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六章福利国家的社会福利理论案例

第六章福利国家的社会福利理论案例


四、蒂特马斯的贡献
• 对于社会福利理论的贡献
–从社会的角度来分析政府提供个人福利的必要 性。
–区分了社会福利的三种类型:“补救型”福利 模式、“工业成就型”福利模式、“制度再分 配型” 。
–影响社会福利发展的因素多种多样,政治、经 济、社会、文化和价值观念共一)国家的社会福利职能 提出英国战后社会重建的任务 ——革除“五恶” ,即贫困、疾病、无知、 肮脏和懒惰。
➢ 《贝弗里奇报告》为英国设计了一个福利国家的 框架。
➢ 《贝弗里奇报告》设计的福利国家基本目标是充 分就业,不断扩大社会国家的责任范围,提高人 民的福利水平。
(二)贝弗里奇报告的内容
1、第一部分概要介绍了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部际协 调委员会的工作过程和整个报告的主要内容
• 9种社会保险待遇分别为:失业、伤残和培 训保险金,退休养老金,生育保险金,寡 妇保险金,监护人保险金,抚养补贴,子 女补贴,工伤养老金,一次性补助金(结 婚、生育、丧葬和工伤补助金4种)。
• 社会保险的六个基本原则 1、保险给付一律平等的原则 2、缴纳保险费一律平等的原则 3、统一管理的原则 4、保险给付要符合受益人的基本需求的原则 5、社会保险的全面性原则 6、社会保险的分类原则
(3)在就业水平方面,英国政府开始把维持充分就业 作为政府的一项责任确定下来。
• 对西欧社会福利制度的影响
• 从某种意义上讲,战后西欧的“福利国家”制度 事实上是以《贝弗里奇报告》为蓝图而构造起来 的。
第二节 蒂特马斯的社会福利理论
一、蒂特马斯与费边社会主义 二、个人需求与社会需求 三、社会福利的构成及其所承担的责任 四、蒂特马斯的贡献
(二)英国的社会政治基础 1、贫困和收入差距扩大成为突出的社会
矛盾 2、社会政治的变化 3、国家干预主义思潮的兴起
第一节《贝弗里奇报告》 与福利国家制度
➢《贝弗里奇报告》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对福利国家的制度设计 ➢实施社会保障的三种方法 ➢《贝弗里奇报告》对英国社会福利制度的
影响
二、对福利国家的制度设计
2、第二部分审视了英国当时保障制度所存在的诸多 问题,详细论述了报告所建议的二十三项改革的 理由及具体建议
➢ 对当时社会保障的批评:
(1)、制度设计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各种福利政 策之间缺乏联系。
(2)、社会保障的覆盖率低,社会保障内容不完善。 (3)、保障标准太低,机构杂乱。
3、第三部分重点讨论待遇标准和房租问题、老年 问题以及关于伤残赔偿的途径问题
蒂特马斯强调,利他主义和给予陌生人是社会服务和社 会主义社会的真正本质。
➢ 民主参与和人文主义
二、个人需求与社会需求
• 个人需求与社会需求
➢两者的矛盾:谁(以及为什么)应该满足个 人需求?个人需求应该得到什么样的满足?
➢矛盾的解决:社会有机体论——需求的社会 性。
➢解决矛盾的前提条件:由社会来界定为个人 提供什么样的帮助。
• 蒂特马斯的主要贡献
• (1)社会行政主题的广泛观点; • (2)对社会科学中价值观的强调; • (3)强调实证研究的重要性; • (4)毫无保留地全盘接受费边社的价值观
念和立场。
第三节 马歇尔的公民权利理论
公民权利(citizenship),又称为公民资格: ➢民事权利(civil rights),又称为公民权或市民 权 ➢政治权利(political rights) ➢社会权利(social rights)
➢主要著作:《社会政策问题》(1950), 《福利国家论集》(1958),《收入分配与 社会变迁》(1965),《福利的承诺》 (1968),《赠与关系》(1970),《社会政 策导论》(1974)
一、蒂特马斯与费边社会主义
• 蒂特马斯与费边社会主义
➢简要回顾费边社会主义的特征及理论渊源 ➢费边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 平等、自由、博爱,加上两个衍生的价值观
➢社会对个人需求的满足是有限度的
二、个人需求与社会需求
• 对自由放任的批判 • 假设每个人都有平等的获取市场资源的机会; • 假设每个人都有足够理智做出最有利于自己的决定
➢自由放任主义把个人和社会简化了,人是“经济人: 社会是经济活动
➢蒂特马斯对市场福利提供的批评:一是扩大和强化社 会不平等;二是私营福利制度不仅削弱和损害公共服 务,而且私营福利缩小和削弱总体性社会责任感;三 是私营福利并不能提供选择的自由;四是私营福利加 剧两极分化,使权力集中在少数人手中
➢《贝弗里奇报告》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对福利国家的制度设计 ➢实施社会保障的三种方法 ➢《贝弗里奇报告》对英国社会福利制度
的影响
第一节《贝弗里奇报告》 与福利国家制度
➢《贝弗里奇报告》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对福利国家的制度设计 ➢实施社会保障的三种方法 ➢《贝弗里奇报告》对英国社会福利制度的
影响
一、《贝弗里奇报告》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一)贝弗里奇 ✓ 1879年出生印度 ✓ 1908加入贸易部,1909任劳工干预部 主席。 ✓ 1908-1911老年退休金和国家保险 规划顾问 ✓ 1919年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院长 ✓ 1937年 牛津大学学院院长 ✓ 1941年任社会保险及相关事业各部 联合委员会主席 ✓ 1942年《社会保险及相关服务的报告》 公开发表
(二)国民补助
用来满足所有没有被社会保险覆盖的国民的 需求,是基于需求和收入调查的收入保障。 将三个资产调查交由一个政府部门负责。 (1)主要功能是补充那些不符合条件领取合适保险
的人和那些在非正常的情况下个人的特殊需要。 (2)覆盖人群
(三)自愿保险
第一节《贝弗里奇报告》 与福利国家制度
➢《贝弗里奇报告》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对福利国家的制度设计 ➢实施社会保障的三种方法 ➢《贝弗里奇报告》对英国社会福利制度的
影响
四、《贝弗里奇报告》对战后英国社会福利 制度的影响
在贝弗里奇报告的基础上,英国政府于1944年发 布了社会保险白皮书,基本接受了贝弗里奇报告 的建议,并制定了国民保险法、国民卫生保健服 务法、家庭津贴法、国民救济法等一系列法律。
1948年,英国首相艾德礼宣布英国第一个建成了 福利国家。贝弗里奇也因此获得了“福利国家之 父”的称号。
➢职业福利:以职业为基础的货币工资以外的 各种福利提供。
三、社会福利的构成及其所承担的责任
• 社会福利制度承担的责任 ➢(1)社会福利以各式各样方式在不同群体间分 配和再分配资源; ➢(2)社会服务既是社会整合的积极性力量, 又是社会控制的负面力量; ➢(3)社会福利目标在于补偿个人的非福利状 况。这是蒂特马斯的独特贡献; ➢(4)社会福利促进个人福利; ➢(5)社会福利对个人和国家都是一种经济投 资形式。
第二节 蒂特马斯的社会福利理论
一、蒂特马斯与费边社会主义 二、个人需求与社会需求 三、社会福利的构成及其所承担的责任 四、蒂特马斯的贡献
一、蒂特马斯与费边社会主义
• 蒂特马斯的地位
➢理查德·M·蒂特马斯(1907-1973)既是英 国和欧美国家社会政策体系与福利理论奠 基人,又是经验性社会福利政策研究开山 鼻祖,他的思想与理论体系达到了福利哲 学的层次。
-----郑功成
• “它具有经典的学术价值,字里行间可以 触摸到人类文明的积淀;它具有重要的现 实意义,作为一个模式的出发点,可以听 到当今世界改革步伐前进的声音;它具有 深刻的启发作用,作为一个福利制度的终 极样板,可以看到当今我们的历史位置。 ”
--------- 郑秉文
第一节《贝弗里奇报告》 与福利国家制度
(一)社会保险
分类原则:正式的雇员、其他有工作收入者(包括 雇主、商人以及各种各样的自由职业者)、家庭 主妇、其他无职业收入的劳动力人口、儿童和退 休人员。
英国社会保险制度 A.失业保险(第一类) B.疾病津贴及残障津贴(第一、二类) C.培训津贴(第二、三、四类失去谋生手段者) D.对妇女婚姻需求的补助。 E.丧葬补助(退休年龄以下的社会成员) F.年金(退休者)
第六章 福利国家的社会福利理论
• 福利国家:
福利国家是一种国家制度,它强调国家应该承 担满足国民基本的教育、健康照顾、经济和社 会需求。
福利国家超越了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的范围而 成为了一种国家制度。
福利国家是一种国家形态,福利是这种国家形 态的特性,是用来界定国家的,福利国家这种 国家形态突出地强化了现代国家的社会功能 。
4、第四部分主要涉及社会保障预算问题。
5、第五部分为社会保障计划。首先论述了社会保 障计划所赖以存在的三个假定,提出通过社会保 险、国民救助和自愿保险三个层次保障人们不同 需要的重要观点。
6、第六章为社会保障和社会政策。详细讨论了子 女补贴、全方位医疗康复服务和维持就业问题, 提出把消除贫困作为战后的基本目标
➢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关系本质是市场与政府的关系。
二、个人需求与社会需求
• 国家福利的作用
➢国家的作用:国家需要对人们在自由市场制 度中遭受的不公正予以补偿。并且应该提供 普及性而非剩余性的社会福利。
➢原因:工业化社会和社会变迁带来纷繁复杂 和无处不在的“负福利”(diswelfare)与“社 会成本”议题 。
第一节《贝弗里奇报告》 与福利国家制度
➢《贝弗里奇报告》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对福利国家的制度设计 ➢实施社会保障的三种方法 ➢《贝弗里奇报告》对英国社会福利制度的
影响
三、实施社会保障的三种方法
✓ 福利国家体系:社会保险 国民补助 自愿保险 贝弗里奇对社会保障的定义:
社会保障是指为人们提供一种收入保障,以 保证人们的收入不受失业、疾病或意外事件、退休、 供养人死亡以及例外支出,如与出生、死亡和结婚 有关的支出而中断。
• “这是一部饱含公平与智慧光芒的政策研究报告, 它构建了福利国家的理论蓝图并被许多国家变成 了现实。尽管福利国家在发展中也出现了某些问 题,但《贝弗里奇报告》与贝弗里奇本人却在社 会保障史上占有着无可争辩的不朽地位,他倡导 的理念、原则、方法乃至所确立的福利制度框架, 仍然对社会保障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