齿沿接触线产生载荷分布不均匀现象。 制造方面:齿向误差 影响因素 安装方面:轴线不平行等 使用方面:轴变形、轮齿变形、支承变形等
讨论:
a)轴承作非对称布置时, 弯曲变形对Kβ的影响。
10-2 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 6
失效形式
齿轮的失效发生在轮齿,其它部分很少失效。
失效形式
轮齿折断 齿面损伤
齿面接触疲劳磨损(齿面点蚀) 齿面胶合 齿面磨粒磨损
齿面塑性流动 一、轮齿折断
常发生于闭式硬齿面或开式传动中。
现象:①局部折断 ②整体折断
10-2 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 7
3、有良好的加工工艺性,便于齿轮加工。 1)大直径d>400 用ZG 2)大直径齿轮:齿面硬度不宜太高,HB<200,以免中途换刀
4、材料易得、价格合理。 举例:起重机减速器:小齿轮45钢调质 HB230~260 大齿轮45钢正火 HB180~210 机床主轴箱:小齿轮40Cr或40MnB 表淬 HRC50~55 大齿轮40Cr或40MnB 表淬 HRC45~50
第十章 齿 轮 传 动
§10-1 齿轮传动概述 §10-2 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 §10-3 齿轮的材料及其选择原则 §10-4 齿轮传动的计算载荷 §10-5 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 §10-6 齿轮传动设计参数、许用应力与精度选择 §10-7 标准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 §10-8 标准锥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 §10-9 齿轮的结构设计 §10-10 齿轮传动的润滑
动载系数
齿间载荷分配系数
10-4 齿轮传动的计算载荷
22
1、使用系数KA 考虑原动机、工作机、联轴器等外部因素引起的动载荷而
引入的系数。(p190 表10-2)
2、动载系数Kv 考虑齿轮啮合过程中因啮合误差和运转速度引起的内部附加
动载荷系数。
基节误差、齿形误差、轮齿变形等
∴ Kv=f(精度,v)
10-4 齿轮传动的计算载荷
5)采用鼓形齿; 6)齿轮位于远离转矩输入端。
准直齿圆柱齿轮强度计算 29
一、轮齿的受力分析
忽略Ff,法向力Fn作用于齿宽中点。
法向力Fn
圆周力Ft:Ft
2T1 d1
径向力Fr:Fr Ft tan
Fn
Ft
cos
α Fn
Ft
Fr
C
ω1
Fn
Fr
α
Ft
C
d1
ω1
d1
10-2 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 10
点蚀机理
点蚀实例
10-2 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 11
后果:齿廓表面破坏,振动↑,噪音↑,传动不平稳
接触面↓,承载能力↓
传动失效
软齿面齿轮:收敛性点蚀,相当于跑合; 跑合后,若σH仍大于[σH],则成为扩展性点蚀。
硬齿面齿轮:点蚀一旦形成就扩展,直至齿面完全破坏。 ——扩展性点蚀
脆性材料(淬火钢、铸钢)齿轮。
后果:传动失效
10-2 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 8
直齿轮
齿宽b较小时,载荷易均布 ——整体折断
齿宽b较大时,易偏载 ——载荷集中在齿一端
斜齿轮:接触线倾斜
——局部折断
改善措施:
1)d一定时,z↓,m↑;
2)正变位;
齿根厚度↑
3)提高齿面硬度(HB↑)→[σF] ↑;
10-2 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 16
2、开式齿轮传动
主要失效为:轮齿折断、磨粒磨损
按σF设计,增大m考虑磨损
3、短期过载传动
过载折断 齿面塑变
静强度计算
10-3 齿轮的材料及其选择原则
17
一、材料要求 表面硬、芯部韧、较好的加工和热处理性能
二、常用材料
锻钢、铸钢、铸铁、非金属材料 1、锻钢
2)硬齿面:HB>350 低碳、中碳钢:20、45等 低碳、中碳合金钢:20Cr、20CrMnTi、20MnB等 特点:齿面硬度高、承载能力高、适用于对尺寸、重量有较高 要求的场合(如高速、重载及精密机械传动)。
10-3 齿轮的材料及其选择原则
19
加工工艺:锻坯——加工毛坯——切齿——热处理(表面淬火、 渗碳、氮化、氰化)——磨齿(表面淬火、渗碳)。 若氮化、氰化:变形小,不磨齿 。 专用磨床,成本高,精度可达4、5、6级。
10-2 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 14
五、齿面塑性流动 该失效主要出现在低速重载、频繁启动和过载场合。 齿面较软时,重载下,Ff↑——材料塑性流动(流动方向沿Ff) 主动轮1:齿面相对滑动速度方向vs指向节线,所以Ff背离节线, 塑变后在齿面节线处产生凹槽。
10-2 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 15
10-4 齿轮传动的计算载荷
27
b)轮齿扭转变形对Kβ的影响。
4 × 2 ××
靠近转矩输入端,轮齿所受载荷较大。
差
13 ×
例: 图示减速器哪端输入更好?
好
综合考虑a、b两因素。
10-4 齿轮传动的计算载荷
28
措施:
KHβ: KFβ
1)↑齿轮及支承刚度; 2)合理选择齿轮布置形式
(对称、非对称、悬臂) 3)合理选择齿宽; 4)↑制造安装精度;
23
具体影响因素:
1)基节误差:制造误差、弹性变形引起。
齿轮正确啮合条件:pb1=pb2 。 如果: pb2>pb1
——提前进入啮合 i 1 r2 r r2 ——从动轮修缘。 2 r1 r r1
Δr
C'
C
2
ω1
pb1 A'
A'
pb2
1
a)
pb1 pb2
E C
ω1 b)
10-4 齿轮传动的计算载荷
24
如果: pb2<pb1 ——滞后退出啮合 i 1 r2 r r2 ——主动轮修缘。 2 r1 r r1
i≠const→ω2 ≠ const →冲击、振动、噪音
2)齿形误差 3)轮齿变形
精度↑——→Kv↓
4)v↑、齿轮质量↑——动载荷↑ (∴ 不同精度齿轮限制vmax P192 图10-8)
10-5 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强度计算 30
从动轮:Ft2=-Ft1,Fr2=-Fr1,Fn2=-Fn1
方向:
Ft1与ω1反向(阻力)
圆周力Ft Ft2与ω2同向(动力)
径向力Fr:外齿轮指向各自轮心;内齿轮背离轮心。
练习: n1
Fr1
Ft1
Ft2
Fr2
n2
Ft1⊙○FF×rr12Ft2n1 n2
10-5 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强度计算 31
位置:均始于齿根受拉应力一侧。
原因:• 疲劳折断
① 轮齿受多次重复弯曲应力作用,齿根受拉一侧产生疲劳裂纹。 σ
1
23
σ t
t 齿单侧受载
齿根弯曲 应力最大
齿双侧受载(1主动)
σF>[σF]
② 齿根应力集中(形状突变、刀痕等),加速裂纹扩展→折断
• 过载折断 受冲击载荷或短时过载作用,突然折断,尤其见于
软齿面:HB≤350; 硬齿面:HB>350。 三、基本要求 1、传动平稳(i=const)。——运动要求 2、承载能力高。 ——传递动力要求
10-2 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 5
典型机械零件设计思路:
分析失效现象 →失效机理(原因、后果、措施)→设计准则 →建立简化力学模型 →强度计算→主要参数尺寸 →结构设计。
从动轮2:vs背离节线,Ff指向节线,塑 变后在齿面节线处形成凸脊。
改善措施:1)↑齿面硬度 2)采用η↑的润滑油
六、计算准则
失效形式→相应的计算准则 1、闭式齿轮传动
主要失效为:点蚀、轮齿折断、胶合 软齿面:主要是点蚀、其次是折断,按σH设计,按σF校核 硬齿面:与软齿面相反 高速重载还要进行抗胶合计算
10-2 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 13
四、齿面磨粒磨损 常发生于开式齿轮传动。 现象:金属表面材料不断减小 原因:相对滑动+硬颗粒(灰尘、金属屑末等) 润滑不良+表面粗糙。 后果:正确齿形被破坏、传动不平稳, 齿厚减薄、抗弯能力↓→折断 改善措施: 闭式:1)↑HB,选用耐磨材料;
2)↓表面粗糙度; 3)↓滑动系数; 4)润滑油的清洁; 开式:5)加防尘罩。
↑抗弯强度
4)↑齿根过渡圆角半径;
↓应力集中
5)↓表面粗糙度,↓加工损伤;
6)↑轮齿精度; 改善载荷分布
7)↑支承刚度。
10-2 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 9
二、齿面接触疲劳磨损(齿面点蚀) 常出现在润滑良好的闭式软齿面传动中。 现象:节线靠近齿根部位出现麻点状小坑。 原因:σH>[σH] 脉动循环应力 1)齿面受多次交变应力作用,产生接触疲劳裂纹; 2)节线处常为单齿啮合,接触应力大; 3)节线处为纯滚动,靠近节线附近滑动速度小,油膜不易形成, 摩擦力大,易产生裂纹。 4)润滑油进入裂缝,形成封闭高压油腔,楔挤作用使裂纹扩展。 (油粘度越小,裂纹扩展越快)
10-4 齿轮传动的计算载荷
21
一、计算载荷 (平均载荷)
p Fn L
外部影响:原动机、工作机影响 实际情况:
内部影响:制造、安装误差;受载变形(齿轮、轴等)
需对p修正
实际载荷(计算载荷)pca>p
计算载荷: pca K p
K——载荷系数
二、载荷系数
K
KA
Kv
K
K
齿向载荷分配系数
使用系数
1
1
12 E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