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TTM医学评估技术简介201108体检

TTM医学评估技术简介201108体检

热断层过程中代谢热分布 的变化情况可提示病变部 位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如 血管,淋巴以及与周围组 织脏器的关系等。
应用热断层(TTM)技术观测人体代谢状况的几个主要方面
代谢热分布情况----热断层过程中与周围组织代谢热的关系(如与周围淋巴关系)
右腋下淋巴
肝右叶代谢热与右腋下淋巴关系密切 肝右叶异常代谢热区
判断热源来源的组织类型----形态及代谢热关联
每个器官都有其特定的解剖结构,有相对固定的解剖学关系,如支气管的走形、 肺门淋巴及其走形。下肢浅表静脉,乳腺导管等都特定的组织关系,其相应部位细 胞的代谢热分布亦具有相似特点,其热传到亦有一定的规律,根据解剖学及热传导 规律,TTM可判断病灶的组织形态学类型及相对位置。
TTM系统的功能优势
节能环保——无污染、低能耗、对环境无特殊要求 热断层(TTM)系统对环境无污染,整套设备能耗≤800W。且不
需要恒温恒湿的室内环境,只要室温在18-25℃、相对湿度不高于70% 即可。这一室内条件很容易满足。
热断层(TTM)技术相关认证
热断层(TTM)成像系统,经国家药监局的审核认可效果不容置疑
TTM系统对细胞功能改变或异常高度敏感,可以探 测到人体内0.01℃热辐射差的变化,通过对细胞代谢 热的检查可大大提高疾病早期发现的机会。
热断层(TTM)技术特点
特异性——准确率高 TTM系统具备多点、区域、热断层的检查功能,
通过对全身各组织器官不同深度的细胞代谢热辐射 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由多组相互关联的数据 对健康状况进行判断,具有很高的准确率。
热断层(TTM)技术特点
快速全面——3分钟全身扫描 TTM系统全身扫描只需2-3分钟,15-20分钟即
可完成对全身的综合检查,全面了解身体健康状况。
热断层(TTM)技术特点
绿色检测——无损伤、非介入、无辐射 TTM系统检测过程只接收人体细胞代谢热信息,
体检过程安全,可反复进行检测,完全没有因检测 而诱发疾病的可能。
应用热断层(TTM)技术观测人体代谢状况的几个主要方面
代谢热分布情况----与局部(或脏器)相关的代谢热情况,如交感神经反应
肺交感神经节
应用热断层(TTM)技术观测人体代谢状况的几个主要方面
代谢热分布情况----人体整体代谢热分布状况
通过人体整体代谢热分布 状况的分析,可了解人体 整体代谢平衡状况,可对 疾病诊断提供一定的参考。
热断层(TTM)技术相关认证
热断层(TTM)技术、TTM医学评估技术拥有美国、中国、日本等多国发明专利
应用热断层(TTM)技术观测人体代谢状况的几个主要方面
判断热源来源的组织类型----深度
深度不同,所处 的组织类型不同
通过热断层确定热源深度 从而确定组织类型
四、临床应用
应用热断层(TTM)技术观测人体代谢状况的几个主要方面
分布规律(疾病的相关性)
三、技术特点及相关认证
热断层(TTM)技术产品构造
美国发明专利号:6,023,637 中国发明专利号:ZL 2004 1 0008403.7
生产和市场准入证号:京药管械(准)字2004第2210037号
热断层(TTM)技术特点
高灵敏度——早期发现 疾病的产生是从细胞功能发生改变开始的,
食管中下段可见不规则细胞代谢热增高 区,边界呈毛刺状,分布不均匀,高代 谢热区中有低代谢区且边界模糊,未见 低代谢中分布不均匀表现,代谢热值1.9, 方差(不均匀度)0.6,深度4CM左右, 可见与纵膈淋巴代谢热关系密切
胰腺代谢热异常
睡眠质量差,免疫功能低下
血粘度高,脂肪肝
脑供血不足,腔梗
前列腺增生
附件炎,卵巢囊肿
咽炎,甲状腺结节
胃炎,十二指肠溃疡
胆囊息肉,肾结石
颈椎增生,过敏
文XX 男 65岁 脑梗
脑部出现异常代谢热低区, 且周围代谢热降低呈区域 性分布,边界较规则
王XX 男 42岁 心肌供血不足
二、医学评估原理
热断层(TTM)医学评估原理
一.热源种类
1. 表面热 2. 浅表热 3. 深层热 4. 非平面体内热 5. 管状热(如食管、
气管、直肠等)
6. 腔状热(如各种关节、 骨缝内传出的热)
7. 毛发下热 8. 特殊热(唇、脐等) 9. 外界干扰热
热断层(TTM)医学评估原理
二.代谢热值规律
热断层(TTM)扫描的检查项目
TTM综合体检实现了“一站式”、快速、安全体检。根据受检者全身扫描信息,对 整体健康状况进行综合检查,提供全面、系统的检测结果。
血粘度、血糖等代谢性疾病 五官(包括眼、耳、鼻、喉等) 循环系统(心肌供血、脑供血、肢体血管,血压,微循环等) 呼吸系统(包括肺、呼吸道等) 消化系统(包括肝、胆、胰腺、食道、胃、小肠、结、直肠等) 乳腺 女性生殖系统(包括子宫、卵巢等) 男性生殖系统(包括前列腺、生殖器等) 泌尿系统(包括肾、膀胱等) 运动系统(包括全身关节,骨骼肌肉等) 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脊神经等) 免疫系统 内分泌系统(包含垂体、甲状腺、肾上腺等) 癌症早期筛查,肿瘤良、恶性鉴别提供依据 睡眠质量及精神心理状况
TTM系统的功能优势
兼容性强——多种医学影像图像融合功能 TTM系统可以与CT、X光、PET、PET-CT、核磁共振(MRI)等医
学图像进行融合显示,进行对比分析,将组织形态学信息与组织细胞功 能信息二者有机结合,对疾病的诊断提供更多的帮助。
TTM系统的功能优势
远程会诊——高速度、高质量的全球实时技术支持网络 目前TTM系统远程会诊功能可达到个人全数据网上传递时间不大于
恶性肿瘤
良性肿瘤
应用热断层(TTM)技术观测人体代谢状况的几个主要方面
代谢热分布情况----代谢热分布均匀度(方差) 高代谢热中是否有低代谢热区或低代谢热中是否有高代谢热区
方差0.6,分布不均匀
应用热断层(TTM)技术观测人体代谢状况的几个主要方面
代谢热分布情况----热断层过程中分布形态的变化
应用热断层(TTM)技术观测人体代谢状况的几个主要方面
动态数据:对人体采用有针对性的干预后所产生的代谢热变化情况
外界干预前
外界干预1小时后
外界干预2小时后
通过观察局部病变在外界干预后代谢热值及形态的变化,可进一步确定该 局部的病变性质,同时可得知该外界干预对该局部病变的作用。Fra bibliotek体检数据
以下是一组大型三甲医院的体检数据总结: TTM与临床其他相关检查项目的比较:
5秒,数据保密性能高、抗干扰性能高、抗病毒性能高。 *一般CT或核磁共振图像数据互联网传递时间:个人单部位约3-10分钟。
TTM系统的功能优势
高效优质——高精度、高稳定度、低故障率 热断层(TTM)系统的关键部件——细胞代谢热接收器具有高质量
(空间分辨率不大于3毫米 ±0.5毫米)、高精度(代谢热接收相对精度 值不低于0.01 ±0.005)、高稳定性(开机30分钟后,数据漂移不大于 1%)、故障率低(连续工作30天以上,无故障率)、长寿命(实际设计 寿命50年)、低能耗(直流5V,平均电流不大于100毫安)的特点。
热断层(TTM)成像过程
热断层原理
体内热传导
体内热传递到体表形成的热辐射分布
人体细胞所产生的代谢热经过人体组织传递到体表,并在体表形成热辐射分布, 体表热辐射分布以距离体内热源最近点为热辐射强度最强,并逐渐向周围递减。
热断层原理
科学研究证明,不同深度的体 内热源,在体表形成的热分布是不 一样的,并与体内热源深度有密切 关系,TTM技术利用热接收器将分 布不同的热接收,并按人体热辐射 模型重建一幅对应人体细胞代谢强 度分布的分布图。
热断层(TTM)技术相关认证
美国电气工程协会 (IEEE)
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2002年第一次 介绍TTM技术
TV-ZQ-2006
热断层(TTM)技术相关认证
2006年热断层TTM概念、 原理及应用已编入国际《生物医 学工程手册》第3版
Z. Liu, C. Wang, H. Qi, “ Thermal Texture Mapping (TTM): Concept,Theory, and Applications” Biomedical Engineering Handbook, 3rd Ed. Infrared Imaging Section: Nicholas A. Diakides. CRC Press, 2006
认定产品适用范围:
“该产品是以被动接 受人体的热辐射进行 诊断,以功能影像为 主的影像学设备,用 于为肿瘤的鉴别诊断、 心脑血管疾病及炎症
的诊断提供依据”。
热断层(TTM)技术相关认证
热断层(TTM)技术作为X 光(包括DR);超声成像(显像);CT (计算机断层成像);核磁共振成像 (MRI)为主的四大医学影像技术之 后的第五大医学影像技术,现已编 入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医学影像 物理学》(2010年秋季版,第十章 第三节)。
乳腺小叶增生
乳腺导管增生
应用热断层(TTM)技术观测人体代谢状况的几个主要方面
代谢热值: 该数值可提示人体某一部位的细胞代谢强度,数值高则提示代谢旺盛,数值低则提
示代谢缓慢。
代谢热值2.2,提示该区域组 织细胞代谢旺盛
应用热断层(TTM)技术观测人体代谢状况的几个主要方面
代谢热分布情况----代谢热边界分布状况
高代谢热
低代谢热
不均匀代谢热
热断层(TTM)医学评估原理
三.代谢热形态规律
单个热源
复合热源
热断层(TTM)医学评估原理
四.代谢热评估参数
1. 深度 2. 形态 3. 代谢热值 4. 代谢热边界分布状态 5. 均匀度 6. 与远端相关淋巴组织的关系
热断层(TTM)医学评估原理
五.疾病的评估参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