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模拟试卷题号一二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20.0分)1.如图三幅图片共同反映了我国宋代( )A. 市民生活丰富多彩B. 社会经济的发展C. 手工业水平高超D. 海外贸易的开展2.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列强的侵华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和探索史。
符合下表内容的主题是( )人物地点事件关天培广东虎门抗英斗争三元里人民广州三元里抗英斗争左宗棠新疆收复新疆义和团团民河北廊坊廊坊阻击战A. 中国社会的近代化探索B. 清朝官员的英勇抗争C. 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D. 中华民族的全面危机3.19世纪70年代以后,在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地区响起了轰鸣的机械声,冒出了高高的电线杆,逐渐形成了官办的煤铁矿务、纺织工业、电线电报和轮船航运等四类工业企业。
这表明洋务运动中( )A. 军用企业深入内陆B. 民用企业逐步发展C. 近代工业种类齐全D. 机器生产由此开始4.关于两幅图片反映的内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有利于维新变法思想传播B. 促使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C. 推动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展D. 动摇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5.近代以来,西方文化逐渐传入中国,新旧冲突日益加剧,新旧的不同,其要点并不在枪炮工艺或政法制度等,而在于思想。
下列人物的思想与材料观点一致的是( )A. 林则徐B. 李鸿章C. 康有为D. 胡适6.1929年,井冈山天寒地冻,红军官兵身穿单衣,食不果腹。
他们依然唱道:“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净打光。
干稻草来软又黄,金丝被儿盖身上,不怕北风和大雪,暖暖和和入梦乡。
”歌词主要反映了( )A. 根据地正确的斗争策略B. 红军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C. 土地革命斗争效果显著D. 自然条件限制根据地发展7.全面抗战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对日作战12.5万余次,消灭日伪军171.4万余人,其中日军52.7万余人。
八路军、新四军阵亡官兵60余万人。
这主要说明全面抗战中中国共产党( )A. 坚持持久战B. 组织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 开展游击战D. 领导人民军队作出巨大贡献8.“一五期间,党和国家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并计划在五年内,就业人数增加422万人,工人的平均工资增长33%,农村的购买力提高一倍。
这表明“一五”计划注重( )A. 优先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B. 缩小城乡差距C. 发展生产与改善生活相结合D. 发展第三产业9.1963年,我国制订了第二个科学技术发展规划,部署了导弹、原子弹、氢弹的研究试验,安排了人造卫星的研制。
这说明我国( )A. 掌握了世界核心技术B. 实现了国防现代化C. 成为了世界军事强国D. 运用科技强化国防10.茫茫夜色中,查尔斯王子在那个历史性的时刻之后,乘坐皇家游轮离开香港。
游轮的起锚处正是154年前第一任港督登陆的地点。
“那个历史性的时刻”是( )A. 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B. 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C. 中葡签署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D. 中葡澳门政权交接仪式11.有人将这次会议称为“新时期的遵义会议”,它意味着中华民族在历经种种探索与曲折之后,开始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这次会议是( )A. 中共七大B. 中共八大C.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D. 中共十五大12.《罗马民法大全》对财产、买卖、债务、契约关系等作出明确规定,奠定了欧洲民法的基础。
下列历史人物对其汇编起了重要作用的是( )A. 屋大维B. 克洛维C. 查理曼D. 查士丁尼一世13.据统计,16世纪,英国贵族从出租的土地所得租金与同一块土地承租者用农场经营所得收入的比值是1:10.这说明( )A. 英国贵族善于经营农场B.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优越C. 农业人口大量流向城市D. 封建庄园经济彻底瓦解14.原棉是英国棉纺织业的主要原料。
1760年,英国进口了11.4万吨的原棉,至1787年,增至100万吨。
从1840年开始,英国每天进口原棉数量达到166万吨。
英国原棉进口量持续、飞速增长的原因是( )A. 珍妮纺纱机的发明B. 机器生产代替手工C. 手工工场逐渐兴盛D. 电力代替蒸汽动力15.俄国工业在农奴制占统治地位的19世纪30年代已经有所发展。
到1861年,俄国城市人口只占全国人口的10%,90%的居民仍从事农业生产。
据此可知,俄国工业发展( )A. 激化了城乡矛盾B. 需要以农业为基础C. 受到农奴制阻碍D. 提供大量就业机会16.为推动改革深入进行,1876年,日本明治政府对吵闹喧哗的2727人,乱行马车的206人,在不当场所小便的4495人,按相关条例进行了处罚。
这表明明治维新( )A. 深入学习西方制度B. 注重法律的公平C. 努力发展近代教育D. 厉行“文明开化”17.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美国总统威尔逊以和平为由,宣布美国中立。
当美国参战时威尔逊又宣布,美国是为了捍卫“和平、民主和自由”。
美国前后不同的立场表明( )A. 一战改变了美国外交策略B. 美国为维护世界和平而战C. 国家利益是外交的出发点D. 美国始终捍卫民主和自由18.法国的一位学者说,《共产党宣言》不是一般的书,它不是冰,而是炭,放在锅里能使工人运动这水沸腾起来。
材料强调《共产党宣言》( )A. 推动了国际工人运动B. 具有科学的理论体系C. 阐明了科学社会主义D. 全面影响了法国社会19.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可以用“3R”来概括,即复兴( Recover)、救济( Relief)、改革( Reform)。
下面属于救济的是( )A. 整顿财政金融B. 制定企业竞争法规C. 调节农业生产D. 采取社会保障措施20.正如以往哥白尼的天文学体系废除了地球在字宙中的中心地位一样,他的理论似乎废除了人类在地球历史上的中心地位。
“他“是( )A. B. C. D.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0.0分)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中国历史纪年表(隋朝至清朝)(如图)据材料,概括隋朝至清朝中国历史发展的总体特征。
运用材料中的历史纪年表,写出北宋的起止时间。
该历史纪年表的设计突出了历史学科的什么特点?这种设计思路对你学习历史有何启示?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张謇在家乡南通创办实业,提出了“父教育,母实业”的主张。
南通纱厂需要棉花,他创办了垦牧公司,并随即创设了农科大学;为了提高纱厂的棉纱质量与数量,创立了纺织学校;由于来南通旅学和经商的人越来越多,为防止疾病,又开办了医科大学。
农科、纺织、医科三所大学合并后,演变为日后著名的南通学院。
材料二:中华民国成立后,中国人仿效西方民主政治形式,纷纷建党并竞相创办大学,以学校为基地,扩大影响,宣传并实现政纲与主张,培养建国人才。
民国初年,大学及具有大学性质的法政专门学堂如雨后春笋般地出现。
……著名的厦门大学由爱国华侨陈嘉庚在近代创办。
复旦大学、大夏大学、光华大学、海南大学在创办与发展中,都得到了海外华侨的大力资助。
据材料一,指出张謇创办大学教育的目的。
他在南通发展实业的做法有何特色?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大学教育兴起的原因。
写出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
综上所述,谈谈大学教育在中国近代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3.请依据如图示意图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
(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示意图信息之间的区别与联系)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世纪90年代,美国提出信息高速公路计划,率先普及互联网。
以计算机软硬件和网络为核心的数字技术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2010年,谷歌宣布研制出首辆无人驾驶汽车。
据宝马公司统计,截至2015年,全球有8%的汽车通过各种方式连接到互联网。
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控制家庭的安防系统和电器,也可以享受智能停车方案、智能垃圾回收及智能照明等城市服务。
材料二:纺锤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它走出欧洲走向世界花了120年。
互联网仅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便传到了世界各个角落。
与10年前或15年前相比,令天创造单位财富所需的员工数量要少得多,许多供应“信息商品”的新型公司,其产品的存储、运输和复制成本也几乎是零。
据材料一,人类进入了一个怎样的时代?人类的生活因此出现了怎样的发展趋势?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优势。
请联系实际,举一例说明互联网给你的生活带来的便利。
2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列强逐渐放弃了侵略的发展方式,和平发展方式逐渐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所认可。
这些国家通过参与全球性或区域性组织来获取实现本国繁荣所需的各种资源。
这些国家间的竞争也由过去的军事政治竞争转向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水平的竞争。
材料二:我们也应看到,在当前和平方式下的发展是不均衡的。
如何改变发达国家主导的发展规则,做到发展成果共享,确保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和繁荣,这是当前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
因为只有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才是世界持久和平与繁荣的根本之道。
据材料一,指出二战后世界各国发展出现的新特点,并概括其影响。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当今世界的不均衡发展。
你认为如何才能实现世界的均衡发展?请举出一个现代中国推动世界共同发展的事例。
答案和解析1.【答案】B【解析】两宋时期,南方经济发展迅速,逐渐超过北方。
水稻种植面积扩大,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
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业的中心。
宋朝商业贸易繁荣超过前代。
黄河、长江及运河沿岸兴起许多商业城市,经商时间不再受限制。
宋朝是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中国商队的踪迹近至朝鲜、日本,远达阿拉伯半岛和非洲。
故依据“宋代《耕获图》”“宋代瓷器”“《清明上河图》”可知,与两宋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关。
故选:B。
本题以“《耕获图》”“宋代瓷器”“《清明上河图》”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宋朝商业发展的知识点。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
注意掌握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有关内容。
2.【答案】C【解析】关天培在广东虎门的抗英斗争,三元里人民在广州三元里的抗英斗争,左宗棠收复新疆,义和团团民在河北廊坊进行廊坊阻击战,抗击八国联军侵略,这些都是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C符合题意。
故选:C。
本题以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列强的侵华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史和探索史为依托,考查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识记与灵活掌握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
3.【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在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地区响起了轰鸣的机械声,冒出了高高的电线杆,逐渐形成了官办的煤铁矿务、纺织工业、电线电报和轮船航运等四类工业企业。
”,结合洋务运动相关知识可知:洋务运动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了一批近代民用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