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次中考模拟考试质量分析

第二次中考模拟考试质量分析

定则,要知道四指弯曲的方向代 表绕线中的电流方向,大拇指所 指方向为螺线管N极所指方向,小磁针的极性受螺线管的极性
影响。运用作图的方式考查学生对电磁规律和磁场性质的认 知水平是初中学生必备的一项技能。
试题分析
2、突出对重点知识的考查,体现认知的综合性 这部分试题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情境关联,考点关联,思维要求稍高,学生分析
无示数,小灯泡L不发光,但电压表有示 数,即几乎显示电源的电压,故排除选项 A、D;开关闭合后,电阻R、小灯泡L和 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并联在电阻 R两端,电路器材完好,电流表、电压表均有示数,小灯泡L能发光,故排
除选项B。
试题分析
17.【解析】情境1描述了500cm3的实心物体浸没在水中应处于 什么运动状态?情境2描述了该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为多大? 分析情境1描述的问题为分析情境2
试题分析
11. 【解析】情境简单描述了小丽听到了木棍发出“沙沙”的 声音,小雨却听不清的事实。所设问题有两方面:一是分析 小雨听不清“沙沙”声的原因,二是分析小丽清楚地听到的 “电报”是由哪种介质传播的。
学生只要知道“产生声音的物体 一定在振动”就会排除选项A, “沙沙”声是小雨轻轻地划木棍 的结果,用力小,声音小,听不清的原因是响度小,故选项B
做好了思维铺垫,在液体中的浮沉 情况有两种方法,计算物体在水中 受到的浮力必须先弄清楚物体在水 中的最终状态,即漂浮、悬浮、还 是沉底?后选择两种计算方法中的一种。如何挖掘图像中的信
息是破解审题的思维结点。
试题分析
另一类是情境综合,考点综合,思维综合要求 很高,学生分析解答问题有一定困难,分值占 14分,属于较高难度题,有一定的区分度。
温度低于外界环境的温度就可以满足这个条件 。炖盅浸没在大煲的水中,从大煲的水中吸收 热量,炖盅内汤水的温度可以和大煲中水的温 度相同,即大煲中水沸腾后,温度保持沸点不变,炖盅内汤水的温度能达
到沸点,但不能再向大煲中水吸收热量了,所以不能沸腾。
试题分析
14.【解析】情境描述了某校举行国庆升国旗活动,小明以国 旗为对象进行了四个物理量的估测(算),对基本物理量的 估测是初中学生必备的一项技能。旗杆高度100m太大,一般 能达到学校三层教学楼高度,大约10m
前言
考前模拟演练是检验备考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认真分析试题的特点及学生的答卷情况,对改 进课堂教学方法,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具有直接 的指导意义。下面就2013年我市第二次中考物 理模拟考试情况做详实分析,希望对全面提高 今年的中考物理备考质量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试题分析
(一)总体印象 纵观整份试卷,保持了历年来山西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物理学科的 命题趋势和特点,关注课程标准的要求,注意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坚持体 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试题突出了物理主干知 识的考查,即力学和电学知识;突出了对学生基本能力和基本素养的考查, 具体体现在对基本概念和实验能力的考查上。 试题充分体现“以能力立意”为指导思想,力求借助熟悉的情境试题 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文字表述严谨,图文并茂, 但不刻意追求情境新颖,没有偏题、怪题,以及信息量特别多的题,适合 对前一阶段备考训练效果进行评价。试题难易适合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水平, 有较好的区分度,对下一阶段的备考训练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
状态不变的性质,是物体固有的一种属性,与运动状态无关, 与力的大小也无关。选项C、D也是不正确的。
试题分析
32.【解析】情境描述了加热大煲中水至沸腾后,大煲中炖盅(盅底和煲底 隔离)内的汤水能否沸腾?并分析炖盅内的汤水温度达到大煲中水的温度 时,炖盅就无法再向大煲中的水吸收热量还是放出热量?学生知道液体沸 腾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液体的温度达到沸点(一定气压下),二是液体 从外界环境还能继续吸收热量,即只要液体的
试题分析
(二)试题特点 1、注重对基本知识和技能的考查,体现认知的基础性 这部分试题分值占40分,属于比较容易型试题。涵盖了力、 电、声、光、热五部分内容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 基本实验器材的操作技能。试题设计情境简单,考点独立, 思维要求低,学生易于分析解答问题。这部分试题有:11、 12、13、14、15、29、31、32、33、34、36(1)(2) 37 【过程Ⅰ】(1)(2)(3)(4) 38 (1)(2)(3)和39 小题(1)(2)。 举例分析:
也不正确;学生分析C、D选项就很容易了。
试题分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5.【解析】情境1描述了使用起钉锤起钉时能否省功?能否 省力?情境2描述了锤头松了撞击几下就会牢固,其中锤头具 有惯性是否受运动状态限制?锤头的惯性大小是否与撞击锤 柄的力大小有关?学生知道使用
任何机械都不省功,使用起钉锤 起钉时能起到省力的作用,排除 选项A,选项B是正确的;认识惯性是一切物体保持原来运动
解答问题稍有困难,分值占26分,属于中等难度题。 这类试题有:16、17、20、30、35、36(3)37【过程
Ⅲ】38(4)39(3)和40小题。 举例分析:
试题分析
16.【解析】 情境描述了电路在开关闭合前和开关闭合后的现象 对比,考 查学生对电路概念和欧姆定律的认知水平。开关闭合前,电流表、电压表 和小灯泡L串联在电路中,由于电压表的串联,而使电路中的电阻很大, 由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很小,电流表
国旗质量10kg太大,大约1kg;国旗升 起速度10m/s太大,即眨一下眼的功夫 就把国旗升到头了,实际上这个速度由 旗杆高度(约10m)和国歌播放时间(约60s)决定;国庆节
在秋季,气温不会太高,但也不算低,25℃是接近实际的。
试题分析
34.【解析】情境描述了一个学生熟悉的电磁现象,即通电螺 线管周围有磁场,吸引小磁针静止。根据电流方向判断螺线 管的极性要求正确使用右手螺旋
这类试题有:18、19、38(5)和41小题。 举例分析:
试题分析
19.【解析】情境信息多,如何根据情境中要解答的问题破解思维的结点, 是解答此题的关键,即学生能否由比较剩余部分的压强想到比较原来的压强 和比较截去相同质量的柱体减小的压强;紧接着思考是运用 p =F/S 比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