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连杆机构运动分析指导

连杆机构运动分析指导

连杆机构运动分析指导
一、实验目的
1. 加强学生对机构组成原理的认识,进一步了解机构组成及其运动特性,为机构创新设计奠定良好的基础。

2. 培养学生连杆机构解析法分析的能力。

二、实验原理
机构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机架和原动件及他们之间的运动副,另一部分由其他构件和运动副组成。

其中,前一部分称为基本机构部分,后一部分称为从动件系统。

如图1所示的机构可以分成如图2所示两部分。

两部分机构自由度之和等于原始机构的自由度,由于基本机构的自由度与原动件数目相等,等于机构的自由度,所以从动件系统部分的自由度为0。

在很多情况下,从动件系统可以进一步划分成更小的杆组。

我们把无法再分割的、自由度=0的从动件连接称为阿苏尔杆组(Assur group). 例如如图2的从动件系统可以进一步划分成如图3所示的两个阿苏尔杆组。

在每一个阿苏尔杆组中,杆组内部各构件间连接的运动副称为内部运动副(inner pair内副)。

例如杆组DCB中的转动副C和杆组GFE中的转动副F。

每一个阿苏尔杆组中有一部分运动副与运动已知构件相联,这一部分运动副称为外部运动副(outer pairs外副)。

例如,阿苏尔杆组DCB中的转动副B和D分别和运动已知构件(原动件和机架)相连接,为外副。

阿苏尔杆组DCB通过外副B和D 与运动已知的构件连接后,形成了一个铰链四杆机构ABCD ,杆组DCB中的构件BCE和DC运动确定。

阿苏尔杆组GFE 通过外副E和G与运动已知构件(BCE 和机架)连接。

注意:转动副E不是阿苏尔杆组DCB的一个外副。

从阿苏尔杆组的安装顺序,我们可以看出杆组DCB是第一杆组,杆组GFE 是第二杆组。

我们可以得到机构的组成原理:任何机构都是在基本机构的基础上依次添加杆组扩展而成的。

注意只有在前面的阿苏尔杆组安装完之后,后面的杆组才能安装。

依据机构的组成原理就可以预先编写一些常用阿苏尔杆组的子程序。

这样,多杆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就可以简化成简单的两步:首先,将机构拆成基本机构
部分和阿苏尔杆组,然后,根据阿苏尔杆组的类型和装配顺序调用相应的运动分析子程序。

三、实验方法与步骤
图1 图2 图3
1.实验前的准备。

预习本实验,掌握实验原理。

熟悉教师给定的连杆机构;(亦可自己选择并设计一个连杆机构,并画出其机构运动简图)。

让同学初步了解一下True Basic 常用命令及其使用。

编写了学习指导“True Basic 常用命令简介和True Basic 常见出错提示信息”的学习指导,详见“附件Ⅶ”。

掌握机构的组成原理和结构分析。

熟练掌握基本的二级Assur 杆组和Link 杆组的运动分析解析法,了解相应子程序的意义,懂得如何正确调用相应的子程序,详见“附件Ⅷ”——“常用二级阿苏尔杆组及其子程序”。

2.实验步骤:
(1)连杆机构结构分析
先去掉机构中的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计算机构的自由度,确定原动件;拆分杆组,画在纸上。

编写“图4连杆机构结构分析”的学习指导,详见“附件Ⅰ”。

(2)编写主程序
编写运动分析主程序。

根据选定的机构,编写相应的连杆机构运动分析主程序。

为此,编写了“图4连杆机构计算程序”的学习指导,祥见“附件Ⅱ”。

编写动画主程序。

根据选定的机构,编写相应的连杆机构动画主程序。

为此,编写了“图4连杆机构动画程序”的学习指导,详见“附件Ⅲ”。

编写绘制从动件位移、速度、加速度线图的主程序。

为此,编写了“在TB 中绘制SVA三曲线”的学习指导,详见“附件Ⅳ”。

编制将从动件位移、速度、加速度线图转化成相应.scr文件的主程序,详见“附件Ⅴ”——“在ACAD中绘制SV A三曲线”。

(3)上机调试
上机调试,并将结果输出。

调试并运行连杆机构运动分析主程序,然后将计算结果的具体数值以文件的形式保存起来(参见附件Ⅵ——“如何将TRUE BASIC 的输出数值打印出来”,“如何将TRUE BASIC 的输出数值存为文件”,“如何在Excel调用数值并画出曲线”),以备检查。

调试并运行连杆机构动画主程序检查运动分析是否存在明显的错误,以检验机构位置分析是否正确。

调试并运行绘制从动件位移、速度、加速度线图的主程序,以检验从动件的速度和加速度是否正确,进行进一步的检查,看看是否位移达到极值时,速度为0,速度达到极值时,加速度为0。

调试并运行将从动件位移、速度、加速度线图转化成相应.scr文件的主程序,然后将.scr文件在AUTOCAD中打开,获得从动件位移、速度、加速度三线图,并加画相应的坐标轴与坐标。

为此,编写了“在ACAD中绘制SVA三曲线”的实验学习指导,详见“附件Ⅴ”。

3.编写实验报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