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资料:73岁,女性,临床诊断:冠心病持续性房颤,已使用倍他洛克等药物控制心室率。
心电图分析:各导联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形态相似的锯齿样F波,频率约为240次,下传比例为4:1;QRS波群呈室上性,心室率约58次/分;I、aVL可见ST-T改变。
心电图诊断:心房扑动
房扑定义:
1、各导联P波消失,代之以大小形态相同、节律规则、快速的连续锯齿样扑动波(F波),频率为250-350次/分,F波在V1、Ⅱ、Ⅲ、aVF导联中明显可见,F波之间密切衔接,没有等电位,少数F波其大小、形态及间隔相互之间略有差异,称之为“不纯性心房扑动”。
2、QRS波群呈室上性,但偶尔亦可见室内差异性传导,合并预激综合症或束支传导阻滞时,QRS波群增宽并畸形。
3、F-R间期常相等,或略有不等。
4、未经治疗的心房扑动通常呈2:1传导,也可呈3:1、4:1或不同比例的房室传导,使心室率不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