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制度宣贯培训考试题库一、单选题(要求从选项中选择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多选不得分)1.安全生产基本方针是。
A.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B. 综合治理保障平安C.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2. 消防工作贯彻的方针,坚持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的原则,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
A. 谁主管、谁负责B. 以防为主、以消为辅C.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3. 职业卫生工作贯彻的方针是。
A. 预防为主、防消结合B.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C.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4. 我所安全工作理念是。
A. 关爱生命安全发展B. 我的安全我做主你的安全我有责C. 以人为本、综合预防5. 我所安全工作指导方针是。
A. 以人为本、综合预防B.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C.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6. 我所安全工作坚持的原则。
A.业务工作谁主管,安全工作谁负责B.安全第一、预防为主C.预防为主、防治结合7. 法定代表人是全所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全所的安全工作负。
A. 全面领导责任B.具体领导责任C. 领导责任D.直接领导责任8. 受法人委托,分管安全工作所领导对全所的安全工作负。
A.全面领导责任B.具体领导责任C. 领导责任D.直接领导责任9. 管理及支撑部门和研究室负责人为本部门的安全责任人,对本部门安全工作负。
A.全面领导责任B.具体领导责任C. 领导责任D.直接领导责任10. 各研究组负责人为本研究组的安全责任人,对本研究组的安全工作负。
A.全面领导责任B.具体领导责任C. 领导责任D.直接领导责任11. 安全培训教育目的为不断提高全所工作人员的和安全管理水平,保障工作人员安全健康,保证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
A.安全意识、安全行为B.安全意识、安全思想C.安全行为、安全防范12. 所区内的各单位负责各自所在区域的环境保护工作,落实原则。
A. 谁污染,谁负责,谁治理B. 综合治理保障平安C.谁主管、谁负责13. 海因里希统计了55万件事故,其中死亡、重伤事故1666件,轻伤48334件,其余则为无伤害事故,进行了详细调查研究后得出了海因里希法则,事故后果为严重伤害、轻微伤害和无伤害的事故件数之比为。
A. 1:100:500B. 1:10:300C. 1:10:100D. 1:29:30014.是我所安全工作的领导机构,由主管安全工作的所领导担任主任,由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担任副主任,其成员由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
A.安全委员会B.保密委员会C.计划生育委员会D.交通安全委员会15. 受法定代表人委托,负责对全所的安全工作进行组织部署,签订安全责任状;A.安全委员会主任B. 安全委员会副主任C.研究室主任16. 制定并完善所级安全规章制度和应急预案,建立管理流程。
监督和指导相关部门二级安全制度、专项应急预案、岗位应急方案的制定A. 安全生产委员会B. 办公室C. 综合管理处17. 发生安全事故后,负责向上级主管部门信息通报,接待和协调媒体采访以及各种信息发布渠道的跟踪。
A.综合管理处B.办公室C.科技处18. 组织对全所公共部位安全设施检查和维护;A.综合管理处B.办公室C.科技处19. 对新采购大型仪器或反应装置,如含辐射源或特种设备等,负责将相关信息转综合管理处;A.质量处B.办公室C.科技处20. 对重大科研项目所涉及的安全事宜协助;A.综合管理处B.重大项目办公室C.科技处18. 组织新入所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与培训工作;A.人事处B.办公室C.综合管理处21. 按照反恐和维稳要求落实人员政治审查工作;A.人事处B.重大项目办公室C.科技处22. 负责研究生公寓的安全管理工作。
A.研究生部B.人事处C.综合管理处23. 负责落实建设项目中涉及到的安全、消防、环保、职业卫生等工作;A.基建办公室B.人事处C.综合管理处24. 协助综合管理处对所区内参、控股公司开展安全检查工作。
A.基建办公室B.经管委C.综合管理处25. 及时组织影响安全工作的报废固定资产的处置;A.财务处B.重大项目办公室C.科技处26. 负责全所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落实所属计算机房安全管理;A.综合管理处B. 图书档案信息中心C.科技处27. 明确本组安全工作要点,组织制定、完善本部门二级安全管理制度及岗位安全操作规程;A. 研究组负责人B.研究室负责人C. 管理及支撑部门负责人28. 落实所三级安全教育制度,定期组织开展本组的安全教育工作,每年的安全教育不得少于4次;A.研究室安全员B.研究组安全员C.综合管理处29. 熟悉本岗位科研工作情况,按规定履行各项安全工作职责,对本岗位的安全工作负具体责任。
A.研究室安全员B.研究组安全员C. 工作人员30. 研究组应指定专人负责危险化学品管理,实行建档管理,并危险化学品的安全。
A.全面负责B.间接负责C.过程负责31. 使用危险化学品的人员须认真查阅危险化学品的,了解所用化学品的特性和安全防护知识,保证使用安全。
A. 包装说明书B.设备使用说明书C.安全使用说明书32. 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使用说明书共有项内容。
A.十二项B.十六项C.十八项33. 同一实验室内易燃易爆或腐蚀性液体存放量,同一品种数量不超过升,连续进行实验用量较大的研究组,实验室内不得超过一天的用量,并在明显处告知各品种的最大数量。
34. 物质燃烧爆炸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是。
A. 可燃物质、助燃物质和闪点B. 可燃物质、引燃物质和闪点C. 可燃物质、助燃物质和燃点D. 可燃物质、助燃物质和火源35. 危险化学品属于遇空气自燃物质。
A. 甲醇B. 黄磷C. 丙酮D. 硫酸36. 过氧化氢与混合将会出现爆炸燃烧的严重后果。
A. 甲醇B. 乙醇C. 丙酮D. 乙醚37. 化学品泄漏事故,下面哪种做法是错误的。
A. 报告(报警)B. 对危险部位采取进出限制C. 所有人员参加事故救援38. 使用易燃易爆的化学药品,不正确的操作是。
A. 可以用明火加热B. 在通风橱中进行操作C. 不可猛烈撞击D.使用水浴或油浴加热39.下列实验操作中,说法正确的是。
A. 可以对容量瓶、量筒等容器加热B. 在通风橱操作时, 可将头伸入通风柜内观察C. 非一次性防护手套脱下前必须冲洗干净,而一次性手套须从后向前把里面翻出脱下后再扔掉40.处理使用后的废液时,下列哪个说法是错误的?(标准答案:D )A. 不明的废液不可混合收集存放B. 废液不可任意处理C. 禁止将水以外的任何物质倒入下水道,以免造成环境污染和处理人员危险D. 少量废液用水稀释后,可直接倒入下水道41.使用碱金属引起燃烧采用下列方法最合适。
A. 马上使用灭火器灭火B. 马上向燃烧处浇水灭火C. 马上用灭火毯盖住燃烧处,尽快移去临近其它溶剂,关闭热源和电源,再用灭火器灭火42. 稀释浓酸时,下列哪种方法比较安全。
A. 将浓硫酸缓缓注入到水中,并慢慢搅拌B. 将水缓缓注入到浓硫酸中,并慢慢搅拌C. 将水和浓硫酸同时慢慢倒入另一容器中43. 危险化学品要害部位的责任主体为危险化学品,全面负责本单位要害部位的管理。
A. 所属部门B.监管部门C.供货单位44. 科研园区、实验室以及其它公共区域内均列为。
A. 动火区B.禁烟区C. 禁火区45. 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称为。
A. 闪燃B. 自燃C. 火灾D. 阴燃46. 火灾使人致命的最主要原因是。
A. 被人践踏B. 中毒窒息C. 烧伤D. 高温47. 爆炸极限范围越大,则发生爆炸的危险性。
A. 越小B. 无关C. 越大D. 无规律48. 气瓶的充装、存储、发放、维修、运输和送检等均由气瓶的负责。
A. 供应单位B.使用单位C. 监管单位49. 室外气瓶的存放位置应设有防止阳光暴晒等的安全设施,并与避雷设施、设备吸风口和热源保持至少米间距。
50. 气瓶使用者在领用气瓶时必须对气瓶和使用周期进行确认,标识气瓶使用部门、领用者等信息,并做好相关的安全检查。
A. 介质B. 周期C.体积51. 禁止将钢瓶或贮罐放在室内或走廊通道内。
A. 易燃、易爆、有毒气体B.惰性气体C.空气钢瓶52. 国家气瓶的安全检验周期规定:盛装惰性气体的气瓶、盛装一般气体的气瓶、盛装腐蚀性气体的检验周期分别为__ 年检验一次。
A. 2,3,5B. 5,3,2C. 1,2,3D. 3,2,553. 使用时,操作者的双手、手套及工具等不得沾染油污或油脂。
A. 氢气瓶B. 氧气瓶C. 液化石油气钢瓶D. 氮气瓶54. 瓶阀冻结时,应把气瓶移至较温暖的地方,用解冻。
A. 温水(40度以下)B. 开水C. 蒸汽D. 明火.55. 气瓶使用时瓶内气体不能用尽,永久气体气瓶的剩余压力应不小于Mpa。
A. 0.03B. 0.05C. 0.08D. 0.156. 实验中使用的液氯充装系数为。
A. 0.42公斤/升B. 0.53公斤/升C.1.25公斤/升57. 实验室常用的氢气、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气瓶表面漆色分别为。
A. 深绿、黑、铝白、天蓝B. 天蓝、黑、铝白、深绿C. 深绿、天蓝、黑、铝白D. 铝白、深绿、天蓝、黑58. 实验室常用的氢气爆炸极限为。
A. 12%-19%B. 5.0% --15.0%C. 6.0%-36%D. 4.0%-74%59. 作业场所氧含量低于时,严禁进入以免造成窒息事故。
A. 18%B. 21%C. 30%D. 15%.60. 检查实验室在用的各类气体管线是否泄漏的最有效安全的方法是。
A. 用打火机检查漏气处B. 用肥皂水涂在检查处C. 用鼻子闻泄漏处D. 用仪器检测61. 承压设备初次使用或停用三个月以上重新启用,应采取安全措施对设备进行耐压性和气密性检验,达到安全条件后方可使用。
A.使用部门B.监管部门C.检测部门62. 使用集中供气部门在使用或停用集中供气系统前,应及时向单位提出申请,经供气单位同意和现场确认,综合管理处核准后方可使用或停用。
A.集中供气B. 综合管理处C.检验单位63. 应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不得随意维修和拆卸集中供气设施,如发现集中供气系统异常,应及时与集中供气单位联系进行处理。
A.使用集中供气部门B. 综合管理处C.供气单位64. 电气设备的安装、维修、拆除等应由的专业人员进行。
A. 使用部门B.监管部门C. 持有电工证件65. 电热设备的摆放应考虑周围的安全,不得放置电源配电箱(盘)下,并与气瓶、药品柜、木柜等至少应保持米的间距。
C. 866.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的购买,由综合管理处协助研究组完成,产品到所后,使用部门应在天内通知综合管理处进行现场检查并提交放射源备案材料,由综合管理处办理备案。
A.10B.15C.2067. 实验室应严格控制实验尾气的排放,有毒有害尾气必须经过,达到安全状态后方可排放。
A. 吸收处理B.非吸收处理C.布袋收集68. 发生人员受伤的事故单位应在个工作日内填写《职工工伤申报申请表》,并提供大连市工伤认定部门要求的相关资料,综合管理处负责组织工伤申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