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医常用保健穴位PPT幻灯片课件

中医常用保健穴位PPT幻灯片课件

34
35
复习一下
十宣 合谷 内关 水沟 太阳 百会 大椎 神阙 足三里 三阴交 涌泉
36
休息一下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中医经络与养生相聆听!
50
13
3.简便取穴法:
简便取穴法是临床上常用的一种简便易 行的取穴法,又称“经验取穴法”。 例如:两耳尖直上连线中点取百会穴。
14
1.内关穴
快速取穴 微屈腕握拳,从掌侧腕横
纹向上2寸,两条锁状筋 之间。 主治:心痛、心悸、胸痛、 失眠
15
2. 合谷
快速取穴法 拇指食指并拢,当第1.、2
26
快速取穴 低头,后颈部隆起最
高点,下缘凹陷处。
27
8.百会
百会—定位:正坐或卧位。在头部,当前 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中点。
主治:头痛,眩晕,不寐,中风,偏瘫。
28
快速取穴 两耳尖连线的中点。
29
9.水沟
水沟—定位:仰卧或仰靠坐位。在面部, 当人中沟上1/3于中1/3交点处。
经络系统
十二经筋 十二皮部
十五别络
络脉 孙络 浮络
3
十二正经
手太阴肺经 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阴心经 手阳明大肠经 手少阳三焦经 手太阳小肠经 足太阴脾经 足厥阴肝经 足少阴肾经 足阳明胃经 足少阳胆经 足太阳膀胱经
任脉
督脉
4
一、腧穴
定义: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 (一)腧穴的分类 1、十四经穴 2、经外奇穴 3、阿是穴
17
快速取穴:站位弯腰,同侧虎口围住髌骨 上外缘,余四指向下,中指指尖处即是。
18
19
4.三阴交 (女性敏感穴、皮肤病、降压要穴)
足太阴脾经 三阴交—定位:正坐或仰卧。在小腿内侧,
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主治:下肢痿痹,脚气,肠鸣腹胀,泄泻,
月经不调,带下,经闭,痛经,阴挺,不 孕,滞产,小便不利,遗尿,遗精,阳痿, 疝气,失眠。
11
③横指同身寸法:将 食、中、无名、小 指并拢,以中指第 二节横纹处为准, 四指的横度为3寸。
12
指寸定位法
指寸定位法,是以患者本人手指所规定的 分寸以量取腧穴的方法,又称指量法、手 指同身寸取穴法。
指寸定位法使用方便,但对儿童和身材高 矮胖瘦者易有误差,必须在骨度分寸的基 础上应用,不能以指寸倍量全身各部,以 免长短失度。
8
1、前发际正中至后发际正中为 12寸。
2、眉间至前发际正中为3寸 3、第七颈椎棘突下至后发际正中
为3寸。 4、腋窝顶点至第11肋游离端为
12寸。
9
2.手指比量法 :(手指同身寸法、指 寸法)①中指同身寸法:
中指屈曲时,中节 掌侧两端纹头之间 为1寸。用于四肢 取穴的直寸、背部 的横寸。
10
②拇指同身寸法: 拇指指关节的横度 作为1寸。用于四 肢部取穴。
掌骨间背侧肌肉最高处的 中央。 主治:头痛、眩晕、齿痛
16
3.足三里 (强壮保健要穴、降压降糖要穴)
足三里—定位:仰卧伸下肢,或正坐屈膝。 在小腿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 横指。
主治:为保健要穴。 膝痛,下肢不遂,胃痛,呕吐,腹胀,肠
鸣,泄泻,便秘,痢疾,水肿,咳喘痰多, 乳痈,头晕,耳鸣,心悸,癫狂,中风, 疳积,体虚赢瘦。
中医常用保健穴位
1
经络的概念
“经”,路径;“络”,网络。 经:为主干,大多直行,位置相对较深,数量少。 络:为分支,纵横交错,位置相对较浅,数量较多。 ※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络是运行全身气 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调节体内各部 的特殊系统。
2
经络系统的组成
经脉
十二正经
奇经八脉 十二经别
主治:中风,昏迷。
30
急救要穴
31
10.太阳
经外奇穴 太阳—定位:正坐或侧伏坐未或侧卧位。
在颊部,当眉梢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 横指的凹陷处。
主治:头痛,目赤肿痛。
32
33
11.十宣
十宣—定位:仰掌,十指微曲。在手十指尖 端,拒指甲游离缘0.1寸,左右共十个穴位。
主治:高热,昏迷。
5
(二)腧穴的治疗作用
一、近治作用 二、远治作用 三、特殊作用
6
(三)腧穴的定位方法 1.骨度分寸法:是以体表骨节为主要标志折量全
身各部的长度和宽度,定出分寸用于腧穴定位 的方法。
7
1、前两额发角之间为9寸。 2、胸骨上窝至胸剑联合中点为9寸。 3、胸剑联合中点至脐中为8寸 4、两乳头之间为8寸。 5、脐中至耻骨联合上缘为5寸。 6、腋前、后纹头到肘横纹为9寸 7、肘横纹到腕掌(背)侧横纹为12寸 8.耻骨联合上缘至股骨内上髁上缘18寸 9. 胫骨内侧髁下方至内踝尖13寸。
22
急救要穴、敷贴要穴
快速取穴:卷足,足 底前1/3处可见有一凹 陷处即是。
23
6.神阙
神阙—定位:仰卧位。在腹部正中,脐中 央。
主治:泄泻,腹痛,虚脱。
24
25
7.大椎
大椎—定位:俯卧或俯伏坐位。在后正中线 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主治:热病,颈项强痛,感冒,咳嗽,气 喘。
20
女性敏感穴、皮肤病、降压要穴
快速取穴 正坐或仰卧,胫骨内
侧面后缘,内踝尖直 上4橫指。
21
5.涌泉
足少阴肾经 涌泉—定位:仰卧或正坐,翘足。在足底
部,卷足时前部凹陷处,约足底二、三趾 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 点上。 【功能】醒脑开窍、清心泻热、镇痛止痉。 主治:下肢瘫痪,头痛,头晕,失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