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XX抗战胜利70周年关爱抗战老兵实践报告:马定新战火硝烟忆当年[工作范文]

XX抗战胜利70周年关爱抗战老兵实践报告:马定新战火硝烟忆当年[工作范文]

XX抗战胜利70周年关爱抗战老兵实践报
告:马定新战火硝烟忆当年
一个多月后就将迎来99岁生日的马定新,几乎经历了8 年抗战的整个过程。

从一个大字不识的懵懂农村青年,到不惧危险英勇杀敌的抗日英杰,硝烟弥漫的战场上,他完成了自己人生的涅槃。

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今天,他以拐为枪,劈刺的动作仍旧勇猛,杀敌的喊声依然震耳……
老兵档案
姓名:马定新
出生时间:1917年10月
籍贯:广汉市向阳镇三界村
从军经历:1937年加入国民革命军第五战区31集团军,先后参加过南昌会战、枣阳会战、老河口战役等战斗。

1949年,反正加入人民解放军,参加华东解放战争。

1952年复员回家。

1.被抓壮丁至打部队才明白抗日的道理
马定新出生在现在的广汉市向阳镇三界村一户穷困农家,家里兄弟姊妹5个,他排行老三,上面有两个哥哥。

年轻的马定新和身边的许多同龄人一样,过着与祖辈毫无二致的农耕生活。

对大字不识一个的他来说,有点田种,有口饭吃,晚上有间避风的屋子,冷了有件可披的衣衫,就已经很是知足了。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平静生活在937年被打破。

由于抗日前线战事吃紧兵源缺乏,尚未沦陷的国土上,到处开始了抽丁征兵。

按当时“三丁抽一、五丁抽二”的兵役规定,马定新家里至少必须有一个男孩子去当兵,因此大哥马定昆(音)被列入了“抽丁”的名册。

“那阵我们啥都不懂,只晓得当兵就要打仗,打仗就要死人,所以都不愿意去。

结果保长就把我父亲给弄去扣到了。

”由于两个哥哥都已成婚,家里也交不起免征的钱,无奈之下,当时尚不满20岁的马定新,顶替大哥去当了兵。

马定新和老家其他被抽出来当兵的壮丁,先是被带到乡公所集合,第二天到广汉城里与其他乡镇的年轻人会合,然后几百人再经由成都,一路步行前往重庆。

“那个时候,啥子车都莫得,全靠两只脚走。

”马定新还清晰地记得,由于都是崎岖险峻的山路,终日翻山越岭,从成都到重庆的路,他们差不多走了有一个多月。

在重庆,马定新被编入国民革命军第五战区31集团
军,
分配到85军91师273团3营机枪3连。

“我们直属营部,一个连配有6挺马克沁重机枪,我当的机枪射手。

”说起这些,马定新多少有些骄傲。

也就是在这段时间里,听部队里的长官和老兵讲起,“我才慢慢懂得了当兵杀敌,保家卫国的道理”。

2.河南战场冒着枪林弹雨攻城
1938年初,马定新等一干新兵,由重庆乘船前往湖北宜
昌。

最先来“迎接”他们的,是日军空袭的飞机和飞机上扔下的一枚枚炸弹。

刚一下船,耳边便传来阵阵尖锐凄厉的警报声,有人告诉他们,日本人的飞机要来轰炸了。

很快,他们就看见密密麻麻一群日军的飞机从云层里窜了出来,“有二三十架,钻出来就开始到处扔炸弹,城里到处都在爆炸,那个声音大得很,一会儿好多地方就开始起火、垮房了”。

日军的飞机飞走后,瞅见四周被烧得焦糊,甚至四分五裂的尸体,还有遍地几乎成为废墟、燃烧着熊熊大火的房屋,马定新和同伴们算是“真的晓得了啥子是打仗”。

抗战期间的宜昌之战中,军队奋勇抵御进攻的日军。


中架设的,正是马定新当年使用的马克沁重机枪。

“日本人训练有素,武器又好,当时我们好多当兵的都是刚从农村去的。

”最初的日子里,由于在战斗力和装备上与日军悬殊巨大,军队很难面对面地跟日本人抗衡,只能想方设法与敌人周旋,“我们就在山沟里跟日本人兜圈圈,打游击。

他们追来了我们就跑,他们停下来我们就打”。

马定新眼角漾起一丝得意的笑意。

马定新还记得他所在的91师曾经在山沟里伏击过一次日本人。

“两座高山之间只有一条路,我们师3个团,272
团和我们273团埋伏在两边山上,271团等日本人进来后就把口子堵上。

那次把日本人打惨了。


马定新记忆中最激烈的一次战斗,应该算是1939年10月前后攻打当时河南的陈州了。

当时的陈州也就是现在的淮阳。

由于地处中原腹地,陈州当时有日本军队重兵把守。

马定新所在的第五战区31集团军85军,倾全军之力,也打得艰苦异常。

“我们是攻城,又没有重武器,最凶的不过就是迫击炮了。

”马定新和机枪连的兄弟们在外围掩护,攻城的士兵们冒着日军的炮火拼死一搏,架起长梯从城墙上翻进城内。

马定新说,他亲眼目睹几乎整整一个连的步兵兄弟,在快要登上城墙时,被日军用刺刀从长梯上挑落下来,壮烈殉国!
“打
了一天一夜,我们终于攻进了城。

不过日本人很快组织反攻,最后又将陈州夺回去了。


1943年,马定新所在的部队调防到了宜昌城和京汉铁路之间一个叫白庙子的地方,和新四军并肩作战。

一次战斗中,一块飞溅的炮弹弹片打在他的右腿小腿,所幸伤势并不严重。

3.保家卫国百岁老人依旧虎虎生威
1945年8月,随着日本的投降,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终告结束。

马定新是从自己的长官那里听说这个消息的。

“听到说日本投降了,我们都高兴得不得了。

可一想到这几年死了那么多兄弟,当年一起从广汉出来当兵的几百号人,也只剩下十几个还活到了,心里还是难过得很。


1949年,马定新在中原战场上被解放军俘虏,随后反正
加入人民解放军,并先后参加了解放上海、杭州、宁波、舟山群岛等在内的华东解放战争。

1952年复员回到了离开多年的家乡。

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今天,99岁的马定新老人,以拐为“枪”,劈刺的动作仍旧勇猛,杀敌的喊声依然震耳……
虽已近百岁,老人的精神却很好,每天上午都要独自走上一二里路,去村口一家茶馆喝茶、聊天。

而在家里,他也保持着多年的习惯,没事就抱着收音机听听各种新闻。

而一旦说起抗战的事,他更是滔滔不绝,兴致颇高,技痒难耐,便拿起拐杖,按照当兵时的《步兵操典》,操演一番。

立正稍息、持枪敬礼、立姿射击、跪姿瞄准... 老人一
板一眼甚是认真,仿佛又回到了70年前那段难忘的岁月。

尤其是劈刺,老人双手端“枪”,双眼炯炯有神,健步向前跨出,伴着一声“杀”的怒吼,“枪刺”猛地刺出……依旧虎虎生威,依旧勇猛果敢。

“当年我们村前前后后出去当兵的有300多人,后来能
回来的就几个。

如今,那时一起打过仗的战友也基本上都不在了。

”老人说,虽然当年战场上随时可能负伤,甚至牺牲,可是我们没一个人害怕,因为“从当兵那一天开始,我们就把自己交给了国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