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萨缪尔森经济学-思想要点

萨缪尔森经济学-思想要点

TP = TR – TC
• 利润最大的一阶条件:
dTP/dQ = 0
•即
MR = MC
20
利润最大化条件图示
P, C 利润 MC
价格
AC
平均
成本
DD
边际收益=边际成本
MR
Q
21
不完全竞争的效率损失
D 价 格 、 成 本
无谓的损失
B E
A MR
MC D
产出
22
说明
• 用图中三角形面积量度净福利损 失(无谓的损失)应满足以下条件: • 没有外部性; • 人们的货币开支是合理的; • 其他行业是完全竞争的。
平均成本 边际收益=价格
销售量
35
企业的供给曲线
供给曲线
价 格 、 成 本
AC AVC
停产点
数量
36
0-利润的长期均衡
自由进入
完全竞争 行业
自由退出
价格=边际成本 =最低平均成本
37
要素投入水平的确定
38
问题的意义
• 产品配置和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并不意味着 社会资源配置的有效性。
• 因为社会还存在一个人们愿意花费多少时 间工作的问题。
• 要解决以上问题,可以使用“市场价格机 制”、“混合经济机制”或“计划经济机 制”。
4
价格机制
• 市场经济的基本问题都通过价格配给来决 定的,或者说,市场经济是通过价格来引 导资源配置的。
•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的稀缺性和有效 性问题的分析可以归结为收益和成本的分 析。
5
市场效率
6
社会的收益和成本
MU1 MU2 L MUn
p1
p2
pn
28
要素2
等产量线方法
6
• 多种要素投入的分
5
析需要使用等产量
线分析方法。
4
3
2
1
0123456
要素1
29
最低成本投入组合
6
等产量线
• 最低成本的要素
投入组合等产量
5
线与等成本线的
4
最优要素组合 切点确定。
3
等成本线
2
1
012345678
30
成本最小化的等边际原理
• 分析市场价格机制的效率是站在整个社会 的角度来分析的。
• 从整个社会来说,消费者的消费是社会的 利益,资源的耗费是社会的成本。
• 社会生产的效率问题可以归结为用尽可能 少的资源为消费者提供尽可能多的效用。
7
社会生产的收益
• 用需求曲线来描述消费
MU
者的消费特点。
需求曲线
• 需求曲线就是边际效用
26
消费者的最优选择
衣服
• 最优市场篮子由
无差异曲线
无差异曲线与预
算线的切点确定。
最优市场篮子
预算线
食物
27
效用最大化的等边际原理
• 消费者的决策问题是:
max x
U
(
x1
,
x2 ,L
,
xn )
s.t. i pi xi I
• 假定物品是有用的,成立 i pi xi I
• 由条件极值方法,得到消费者最优决策时 满足:
• 若不考虑物品种类因素,对于劳动者来说:
w p
MPL
41
企业的投入与产出决策
• 设要素的投入水平为x,价格为r。如果企 业追求最大利润,决策问题为:
max TR[Q(x)] x
i xiri
• 对于要素i,最优投入的必要条件满足:
dTR dQ
dQ dx
MR
MPi
ri
42
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情形
• 在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是产品价格的接 受者。要素 i 的最优投入条件为:
MR×MPi=MRP=P×MPi=ri
43
仍然以劳动为例
P×MPL=w
•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对于劳动者来说,追 加1单位产品的收益为P=MU,为此付出的 代价为w/MPL。
• 显然,完全竞争市场满足劳动得到的产品 的边际效用等于其边际成本。
• 如果对一个人来说,劳动得到的产品的边 际效用大于其劳动的边际成本,那么社会 的资源仍然没有达到最优配置。
39
供给和需求决定要素的价格
• 对要素的需求源自对要素生产的产品的需 求。
• 要素的供给由要素的提供成本决定。
供给曲线 要 素 价 格
需求曲线
要素数量
40
以劳动市场为例
• 当劳动市场达到均衡时,再投入1单位劳动 而得到的物品的(边际)效用等于付出的 劳动带给劳动者的(边际)痛苦。
MC P
• 对于消费者来说,满足:
P MU w MPL
53
主流经济学关心什么
• 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两个核心的思想:分 工提高效率和竞争提高效率。
• 主流经济学是围绕竞争提高效率的命题展 开的。
• 只要完全竞争的市场才能达到资源最有效 率的配置,其条件是生产和消费没有外部 性,信息是完全的,社会能够提供需要的 公共物品,共有资源能够有效地使用等。
44
不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情形
MR×MPi=w≤P×MPL=MU×MPL
• 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产品的价格(边际 效用)大于其边际成本,所以,对应的情 况是,劳动愿意工作的时间大于其实际工 作的时间,劳动资源的利用率不足。
45
土地的特殊性
• (农用地)地租的水平取
R
决于土地产品的价格。
S
D
• 因为土地的供给是无弹性

曲线,当同一商品一价

卖出时,它也是平均收
效 用
益曲线。
O
Q 数量
8
社会生产的成本
MC 供给曲线
边 际 成 本
• 用供给曲线来描述 生产者的生产特点。
• 如果供给曲线是生 产的边际成本曲线, 那么社会生产的效 率问题就可以分析 了。
O
Q 数量
9
供求法则
价格
需求曲线
供给曲线
E 均衡价格
O
均衡数量
要素市场
49
竞争性一般均衡的基本假定
• 假定所有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 • 价格对于供求变化的反应是灵敏的; • 企业最大化其利润,消费者最优化其市场
篮子; • 每种物品的生产是规模报酬不变和递减的; • 没有外部性、进入限制、工会等; • 市场的信息是完全的。
50
一般均衡的详细分析
• 消费者均衡: MU1 MU2 L
• 生产什么(稀缺性)? • 怎样生产(有效性)? • 为谁生产(公平性)? • 为谁生产属于规范性问题,不是主流经济
学的重点。因此,经济学关心的核心问题 应该是效率。
3
两个对等的问题
• 其一,在给定资源数量的条件下,如何获 得尽可能大的效用(福利)。
• 其二,为达到一定的产出(福利)数量, 如何使用尽可能少的资源。
54
动态效率问题
• 不过,主流经济学的以上结论是针对静态 效率而言的。
• 实际之中,还有一个动态效率问题,即生 产系统的科学技术进步问题。
• 影响动态效率的因素有:知识产权制度、 市场控制力、产权制度、政府政策等。
55
谢谢!
56
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
AC MC
AVC
成 本
平均成本最小
数量
平均变动成本最小
AFC
18
成本
10
MC
9
8
7 6 5
4 固定成本
AC AVC
3
总成本 2 变动成本
1
2
4
6
产量810来自121416
18
20
利用罗必塔法则: VC MC(0)
Q Q0
19
利润最大化的条件
• 总利润 = 总收益 – 总成本,即
23
基本结论
• 企业市场势力的存在,导致社会生产的效 率损失。
• 具体地说,P = MU>MR,在MR = MC的 企业决策条件下,成立:
MU > MC
• 因此,从社会的角度来说,资源没有达到 有效配置。
24
多元素分析
25
无差异曲线方法
• 多种消费物品的分析需要使 用无差异曲线的分析方法。
• 越是在外面的无差异曲线, 代表消费者的偏好越大。
• 帕累托最优性条件的提出,是为了说明多 个不同行为者时的效率问题。
• 主流经济学认为,不同消费者的效用一般 不可以横向比较。
32
完全竞争市场的效率
33
社会生产的效率
效率
生产的效率 配置的效率
资源配置效率 产品配置效率
34
竞争性厂商的短期产量决策
价格
边际收益=边际成本
平均
利润
成本
总成本
边际成本
• 给定产量条件下的最优决策问题是:
min x
i xi ri
s.t. f (x1, x2 ,L , xn ) Q
• 式中,r代表要素的价格。由条件极值方法, 得到生产者最优决策时满足:
MP1 MP2 L MPn
r1
r2
rn
31
帕累托最优性
• 如果没有可能让一些人好起来却不使另一 些人坏下去,那么这时的资源配置就达到 了帕累托最优。
MU = DD A
O
P Q* F
12
数学形式
• 边际收益为所得,边际 成本为所费,净利益所 得为:
F
MC
P*
E
Q
0 (MU MC)dQ
MU
O
Q* F
13
限制性条件
• 供给曲线表示社会成本; • 生产和消费没有外部性; • 生产和消费的信息是完全的; • 社会能够提供所需要的公共物品,共有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