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负数教学设计(一)

负数教学设计(一)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三)、出示自学指导(课件出示)
认真看课本第2至3页的例1和例2,看图看文字,重点看黄底色方框里的内容,并思考:
1、哪些数是正数、哪些数是负数?
2、正、负数表示什么意义?
(4分钟后,比谁能做对检测题。)
师:看书时,比谁坐姿端正,效果最好。下面自学竞赛开始。
二、先学
(一)看书
学生认真看书,教师巡视,督促人人都在认真地看书。
板书:师总结比海平面高的用正数来表示,比海平面低的用负数来表示。
可以让学生再举一个例子,更加明确。
3、评板书,并让学生纠错
今天你们表现实在是太好了,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表扬个别进步较大的学生。
4、小结:
指名学生进行小结。







师:下面,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能做得又对又快,字体还又端正。
关于0,可以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认识到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负数的分界点。
教学
目标
1、在熟悉的环境中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能正确读写正数和负数。
2、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3、初步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
1、能够理解负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正数和负数。
2、明确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教具学具准备
温度计、存折、课件、小黑板等
教学设计思路︵
含教法设计、学法指导︶
本课时采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模式进行教学。
教师首先让学生在“学习目标”和“自学指导”的引领下,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知道采用怎样的学习方式解决问题,在自学的过程中,教师对学困生给予更多的提示。然后在“后教”的环节中,学生针对“先学”中的习题练习,进行更正、讨论与交流,进一步认识正数与负数,对负数的意义和0的认识更加明确,同时教师补充一些练习,让课堂的结构更加丰满,富有实效。最后的“当堂训练”更好地检验学习的效果。
(二)检测(找两名学生板演,其余生写在练习本上)
课本第4页做一做的第1、2两题。
1、要求:找两名学生上堂板演,其余同学写在练习本上。
2、教师认真巡视,发现错例,板书到黑板上。
三、后教
(一)更正
师:观察黑板上学生做的,发现错误的请举手。用黄颜色粉笔更正。找差、中、好不同层次的学生更正。
(二)讨论
1、看第一题,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教学学科教案
学科
数学
年级
六年级
第一单元
课时
1
课题
负数(第一课时)
学校
八小
备课人
杨晓莉
教学
内容
分析
本单元的内容在学生认识了自然数、分数和小数的基础上,结合学生数学的生活情境初步认识负数。本课时学习教材第2至3页的例1和例2,完成练习一的1、2、3题。例题1过每天都接触的气温引入负数,呈现了教室里和教室外学生利用温度计观测到的两个场景。引导学生初步理解正负数可以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例题2通过呈现存折上的明细,让学生体会负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体会负数的含义。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与师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辅助环节
(一)、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数“负数”(板书课题)。
(二)、出示目标
本节课我们的目标是:(小黑板出示)
1、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能正确读写正数和负数。
2、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学生齐读。师:从大家响亮的声音中,老师相信你们肯定能学好。下面请看学习指导
(1)认为正数写对的请举手,认为负数写对的请举手,为什么?(请不同意见的学生都说说理由)
(2)0呢?(学生可以展开讨论,相互交流)
板书:像-7、-5.2这些数叫负数。像16、+35、+2.7这样的数叫做正数。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第 2题,认为填对的请举手,为什么?(请不同意见的学生都说说理由)
一、补充练习:
(1)、甲处海拔-180米,乙处海拔-160米,两处相比( )出的低。
(2)、在-1、2、3三个数中,最接近0的是( )。
(3)、小华向东走200米记作+200米,那么他向西走300米记作( )米。
二、完成教材练习一的1、2、3题




负 数
像-3、-6、-5.2这样的数叫做负数。
像16、+35、+2.7这样的数叫做正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