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酸戊糖途径
5-磷酸核糖作用: 磷酸核糖作用: 5各种核苷酸辅酶 (1)NAD(P)+ (2)FAD (3)HSCoA
合 成 原 料
核苷酸
(1) NTP DNA、RNA合成原料 (2)dNTP (3)cAMP/cGMP
}
第二信使
}
NADPH的主要功能:
1、作为供氢体 ---参与体内多种生物合成反应 2、是谷胱甘肽还原酶的辅酶 ---对维持细胞中还原型谷胱甘肽的正常 含量起重要作用 3、作为加单氧酶的辅酶 ---参与肝脏对激素、药物和毒物的生物 转化作用 4、清除自由基的作用
H2O
OH
O
NADP+ C NADPH+H +
H C
C C C
OH
CH2 OH
OH
O OH OH
CO 2
H H
C C C
O OH OH
HO
H
H C
内酯酶
HO
H C H C OH
H C H C
H C
OH
限速酶,
对NADP+
H C CH 2OPO 3 H2
H C
CH2OPO 3H2
CH2 OPO3 H2
有高度特异性
CH2OPO 3H2
6-磷酸葡萄糖
glucose 6-phosphate
6-磷酸葡萄糖酸-δ-内酯
6-phosphoglucono--lactone
6-磷酸葡萄糖酸 -δ -内酯
6-phosphoglucono-δ-lactone
6-磷酸葡萄糖酸
6-phosphogluconate
CH 2 OPO 3H 2
5-磷酸木酮糖
ribulose 5-phosphate
CH2OPO3H2 H
H
7-磷酸景天庚酮糖
sedoheptulose 7-phosphate
CH2OPO3H 2
CH2OPO3H 2
CH2OPO3H2
4-磷酸赤藓糖
erythrose 4-phosphate
CH2OPO3H2
3-磷酸甘油醛
glyceraldehyde 3-phosphate
3× 6-磷酸葡萄糖 + 6 NADP+ 2× 6-磷酸果糖 + 3-磷酸甘油醛 +6(NADPH+H+ ) + 3CO2
重要的一种。在动物及多种微生物体中,约有30% 的葡萄糖可能由此途径进行氧化。
磷酸戊糖 途径 三羧酸 循环
2.反应部位:胞浆 反应部位:胞浆
二、磷酸戊糖途径的过程
• 磷酸戊糖——磷酸戊糖为代表性中间产物。 • 支路——糖酵解在磷酸己糖处分生出的新途径。
四、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物学意义
1、磷酸戊糖途径也是普遍存在的糖代谢的一种方式 2、产生大量的NADPH,为细胞的各种合成反应提 供还原力 3、该途径的反应起始物为6-磷酸葡萄糖,不需要 ATP参与起始反应,因此磷酸戊糖循环可在低ATP 浓度下进行。 4、此途径中产生的5-磷酸核糖是辅酶及核苷酸生物 合成的必需原料。 5、磷酸戊糖途径是机体内核糖产生的唯一场所。
谷 胱 甘 肽 的 抗 氧 化 作 用
OH R-CH2-CH-R’ H+ NADP+ R-CH2-CH2-R’
NADPH作为羟化酶的辅酶: 羟化反应:
(1)与某些生物合成(胆固醇、胆汁酸、类固 醇激素等)有关; (2)与肝脏的生物转化(激素、药物、毒物的 生物转化)有关。 RH +NADPH+H+ H2 O ROH+NADP++
7-磷酸 景天糖
3-磷酸 甘油醛 6-磷酸 果糖
CH2OH C HO C O H
3×5-磷酸核糖 2×6-磷酸果糖 + 3-磷酸甘油醛
3×6-磷酸葡萄糖 + 6 NADP+
2× 6-磷酸果糖 + 3-磷酸甘油醛+6(NADPH+H+ ) + 3CO2
4-磷酸 赤藓糖 6-磷酸 果糖
C原子数目变化示意图 原子数目变化示意图 C C6 C6 C6
CO2
磷酸戊糖途径小结
反应部位: 胞浆 反应底物: 6-磷酸葡萄糖 重要反应产物: NADPH、5-磷酸核糖 限速酶: 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
戊糖磷酸途径的调控
戊 糖 磷 酸 途 径 主要 是 为 其他 代 谢 途径 提 供 NADPH和核糖。细胞中NADP+/NADPH的比值是 决定戊糖磷酸途径运行强度的重要因素,当 NADPH浓度很高时,抑制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及 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的活性,使该途径的氧化阶 段无法进行。
糖酵解被抑制(如添加碘乙酸或氟化物),葡萄糖 仍可被分解,说明葡萄糖还有其他代谢途径。
糖的主要分解代谢途径
葡萄糖 6-磷酸葡萄糖
(有氧或无氧)
一、磷酸戊糖途径的发现
丙酮酸 (无氧) 乳酸 乙醇 (有氧)
糖酵解及三羧酸循环无疑是葡萄糖氧化的重要 途径,但许多实验指出:生物体中除三羧酸循环 外,尚有其他糖代谢途径,其中戊糖磷酸途径为较
(2) 6-磷酸葡萄糖酸内酯 转变为6-磷酸葡萄糖酸
PPP途径
O C H HO C C OH OH
(3) 66-磷酸葡萄糖酸 磷酸葡萄糖酸 (3) 转变为55-磷酸核酮糖 磷酸核酮糖 转变为
O C H C C OH H OH OH
H H
PPP途径
NADPH+H+
H
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C O H HO C C OH O H OH
6 × 核酮糖 -5-磷酸
4木酮糖 -5-磷酸 2甘油醛 -3-磷酸 2赤藓糖 -4-磷酸
磷酸戊糖 途径
6(葡萄糖-6-磷酸)+6O2
2NADPH
生物氧化 O2
6(5磷酸核酮糖 5(6磷酸葡萄糖 ))+6CO2+6H2O+30ATP
2甘油醛 -3-磷酸 5ATP + 2H2O
部位:细胞溶胶中
(生成3-磷酸甘油醛和6-磷酸果糖)
CH2OH C O
磷酸戊糖途径的小结
磷酸戊糖途径二个阶段的反应式 磷酸戊糖途径二个阶段的反应式
6-磷酸葡萄糖 + 2 NADP+ 5-磷酸核糖 + 2(NADPH+H+) + CO2
磷酸戊糖途径总反应图 磷酸戊糖途径总反应图
3NADPH
3CO2
3×5-磷 酸核酮糖 5-磷酸 核糖
5-磷酸 木酮糖
3×6-磷酸 葡萄糖酸 3H2O 3×6-磷酸葡 萄糖酸内酯 3NADPH 3×6-磷 酸葡萄糖 5-磷酸 木酮糖 3-磷酸 甘油醛 糖酵解途径
需要掌握的内容
1. 戊糖磷酸途径,反应过程 2. 该途径的生物学意义 3. 戊糖磷酸途径的调控
羟化酶
ribulose 5-phosphate
5-磷酸核糖
ribose 5-phosphate
CH 2OPO 3H 2
CH2OPO3H2
7-磷酸景天庚酮糖
5-磷酸核糖
(6)七碳糖与三碳糖的基团转移反应 七碳糖与三碳糖的基团转移反应 (6)
CH2OH C HO H H H C C C C O H OH OH OH HO H
CH 2OPO3H 2
5-磷酸核酮糖
ribulose 5-phosphate
6-磷酸葡萄糖酸
6-phosphogluconate
6-磷酸葡萄糖酸脱氢酶
(4)三种五碳糖的互换 三种五碳糖的互换 (4)
CH 2OH C O
PPP途径
CHO H C C C OH OH OH
许多细胞中合成代谢消耗的NADPH远比 核糖需要量大,因此,葡萄糖经此途径生
戊糖磷酸途径的发现
1931 年 , Otto Warburg 及 其 同 事 , 还 有 Fritz Lipman,发现了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和6磷酸葡糖酸脱氢酶,这两种酶催化的反应都可 以利用葡萄糖,他们还发现 NADP+ 是这两种酶 的辅酶。通过对这条途径的详细研究,发现葡 萄糖转变成了多种五碳糖、七碳糖、四碳糖、 三碳糖及六碳糖的磷酸酯。在这条途径中,有 CO2 的释放和 NADPH的合成,但没有 ATP 的合 成。
第16章 戊糖磷酸途径
一. 概 念 二. 过程 三. 反应的调控 四. 生物学意义
戊糖磷酸途径的发现
向供研究糖酵解使用的组织匀浆中添加 碘乙酸(甘油醛 -3- 磷酸脱氢酶的抑制剂) 和氟化钠(烯醇化酶的抑制剂)等糖酵解途 径的抑制剂,发现葡萄糖的利用仍在继续。 这个结果说明葡萄糖的利用除了经过糖酵解 途径外,还有其他途径。
葡萄糖 +O2
6CO2+6H2O+24ATP(6×5-6(活化 ))
(1)6-磷酸葡萄糖转变为 磷酸葡萄糖转变为 (1)66-磷酸葡萄糖酸内酯 磷酸葡萄糖酸内酯 6H H HO H H C OH C C C C CH 2 OPO 3 H 2 OH O H O C C OH O H OH
CH 2OPO 3H2
3-磷酸甘油醛
差向酶 H
H
异构酶
C C OH OH
H H
CH2OPO 3H2 HO
C CHOH
C C C OH OH OH
5-磷酸木酮糖
H H H
CH 2OPO 3 H2
CH 2OPO 3 H 2
CH 2 OPO 3H 2
5-磷酸木酮糖
xylulose 5-phosphate
5-磷酸核酮糖
糖酵解
乙酰 CoA
1.概念:以 概念:以6-磷酸葡萄糖开始,在 磷酸葡萄糖开始,在6-磷酸葡萄 糖脱氢酶催化下形成 糖脱氢酶催化下形成6-磷酸葡萄糖酸,进而代 磷酸葡萄糖酸,进而代 谢生成以磷酸戊糖 为中间代谢物的过程,称为 谢生成以磷酸戊糖为中间代谢物的过程,称为 磷酸戊糖途径,简称PPP途径。又称磷酸已糖 途径。又称磷酸已糖 旁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