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秋节散文精选七篇

中秋节散文精选七篇

中秋节散文精选七篇【篇一】盛夏已退,秋凉如水,光阴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又是一年中秋节。

今夜天空阴沉、灰蒙,月亮也无情地收起娇羞的脸庞,悄悄的躲在厚厚的云层后面,忽隐忽现,忽明忽暗,走近阳台,推窗远眺,阵阵秋风袭来,心头不觉一亮,刚刚的丝丝不快顷刻间悄然释去。

在这个举家团聚的日子,无论你在天之南、水之北、海之上或是云之下,一定会在这个金桂飘香的夜晚,举杯邀月,对酒当歌。

人一生中,到不了的地方叫远方,回不去的是故乡,此时此刻,无数个游子的孤寂,异乡的思念,夹杂着远古的情愫,都在这一方宁静淡雅中,在这一樽樽浓香美酒中,无限释怀,完美显现。

月是故乡明,与其说中秋是个节日,倒不如说它是一段优美的神话,千百年来脉脉相传,它更是一段无法割舍的眷恋,承载着千万人无数的浓情思念。

又见明月,又到中秋,好想把自己捏成一轮明月,惬意地品尝无忧无虑的追忆和向往,轻轻地洒一缕月光,如流水,绵绵潺潺,无论照到哪里,割舍不掉的永远是家乡的味道。

【篇二】中秋之夜,游走在远离喧嚣的旷野,但见东方山头上,一轮明月悄悄露出了真容,圆圆的,心情有些激动。

席地而坐,静看月色,皎洁的月光把晴空洗的不染铅尘的纯真,黑夜下的空间,顿时星疏夜朗,群山披翠。

偶听丛林鸟蹄鸣,夜来寒川更添幽,在这深深的旷野上,冷月袭人,月色多少有点苍老,月华里洗出了那相思的味道。

那味道很浓,就像老酒的香味越放越淳。

今夜老家的院子里,定会把水果月饼搭成一桌,对月摇拜,即是对月的祝福,也是团圆饭的预热,热腾腾的菜香味是多么难忘啊。

如今漂泊异乡,虽有落叶的街道,却难有故乡的温存。

回忆旧时光,故乡的月也如今日一般明亮,头顶那一轮皎洁,却让我想起了老家里的小院。

月光侵扰,在今夜照深了父母脸上的皱纹,照花了双亲期盼的眼神,也照白了头顶经过沧桑由黑转白的银发。

月光走在乡村的沟沟壑壑,走入深深的秋,在步履蹒跚的山路里结满了老茧。

透过光幕,却不由的为那两个鞠楼的身影满含辛酸的泪水。

时光在也回不去了,如若可以,我愿意在心中设一桌酒席,效劳那相濡以沫的风景,和那老来孤单的背影。

所幸,如今虽四处漂泊,在碌碌无为的日子里,家却依旧保留着余热,故乡的双亲健在,一切安好。

我虽时时牵挂,却也少了一丝烦忧,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走入月的世界,泊泊清光如水,就在月光的海洋里泛舟江上,欣赏那一路风情。

耳边响起风声,海风拍打着夜浪,再看那一方天地里已经装不下月色。

满溢的风景遮盖了方圆万里长空,山不在高远,却拿云雾遮面;水不在低浅,却被明月照亮;人不在憔悴,却在夜下沉醉。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行舟江上的月,载歌载舞,何其欢快。

月,如此皎洁的夜晚,风带走了苍凉,让我想起古人那一首“婵娥应悔偷神药,碧海青天夜夜心”的诗句,想那月光里的女子即使千万年的等待,为何也难相聚?月宫清冷,一袭衣袂飘摇,即使怀抱玉兔也难少孤单。

想当年,别君高飞,没曾想一别后却成为永恒的离别。

那离别的滋味在今夜定会无限放大,以至于那柔弱的女子定有一方悔恨吧。

但愿她,从此以后只羡鸳鸯不羡仙。

圆月高照的夜晚,不忍心月仙子如此孤单凄凉,就在这天江的夜色下,陪她玩个痛快。

美人在天,我在地,美人舞动,我寻乐,歌声相伴无夜色,不知已过九重西。

如此良辰佳境,时光飞烁,夜已过半,回首过往的痕迹,来路上早已一片空白。

得意浓时需尽欢,岂把孤独当酒钱。

欢乐总有散尽时,趁着月色大好,用时间的笔记录下今夜的芬芳,还有那残留下一地的相思。

风拂过心事,空旷处却无人会去欣赏。

今夜能与妻相拥,静看秋月,人生也算是一种团圆。

而你呢?在那遥远的记忆里,花前月下的季节,似曾相识的你也在赏月。

好像记忆里的你已经很遥远了,远到无法记起你那熟悉的容颜,只依稀记得,曾经有一个人陪你在月下细数那银河里的星星。

星光灿烂,落叶花朵却在你走后的岁月里漂泊。

想必你也知道,决定了离去的那一刻,就注定了从此以后走入不同的人生,再无念想,再无牵挂,再无交集。

曾经的曾经已成为过去,那懵懂的年代,红艳的花瓣,淡淡的味道,曾让我写下了一地情诗。

诚然如今,你我已经相隔万里之遥,时至今夜我也会为你送去那平安的祝愿。

月光拉长了思念,拉淡了你在我心底的余热,白白的世界里在也留不下那一抹鲜红。

离去的总归要离去,该来的,还要留在身旁,这就是缘分,也是命中注定的归宿。

当月色进入中空,那田地里的金黄已经熟透了希望。

风吹晨露为霜,残花凋零,月光下的落叶将我的身影打的细长。

多愁善感的季节,为落花感叹,为落叶伤情。

站立在浓浓的夜色下,在残花树影的世界里,一切如此忧伤,一切又心照不宣。

今晚的明月朗朗乾坤,谁家院里无月色,谁家今夜不团圆?看这月光是要把田里的庄家催熟,用秋水煎熬,在熟透的味道里拍成一枚圆圆的饼。

风吹桂花香,思念的秋,让百姓吃到了甜蜜,让月仙子吃透了相思,却让自己品尝了寂寥。

花虽好却难长久,饼入口却难入心,原来我的心情是如此不堪。

几经入梦,你还牵连着我的心意,即使飘零了时间,腐朽了行舟,终将有一份牵挂,有一份温暖暗藏在心底。

掣下一丝月光的线封住伤口,将一滴温存的水滴攥入手心,热热的满是余温。

水滴在紧握的拳头里荡起了涟漪,想起亲人,想起远方的你,不知道秋夜的露水什么时候有了温度。

泛舟江上的月,今夜是谁在泪落?【篇三】每当秋意微凉,当看到圆圆的月亮悄悄爬上树梢的时候,总有难以言状的喜悦溢满心头,这时候总有太多的期待,不只是月到中秋人团聚的喜悦,更是果实累累收获的季节。

是啊,谁不喜欢这样的日子,花好月圆,春华秋实,在这个一年一度的小假日里,既没有春节的紧张忙碌,也没有国庆假期人满为患的拥挤,有的闲适与悠然。

而中秋夜,想必世上没有那样东西像月亮那样得人宠爱,先不说它给带了人们那一轮皎洁诗意的美,古往今来,它是文人骚客们必不可少拟写的诗词,人们对月亮似乎天生多情,从月如勾到圆皓珠润,多少人为它竭尽全力驱歌吟唱,“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要不是钟情于月亮,怎写出这么优美的诗句?所以,由古代人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慢慢发展形成了中秋节,这是对人们对中秋夜的厚爱有了一个最完美的结局。

儿时,在白露漫上树影的月夜,在家门口的打麦场上,大人把已经收割好晒干的玉米、谷子、豆子、花生等装入篓仓,大大圆圆的坪地就是我们天然的游乐场。

四周围绕着挺拔的白杨树和柳树,银色的月光从婆娑的树影穿透下来,把我们的影子拉得老长,我们在树影底下逗蟋蟀,学着各种昆虫的鸣叫,追捉着一个个在夜空中飘舞的萤火虫,然后把它们装在透明的瓶子里,然后到黑暗的地方饶有兴趣看着它在黑夜里闪闪发光。

大人则忙着把香甜可口的月饼整齐的摆放在圆圆的小桌子上,果子、西瓜、葡萄、梨子等各类水果一应俱全,这是平时所没有的盛宴。

那时候的月饼还没有现在的品种多样,只有单一的五仁内馅,但对于物质贫乏的时代,已经是很不多得的美味了。

安顿好一切,这时候所有的亲人们,都抛开平时劳作的忙碌,悠然地享受着丰收与团圆的喜悦。

在这个皎洁的月夜,伴着满天的繁星,听妈妈讲述着一个个优美的神话故事,嫦娥奔月、女蜗补天、广寒宫前的玉桂树,都是那样的凄美动人。

最喜欢听的故事是《八月十五杀达子》,那是一个历史故事,与月饼有关,很有历史意义。

当月亮的芳华照亮大地的时候,也是夜深人静之时,吃完月饼的我们甜甜地酣睡着在妈妈温暖的怀里,妈妈温柔的抚摸如那轮静静的明月,跟着我走遍四方,照亮在我前行的路上。

思忆的闸门一旦打开,就如决堤的潮水般涌现。

记得那年中秋,我去送孩子上大学,第一次尝到了“人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滋味。

晚上,独自一人伫立在太原晋铝大厦房间外的阳台上,中秋的夜空,清碧如洗,一轮皓月爬上太原火车站的楼顶,穿过鳞次栉比的楼群,定格在天幕上,无遮无掩,把如水的银辉洒向车水马龙的城市。

没有月饼,也没有亲朋好友,手捧一杯清茶,我在孤寂中静静地观赏中秋月亮的些许变化。

当我定睛直视天空时,我看到那轮圆圆的月亮静止不动了,她显得那么亘古,似乎离我很远很远,遥不可及;当我回过身来,呷一口茶后再举目天空时,我发现那圆圆的月亮如车轮滚动,一步步朝我走来,离我那么近,仿佛伸手可摘。

这若即若离,漂浮不定的圆月,激起了我感情的涟漪。

渐渐地,我从那硕大的银盘中读出了点什么,是苏东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希冀,是李白“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的慨叹。

月亮越升越高,我也慢慢转换着身体仰视着她。

我多么希望今夜的圆月成为一种永恒。

然而,月圆终究是暂时的,一月之中,夜夜当有月,但月圆只有一次。

由月之圆缺,让人顿悟残缺也是暂时的,圆满是可追求的,月亮如此,世间万物亦然。

月至中天,银辉泻满大地。

我望着明月不仅思忖着:春夏秋冬,寒来暑往,哪个季节没有月亮,我们的祖先为何要选取这中秋的月亮作为祭拜对象呢?答案似乎也同“圆”“缺”有关。

秋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当然也是一个圆满的季节,因而我们的祖先就认定了这中秋的月亮比什么时候都圆,比什么时候都亮。

中华民族传统观念中对完满的追求是根深蒂固的,从孔夫子的中庸之道到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中的那两只翩翩起舞升浮于天空的蝴蝶,乃至于窦娥冤死之后应验的誓言,即使是悲剧,也得给它一个圆满的结局。

明月当空,我仍在沉思,在读她------虽然我也曾远离过家乡,但每到中秋节来临,不g管多远都赶回家里过节,与家人团圆。

所以李白的:“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身处异乡的惆怅那时我没有真正感受到。

月亮之于我,在心里从来就占着很重的位置,我可以对其它节日忽略,唯一不可缺少的是中秋节,为了这天,更是郑重其事,总想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过得意味悠长。

但现实与梦境总有差别,充满着美好诗意的每一个中秋夜,虽然也有团聚的完满欢欣,但也有孤单清凉的寂寥。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独自品尝着秋凉中的星月,这时候只有影子默默地伴随在我的左右。

只有触动心底的“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情景令人心酸,还有对世事无常的感叹。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老也许是已经尝尽世上的悲欢离合,才说出这样遗世独立的绝句。

是的,凡事不应有恨。

虽然月圆之夜多是浪漫的皎洁明月,但有时却隐在厚厚的云层里看不到它的影子,有时是没有星星相伴的孤单,但总有着圆圆的月饼相伴,就如我一如既往地守候着那一轮圆圆的明月。

生活不应该也是如此吗?不管怎样的际遇,不管阴晴圆缺,对生活都应有着美好希冀;不管黑夜怎样的无边,相信不久那银盘一样的月亮就会照亮大地。

今年的中秋节,希望如我所愿,中秋之夜大地流满芳华,因为我想携着你的手,唱着那首动听的歌,一起走到月亮最深处…【篇四】中秋是游子思乡的梦见,不论走了多远,都会记得十五的圆月。

梦是在十五做的,故乡的秋叶,一定写着这方游子的名字。

故乡的老井,氤氲着我们熟悉的热气。

中秋是儿女思母的约见,母亲一定会看那条蜿延的小路,因为我们出去的时候,拐角边,妈妈看着我们背影消失,心中想,这一去,回来的日子不知是那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