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泉岭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沼气管道气体置换方案编制:审核:审批:日期:2016 年01 月05 日目录一、工程概述。
3二、置换安全。
3三、初步方案。
3四、置换实施。
4五、人员安排及职责。
5六、所需仪器设备工具。
7七、安全措施。
7八、应急预案。
8一、工程概况按照工程设计要求,本项目渗沥液在处理过程中会产生沼气可以作为燃料利用,沼气通过管道、设备输送至1#、2#锅炉炉膛燃烧。
初次投产管道内空气需要排出,置换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投产的成败和投产后的安全进行。
因此,对投产前置换工作必须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确保投产置换过程的安全、顺利。
二、置换安全沼气置换的安全问题是在置换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必须符合下述要求才允许实施置换工作。
(1)置换前必须进行风险评估。
(2)准备灭火器并置于适当的位置。
(3)管道内空气的置换应在严密性试验、吹扫清管、干燥合格后进行。
(4)间接置换采用惰性气体氮气为置换介质。
(5)现场必须设置“禁止火源”、“禁止吸烟”等安全警示标牌。
(6)置换进气端、排空气端必须安装压力表,监测压力在0.03Mpa~0.05Mpa。
(7)放散口应高出地面0.5米。
(8)管道法兰接口需要有可靠的跨接防止静电。
(9)要求管道在置换中接地,特别是连接PE管道时必须接地。
(10)确保气体能畅通无阻地排到大气中。
(11)置换过程中放空系统的混合气体应彻底放完。
(12)放空隔离区内不允许有烟火和静电火花产生。
(13)置换管道末端应配备气体含量检测设备,当置换管道末端放空管口气体含氧量体积分数不大于2%或可燃气体体积分数大于95%时即可认为置换合格。
三、初步方案1、置换方式:间接置换本次置换用惰性气体氮气先替换系统内原有空气,达到合格标准后,再用储存或生产的沼气替换氮气,这种方法可避免形成爆炸性气体。
2、置换准备及要求(1)管道:管道敷设完毕,焊口检验合格,按设计要求吹扫、试压达到合格;(2)技术资料检查,主要包括:工程竣工草图,管道强度试验、气密性试验记录和吹扫记录;(3)置换前组织人员检查沿线所有设施、设备是否合格,对置换所用阀门进行保养,确保阀门开闭灵活,无内漏现象,如有则应及时处理,达到要求方可进行接点置换作业;(4)置换前确保置换投气作业场地清洁无杂物,无闲杂人员逗留;(5)对所有参加置换的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安全交底和应急预案;(6)成立置换作业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协调置换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明确分工,责任到人;(7)提前准备置换投气所必需的计量、测试工具、材料,灭火器置于适当的位置;(8)置换过程中放空系统的混合气体应彻底放空,确保气体能畅通无阻地排到大气中;(9)放空隔离区内不允许有烟火和静电火花产生。
四、置换实施1、置换前期工作(1)准备6瓶纯度99.9%氮气,减压表用氧气表代替,进气管用氧气管与接头连接。
(2)在#1炉和2#炉沼气燃烧器入口DN15球阀上部接入氧气管接头作为进氮气源头(以#1炉进氮气口为主)。
(3)置换时利用沼气燃烧器入口仪表和沼气增压风机出口仪表监视管道压力。
2、氮气置换空气(1)关闭#1炉和2#炉沼气燃烧器一次手动DN80球阀、二次气动阀、三次气动阀。
(2)关闭沼气增压风机出口DN100一次球阀二次球阀,关闭DN100球阀后进入变送器进气阀,开启变送器排气阀作为排空气出口。
(3)开启#1炉和#2炉沼气燃烧器入口DN15球阀,通过该阀注入纯度99.9%的氮气,注入温度不低于 5℃,控制流速0.6m/s,流量0.7m³/h(氮气在管道上部氧气在下部)。
(4)在增压风机变送器排空气阀处用含氧量测定仪检测管内气体的含氧量小于 2%(氮气含量大于98%),即为合格。
(5)检测合格后,关闭沼气燃烧器入口注氮气阀门,关闭检测取样变送器排空气阀,氮气置换空气结束,。
3、沼气置换氮气(1)氮气置换空气结束后,开始沼气置换氮气工作。
(2)开启增压风机前所有入口阀,启动增压风机,开启风机后母管排空气阀,沼气含量达到98%关闭母管排空阀(此步操作要谨慎小心)。
(3)缓慢开启增加风机出口DN100碟阀,向管道注入沼气。
(4)当管道内充满沼气一段时间后,缓慢开启增压风机后变送器排空阀门,对管道内氮气进行放散(沼气在管道上部,氮气在下部),在放散处用可燃气体体积仪监测,每隔5分钟检测取样气体中沼气含量。
当放散点检测到沼气含量达到95%,说明管道内充满沼气置换合格,关闭排气阀门。
4、置换注意事项(1)置换工作不宜选择在晚间和阴天进行。
因阴雨天气压较低,置换过程中放散的沼气不易扩散,故一般选在晴朗的上午为好,排气放散口严禁烟火。
风量大的天气虽然能加速气体的扩散,但应注意下风向外的安全措施。
(2)换气开始时,置换气体的压力不能快速升高,开启阀门时应缓慢进行,施工现场阀门启闭应由专人控制并听从指挥的命令。
(3)在沼气置换氮气时,放散人使用自备手机通讯时,应距离放散点30米外。
五、人员安排及职责1.领导小组①人员安排:XX②职责:组长负责总指挥和总协调,副组长向组长及时汇报置换实时情况并按组长指令开展工作。
2.工艺仪表员①人员安排:XX②职责:a.置换前认真学习置换方案,熟练操作各设备,能进行故障判断和简单的维护,熟练掌握所用仪表操和维护。
b.置换按方案要求进行仪表安装,并检查仪表是否经过法定部门校验,对所有仪表进行全面检查。
c.置换开始后,实时监控放散点仪表的压力值,当压力值超过方案要求时,立即向领导小组汇报。
置换开始时,负责对仪表的操作和维护。
d.在放散点安排一名阀门操作人员。
e.在置换时负责阀门的状态的维护,以防其他人员随意开启关闭阀门。
并按领导小组的指令和置换流程开启关闭相关阀门。
f.当阀门设备出现沼气泄漏时,配合现场安全员按应急预案要求操作阀门和布置安全警示现场,等待抢险队过来抢修。
3.检测员①人员安排:XX②职责:a.熟练使用沼气可燃气体报警仪和沼气含量测试仪。
b.在置换前认真学习置换方案,熟练掌握检测依据。
c.放散点检测人员在置换前到达指定地点,开始置换时按方案要求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将结果汇报给领导小组并向领导小组请示。
d.检测人员应合理使用检测设备,保证检测设备的完好性。
4.安全员①人员安排:XX②职责:a.在置换前应认真学习置换方案,对方案的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执行程序有一定的了解,对沼气的特性有一定的了解。
b.具备沼气防火防爆的常识,能熟练使用干粉灭火器进行灭火。
c.负责检查置换区域内的安全器具是否齐全、性能是否完好,安全措施是否到位,在放散点和工艺区布置安全警示现场。
d.当出现紧急情况时能沉着冷静,迅速判断事故地点和事故原因,采取紧急措施对事故进行初步控制并立即向领导小组汇报,布置安全警示现场,待抢险小组到达后,配合抢险小组工作。
e.负责在置换过程中安全措施的执行、管道安全保护。
f.负责保管和维护所有的安全设备(灭火器、警示牌、警示彩带)。
g.出现沼气泄漏或发生事故时,由现场安全员启动应急预案,其他人员服从安全员安排,进行沼气泄漏处理。
六、所需仪器设备工具七、安全措施1、所有参加置换人员必须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不违章指挥,不违章操作,岗位明确,职责清楚。
2、对参加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交底,所有人员必须服从置换作业领导小组的指挥,严格按照置换作业方案及有关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有疑问的应于作业前提出。
3、所有参加置换人员必须配备有必要的安全劳动防护用品及消防器材。
4、由于沼气管道置换,一旦发生泄露,事故的破坏性、危害性较大,因此置换作业期间应安排专职人员巡查沿线,在置换安全范围内树立警告标志和警示彩带,未经许可人员禁止入内。
置换开始前,在通往作业带的所有进口道路设置警告标志,管道置换完成后再撤去标志。
这些标志上用中文标出:“危险-正在进行沼气置换”5、作业区域严格遵守作业规章制度,在放散区10米范围内禁止闲杂人员与机动车辆通行,杜绝火种和烟火。
6、在置换开始时,巡线员配备可燃气体报警仪,对置换区域内所有管道设备进行巡视检查。
7、对各种开关、控制器、仪表信号装置、电气设备、易燃物品,凡不属于自己职责或安全措施不齐备,禁止乱动。
凡挂有“危险”、“禁止动手”、“禁止入内”等标志的地方,严禁乱摸。
8、安全设施和消防设施必须加以保护,未经许可不得使用和损坏。
9、防火防爆区内严禁无关人员和一般车辆进入,进入的人员和车辆须按规定道路通行。
10、防火防爆区内,如出现大量易燃、易爆物质泄漏,或出现火灾、爆炸事故时,无关人员应立即撤离现场,不准围观和堵塞交通要道,有关岗位和装置的操作人员应按安全操作法的要求进行紧急处理,防止事故的扩大和蔓延。
八、应急预案1、沼气泄漏应急预案(1)应立即确定泄漏点,关闭泄漏点两端的阀门,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封堵泄漏部位。
并疏散人群,张拉警示带,竖立警示牌:“危险-此处沼气泄漏”(2)立即通知当地政府公安、消防部门,迅速组织疏散事故发生地周围员工确保生命安全。
(3)投产现场指挥人员迅速赶到出事地点,进一步摸清事故现场泄漏情况,评估事故发展状况、影响范围,协助当地政府公安、消防部门,围控事故区域,确保无关人员远离危险区。
(4)发生事故后,施工单位保产人员以最快的速度到达事故现场,在抢修焊接过程中,要用轴流风机强制通风并进行不间断的可燃气体检测和安全监护。
2、火灾与爆炸事故预案(1)由于沼气泄漏或其它原因引起的火灾应立即切断气源,进行灭火,抢救受伤者、疏散人员,并及时通知消防等有关部门。
(2)沼气火灾的抢救工作,应采取切断气源或降低压力等方法控制火势,但应考虑降温及防止管道内产生负压而再次发生灾害。
(3)保护事故现场,进行现场取证,同时制定修复方案。
(4)沼气管道发生爆炸时迅速切断气源,处理火灾事故,查明爆炸原因并做好现场记录,确认无二次爆炸和火灾发生时,立即组织抢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