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通史体例教材整合表1(必修+选修1):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整合表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通史体例教材整合表1(必修+选修1):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整合表
韩非子:法、术、势。
秦
汉
秦汉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巩固和初步发展时期,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时期。政治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并得到巩固;经济上推行“重农抑商”,以农业为基础的封建经济初步发展,精耕细作技术日益成熟;思想上由“百家争鸣”到思想“大一统”,经过改造后的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科技文化艺术全面繁荣,奠定了中华文明的世界领先地位。
平邑实验中学
高中历史通史体例教材整合表
(必修+选修1)
表1: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整合表
朝代
阶段特征
政治
经济
文化
中央
地方
选官
历史事件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科技
艺术
思想
冶金业
纺织业
制瓷业
民间手工业
发明
农学
数学
天文历法
医学
文学
书法
绘画
戏曲
远古
禅让制
最早培植水稻和粟,刀耕火种,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
图画文字
彩陶画《鹳鱼石斧图》
宋代是雕版印刷术的黄金时代,北宋平民毕升发明胶泥活字印刷术。宋朝在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指南针用于航海。
宋词:
婉约派:柳永《雨霖铃》、李清照(“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豪放派:苏轼(“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辛弃疾。
话本
宋代苏轼
宋代:宫廷画、风俗画、画学。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铁犁牛耕、小农经济、垄作法、都江堰
民间手工业得以发展。
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商业繁荣。商鞅变法开始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战国司南
战国石申用赤道座标表示800多恒星。
《黄帝内经》在战国时期问世。
《诗经》、楚辞(屈原《离骚》)
战国帛画《人物龙凤图》《人物驭龙图》
优伶
孔子:仁、礼、有教无类。孟子:仁政、民贵君轻、性善论。荀子:仁义王道、君舟民水、性恶论。老子:道为本原、清静无为、小国寡民、运动转化。庄子:万物相对、放弃差别。
纺织业
制瓷业
民间手工业
发明
农学
数学
天文
历法
医学
文学
书法
绘画
戏曲
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大变革时期。经济上,铁器和牛耕使用并推广,小农经济形成,井田制崩溃,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政治上,分封制和宗法制瓦解,各诸侯国割据混战,纷纷变法,加强中央集权;思想文化上,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三省六部制(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在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隋文帝:分科考试;隋炀帝:科举制形成
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后安装犁评;唐朝有灌溉工具筒车。
民间手工业恢复发展
农村集市贸易发展起来;柜坊和飞钱问世;广州成为重要外贸港口,设有市舶使;长安、洛阳既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也是著名的商业中心;唐后期出现“扬一益二”的说法。
雕版印刷术;唐末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
展子虔《游春图》
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
唐
节度使、藩镇割据
丝织技术以轻盈精湛著称,吸收了波斯的织法和图案风格。
唐朝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从唐朝起瓷器大量输出国外,远达欧非。
唐人揖成《石氏星表》
唐诗:
初唐:王勃(“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陈子昂;盛唐:高适(“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岑参(“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孟浩然(“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王维(“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中唐: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讽喻诗)。
续表
朝代
阶段特征
政治
经济
文化
中央
地方
选官
历史事件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科技
艺术
思想
冶金业
纺织业
制瓷业
民间手工业
发明
农学
数学
天文历法
医学
文学
书法
绘画
戏曲
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是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北方长期分裂战乱,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并被封建化;北方经济被战乱破坏,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文学艺术繁荣,儒学受到佛教和道教的挑战并相互吸收借鉴。
行省、路(宣慰司)府州县
元代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棉纺织产品增多,改变了丝麻棉的纺织品比例。
元大都——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泉州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
元代王祯《农书》
元代郭守敬制作简仪,编定《授时历》。
元曲:关汉卿、马致远。
元代赵孟頫
元代:王冕《墨梅图》(文人画)
元杂剧
续表
朝代
阶段特征
政治
中书门下、参知政事、三司使、枢密使
收兵权、削财权、派文官、设通判
王安石变法:
原因:“三冗”“两积”。
内容:青苗法、免役法、市易法、均输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保甲法、保马法、将兵法、设军器监,改革科举制度、整顿太学、惟才用人。
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宋代以后江南地区形成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制,有些地方一年三熟。宋代出现利用水力的高转筒车。
南北朝灌钢法
北朝白瓷
民间手工业遭摧残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
志怪小说,如《搜神记》。
楷书:钟繇、王羲之;草书:王羲之、王献之;行书:王羲之《兰亭序》
士大夫画: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女史箴图》
佛教、道教盛行。儒学吸收佛教、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
隋
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的鼎盛时期。政治上,中央集权制度得到完善,国家统一,国力强盛;经济上,农业、手工业、商业全面繁荣;思想、科技、文学、艺术等领域全面辉煌,兼容并蓄,领先世界。
青铜铸造繁荣(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礼器);西周晚期有铁器。
商朝已有织机,西周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
商朝能烧制原始瓷器。
夏商西周时期以青铜铸造为代表的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业,由官府垄断。
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
《夏小正》、殷历
甲骨文成熟
续表
朝代
阶段特征
政治
经济
文化
中央
地方
选官
历史事件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科技
艺术
思想
冶金业
秦:皇帝制、三公九卿(作用:相互牵制加强君权,相互配合减少失误)
汉:用近臣担任尚书令、侍中
秦:郡县制。(作用:加强对地方控制,影响后世)
汉承秦制、郡国并行、推恩令
汉:察举制
前136年,汉武帝正式规定《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并设立“五经博士”。
前124年,汉武帝兴办太学。
西汉赵过推广耦犁,后出现犁壁,东汉推广到珠江流域。赵过推广代田法。漕渠、白渠、龙首渠。以一年一熟为主。
唐传奇。
楷书: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草书:张旭、怀素;行书:颜真卿
阎立本《步辇图》、吴道子《送子天王图》
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
续表
朝代
阶段特征
政治
经济
文化
中央
地方
选官
历史事件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科技
艺术
思想
冶金业
纺织业
制瓷业
民间手工业
发明
农学
数学
天文历法
医学
文学
书法
绘画
戏曲
宋
宋元时期是我国封建生产方式的扩展和经济文化的高峰时期。政治上,封建国家再次由分裂走向统一,封建制度向边疆扩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得到强化和巩固。经济上,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并超过隋唐水平,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商品经济活跃,海外贸易有重大发展。文化上,科技文化艺术出现高峰,儒家思想体系化和思辩化,文学艺术商品化和世俗化,科技有重大突破。
宋代程朱理学:
二程:天理是万物本原,把天理和伦理道德联系,提出“格物致知”的认识论。
朱熹:天理就是三纲五常,人性本来与天理一致,“存天理,灭人欲”,“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
陆九渊心学:
“心”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心”就是“理”;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
元
中书省
废丞相、设内阁(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还得取决于皇帝的批红)。
废行省、设三司
八股取士
1380年,明太祖诛杀胡惟庸;同时,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他还下令,以后不许再立丞相。
宗法制:内容:①嫡长子继承,是大宗;余子分封,是小宗;大宗命令、约束小宗,小宗服从大宗。②作用: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世卿世禄制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夏,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前1046年,武王伐纣。
青铜农具,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制肥料、治虫灭害等,粟稻黍稷麦桑麻。井田制(内容:一切土地属于国家;国王把土地层层分封,受封者世代享用,不得转让与买卖;同时要向国王交纳贡赋;庶民和奴隶在贵族封地上耕种,遭受着残酷剥削和奴役;耕地十分规整,成方块状,形同井字,被称为“井田”。)
城镇商业繁荣,农副产品进入市场。出现“商帮”(徽商、晋商)。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对外贸易萎缩。统治者(明太祖、清雍正)固守重农抑商政策,继续实行专卖,压制民营商业。
明代徐光启《农政全书》
珠算普及发展,明朝时传到朝、日、东南亚等地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被称为“东方药物巨典”
明清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讽刺小说《儒林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