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对高考命题思路的理解

对高考命题思路的理解

y a o v b x v 图 11-8
海淀题:23、(13分)正负电子对撞机的最后部分的简化示意如图 15(1)所示 (俯视图),位于水平面内的粗实线所示的圆环形真空管道是正、负电子作圆运 动的“容器”,经过加速器加速后的正、负电子被分别引入该管道时,具有相等 的速率v,它们沿管道向相反的方向运动。在管道内控制它们转弯的是一系列圆 形电磁铁,即图中的A1、A2、A3……An,共n个,均匀分布在整个圆周上(图中 只示意性地用细实线画了几个,其余的用细虚线表示),每个电磁铁内的磁场都 是匀强磁场,并且磁感应强度都相同,方向 竖直向下,磁场区域都是直径为d的圆形。 改变电磁铁内电流的大小,就可改变磁场 的磁感应强度,从而改变电子偏转的角度。 经过精确的调整,首先实现电子在环形管 道中沿图中粗虚线所示的轨迹运动,这时 电子经过每个电磁铁时射入点和射出点都在电磁铁的同一条直径的两端,如图 (2)所示。这就为进一步实现正、负电子的对撞作好了准备。 (1)试确定正、负电子在管道内各是沿什么方向旋转的。 (2)已知正、负电子的质量都是m,所带电荷都是元电荷e,重力可不计。求电 磁铁内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
对高考命题思路的理解
•3.题目背景材料的选择要讲究
中学物理教师编制的物理习题与高考命 题者所编试题的差异
不存在或不可实现的物理情景不可能成为命题 素材
如:原子核在磁场中衰变、带电粒子在平行板 间平衡 汽车的启动、电磁场的突变问题等
对高考命题思路的理解
•3.题目背景材料的选择要讲究
如图所示,在竖直的xoy平面内,有场强E=12N/C、方 向沿 x 轴正方向的匀强电场,同时还有磁感强度 B = 2T 、 方向垂直 xoy平面指向纸里的匀强场。一质量m=4.0×105kg、电荷q=2.5×10-5C的带电微粒沿 xoy平面做匀速直线 运动,运动到原点 o时,突然撤去磁场,经一段时间后, 带电微粒运动一了x轴上的P点。求; (1)Po之间的距离。 y E (2)带电微粒由o运动 x 到P点的时间。
设问角度问题
25.(河南、河北、山东等地)(20分)一小圆盘静止 在桌布上,位于一方桌的水平桌面的中央。桌布的 一边与桌的AB边重合,如图。已知盘与桌布间的 动摩擦因数为 μ1,盘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2。 现突然以恒定加速度a将桌布抽离桌面,加速度方 向是水平的且垂直于AB边。 若圆盘最后未从桌面掉下,则加 A a 速度a满足的条件是什么?(以g表 B 示重力加速度)
设问角度问题
05年其他试题
24 .( 05B )( 19 分)在同时存在匀强电场合匀强磁场 的空间中取正交坐标系Oxyz(z轴正方向竖直向上),如 图所示。已知电场方向沿z轴正方向,场强大小为E;磁 场方向沿y轴正方向,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 B;重力加速 度为g。问:一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从原点出发的质 点能否在坐标轴( x、 y 、 z )上以速度 v 做匀速运动?若 能,m、q、E、B、v及g应满足 z 怎样的关系?若不能,说明理由。
对高考命题思路的理解
6. 高考命题的热点 (1)主干知识:人类认识产生飞跃的 知识点,如力运动的关系、几个守 恒定律等。
对高考命题思路的理解
6. 高考命题的热点 (2)和普物联系紧密的知识点:如波、 功能关系、场的概念及场的迭加、 两把尺子的差异、电路实验频繁出 现等。
对高考命题思路的理解
6. 高考命题的热点 (3)中学教学的薄弱环节 重结论、轻过程 重定量计算、轻定性分析 重理论、轻实验 重逻辑思维、轻形象思维 重学科知识,轻联系实际
2 1 -13.60 -3.40
设问角度问题
05年其他试题
18 .( 05B )已知引力常量 G 、月球中心到 地球中心的距离 R和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 T。仅利用这三个数据,可以估算出的物理 量有 A.月球的质量 B.地球的质量 C.地球的半径 D.月球绕地球运行速度的大小
设问角度问题
05年其他试题
文字表述问题
25.(20分)
2005年高考题:(山东卷)
图1中B为电源,电动势ε=27V,内阻不计。固定电阻R1=500Ω,R2为光敏电阻。C 为平行板电容器,虚线到两极板距离相等,极板长l1=8.0×10-2 m,两极板的间距 d=1.0×10-2m。S为屏,与极板垂直,到极板的距离l2=0.16 m。P为一圆盘,由形 状相同、透光率不同的三个扇形a、b和c构成,它可绕AA′轴转动。当细光束通过 扇形a、b、c照射光敏电阻R2时,R2的阻值分别为1000Ω、2000Ω、4500Ω。有一 细电子束沿图中虚线以速度 v0=8.0×106 m/s连续不断地射入 C 。已知电子电量 e=1.6×10-19C,电子质量m=9×10-31kg。忽略细光束的宽度、电容器的充电放电 时间及电子所受的重力。假设照在R2上的光强发生变化时R2阻值立即有相应的改 变。
对高考命题思路的理解
2. 高考的能力层次要求与命题 (3)对数学的要求,用S表示。
S1:简单, S2:较复杂,
S3:复杂,
对高考命题思路的理解
2. 高考的能力层次要求与命题 能力具体表现为这三个量的函数 ,即 E=f ( Z , Q , S )。以上各元素的组 合构成对能力要求的不同层次,共 可以分为5个层次:
文字表述问题 15.(04河南、河北、山东等地)如图所示,ad、bd、cd 是竖直面内三根固定的光滑细杆,a、b、c、d位于同一圆 周上,a点为圆周的最高点,d点为最低点。每根杆上都套 着一个小滑环 ( 图中未画出 ) ,三个滑环 a 、 b 、 c 分别从处 释放(初速为0),用t1、t2、t3依次表示滑环到达 d所用的时 间,则
21 .( 05B )图中 a 、 b 是两个点电荷,它们的电量分别 为Q1、Q2,MN是ab连线的中垂线,P是中垂线上的一点。 下列哪种情况能使P点场强方向指向MN的左侧? A.Q1、Q2都是正电荷,且Q1<Q2 B.Q1是正电荷,Q2是负电荷,且Q1>|Q2| C.Q1是负电荷,Q2是正电荷,且|Q1|< Q2 D.Q1、Q2都是负电荷,且|Q1|>|Q2|
O y
x
设问角度问题
05年其他试题
21 .( 05C )最近,科学家在望远镜中看到太阳系外某 一恒星有一行星,并测得它围绕该恒星运行一周所用的 时间为1200年,它与该恒星的距离为地球到太阳距离的 100 倍。假定该行星绕横行运行的轨道和地球绕太阳运 行的轨道都是圆周,仅利用以上两个数据可以求出的量 有 A.恒星质量与太阳质量之比 B.恒星密度与太阳密度之比 C.行星质量与地球质量之比 D.行星运行速度与地球运行速度之比
对高考命题思路的理解
•4.文字表述要讲究
高考为了表述严密,不吝啬文字量;中学教师为了追 求“效益”,总在不自觉的简化。
20 .( 05 )如图,在一水平放置的平板 MN 的上方有匀强 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 B,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 许多质量为 m 带电量为 +q 的粒子,以相同的速率 v 沿位于 纸面内的各个方向,由小孔O射人磁场区域。不计重力, 不计粒子间的相互影响。下列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带电粒子 能经过区域,其中R=mv/qB.哪个图是正确的?
设问角度问题
05年山东题
16.(05A) 把火星和地球绕太阳运行的轨道视为圆 周.由火星和地球绕太阳运动的周期之比可求得 A.火星和地球的质量之比 B. 火星和太阳的质量之比 C. 火星和地球到太阳的距离之比 D.火星和地球绕太阳运行速度大小之比
设问角度问题
05年其他试题
17 .( 05B )图中画出了氢原子的 4 个能级,并注 明了相应的能量 E 。处在 n=4 的能级的一群氢原子向 低能级跃迁时,能够发出若干种不同频率的光波。已 知金属钾的逸出功为2.22eV。在这些光波中,能够从 金属钾的表面打出光电子的总共有 A.二种 B.三种 n E/eV 4 -0.85 C.四种 D.五种 3 -1.51
A.t1 < t2 < t3 B.t1 > t2 > t3
C.t3 > t1 > t2 D.t1 = t2 = t3
文字表述问题 24 .( 04 河南、河北、山东等地) (18 分 ) 图中 a1b1c1d1 和 a2b2c2d2 为在同一竖直面内的金属导轨,处在磁感应强度 为 B 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导轨所在的平面 ( 纸面 ) 向里。导轨的a1b1段与a2b2段是竖直的,距离为l1;c1d1段 与 c2d2 段也是竖直的,距离为 l2 。 x1y1 与 x2y2 为两根用不可 伸长的绝缘轻线相连的金属细杆,质量分别为 m1 和 m2 , 它们都垂直于导轨并与导轨保持光滑 接触。两杆与导轨构成的回路的总电 阻为R。F为作用于金属杆x1y1上的竖 直向上的恒力。已知两杆运动到图示 位置时,已匀速向上运动,求此时作
c1 x2 d1 a1 x1 b1 F a2 y1 b2 c2 y2 d2

用于两杆的重力的功率的大小和回路
5、设问角度灵活、开放
19.(河南、河北、山东等地)下表给出了一些金属材料 的逸出功。
材 料
-19

钙 4.3
镁 5.9
铍 6.2
钛 6.6
逸出功(10 J) 3.0
现用波长为400nm的单色光照射上述材料,能产生光电效 应的材料最多有几种? (普朗克常量h=6.6×10-34J· s,光速c=3.0×108m/s)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对高考命题思路的理解
1. 对题型功能的研究 (1)选择题 选择题注意对物理概念、物理规律 的理解,着重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逻 辑推能力; (2)填空题 填空题注重对物理概念、物理规律 在理解基础上的简单运用,着重考查学 生分析推理和不太复杂的运算能力;
对高考命题思路的理解
1. 对题型功能的研究 (3)实验题 注重对实验原理、实验方法的 理解和应用,着重考查学生对基本 实验方法的迁移和灵活运用能力, 同时在其它题型中增加了以演示实 验和学生实验为背景设计的试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