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石中学中考历史改错、辨析题题库九年级部分2015-05-20(注:小字的改错题为了解题,可以不用背!)改错题(源自2012考试说明)1、17-18世纪,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思想家,他们的理论启迪了人们的思想。
人们把这个时代称为“启蒙时代”,把他们提倡的思想称为“人文主义”。
把“人文主义”改为“理性主义”2、文艺复兴最初发生于英国,代表了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要求自由的愿望。
把“英国”改为“意大利”3、在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中,有这样一个探险者:他既没有到达自己心目中的地方,也没有获得大量的黄金或其他财富,他至也没有改变自己的错误观点,这个人是麦哲伦。
把“麦哲伦”改为“哥伦布”4、1688年,英国社会上层势力发动政变,詹姆士二世被迫远走法国,以英国历史产生深远影响。
西方人认为这是一次“欧洲范围的革命”。
把“欧洲范围的革命”改为“光荣革命”5、《格尔尼卡》控诉了法西斯屠杀无辜居民的血腥暴行,这一作品的作者是凡·高。
把“凡高”改为“毕加索”6、巴拿马政府领导人托里霍斯曾说:目睹一个外国国旗插在自己国家的心脏,谁能忍受这种屈辱呢?这里的“一个外国”指的是古巴。
把“古巴”改为“美国”7、1991年,中东和平会议终于在“以土地换和平”的原则基础上举行,以色列和巴基斯坦第一次共同坐到了谈判桌前。
但是,中东和平进程仍然困难重重。
把“巴基斯坦”改为“巴勒斯坦”8、罪恶的“三角贸易”主要是指贩卖黑人的灭绝人性的行为。
使美洲更新丧失了难以计数的人口。
把“美洲”改为“非洲”9、《慕尼黑协定》是绥靖政策达到顶峰的标志,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把“第一次世界大战”改为“第二次世界大战”10、赫鲁晓夫改革加速了苏联的解体。
苏联解体宣告了以美苏两极对峙为主要支撑的雅尔塔体系的终结。
把“赫鲁晓夫”改为“戈尔巴乔夫”11、现在哥伦比亚国家的名字与美洲的“解放者”玻利瓦尔有直接相关。
把“哥伦比亚”改为“玻利维亚”。
12、1990年,埃塞俄比亚获得独立,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的彻底崩溃,世界殖民体系也最终瓦解。
把“埃塞俄比亚”改为“纳米比亚”九年级全册导学13、《最后的晚餐》这部作品被认为是欧洲开始从中世纪向近代社会过渡的标志。
这部作品的作者被恩格斯称赞为“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把“《最后的晚餐》”改为“《神曲》”14、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著名文学家,他的代表作品是长诗《神曲》。
把“莎士比亚”改为“但丁”15、他是一位文化巨人,是世界历史上罕见的、多才多艺的文化巨人。
他是画家、数学家、力学家和工程师。
他就是我们所熟悉的但丁。
把“但丁”改为“达·芬奇”16、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统治英国的封建王朝是波旁王朝。
把“波旁王朝”改为“斯图亚特王朝”17、保留统而不治的君主,国会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的政治体制被称为“民主共和制”。
把“民主共和制”改为“君主立宪制”18、1783年,法国正式承认美国独立。
把“法国”改为“英国”19、法国革命开始的标志着1794巴黎人民举行起义,攻占了巴士底狱。
把“1794年”改为“1789年”20、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彻底摧毁了法国奴隶制度,使民主共和思想广为传播,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把“奴隶制度”改为“封建制度”。
21、1799年11月,拿破仑发动了“雾月政变”,成为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皇帝。
把“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改为“执政府的第一执政”22、我们通常所说的《拿破仑法典》包括了《民法典》和《商法典》。
删掉“《商法典》”23、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都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杰出代表。
删掉“莎士比亚”24、在英国、美国、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本国的国王都被处死,对当时的欧洲乃至世界产生深远影响。
删掉“美国”25、1825年,瓦特驾驶他设计制造的“旅行者号”蒸汽机车在新铺设的铁路上试车,并获得成功。
把“瓦特”改为“史蒂芬孙”26、《共产党宣言》是第一部较为完整而系统地阐述空想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伟大著作。
把“空想”改为“科学”27、1871年3月,巴黎人民起义反对的是以路易·波拿巴为首的法国临时政府。
把“路易·波拿巴”改为“梯也尔”28、“原动机”的发明和普遍应用彻底改变了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面貌,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手工时代”。
把“手工时代”改为“蒸汽时代”29、彼得一世改革,是一场沙皇政府和地主勾结起来对农民进行的双重敲诈和掠夺的运动。
把“彼得一世改革”改为“1861年农奴制改革”30、英国和法国是当时德国在欧洲大陆的主要竞争对手。
把“英国”改为“俄国”31、1892年,俄法两国签订秘密军事协定,它是三国同盟的雏形。
把“三国同盟”改为“三国协约”32、本来属于同盟国成员,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加入协约国作战的国家是奥匈帝国。
把“奥匈帝国”改为“意大利”33、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残酷的战役是马恩河战役。
把“马恩河战役”改为“凡尔登战役”34、莎士比亚的主要作品是《蒙娜丽莎》。
把《蒙娜丽莎》改为《哈姆雷特》或者把“莎士比亚”改为“达·芬奇”35、1871年3月成立的“巴黎公社”是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政权。
把“资产阶级”改为“工人阶级”36、“克里木战争”中遭到惨败的国家是法国。
把“法国”改为“俄国”37、坦克第一次被使用,是在拿破仑战争时期。
把“拿破仑战争”改为“第一次世界大战”38、有位同学学完本课后,做出如下小结:《凡尔赛和约》主要是针对德国的条约,而《九国公约》则是针对九个国家的条约。
把“九个国家”改为“中国”39、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首先从英国开始,给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带来了巨大的、深远的影响。
把“英国”改为“美国”40、《共产党宣言》规定了各企业的生产规模、工资水平和工作日时数,规定工厂具有集体谈判的权利等内容。
把“《共产党宣言》”改为“《全国工业复兴法》”41、《凡尔赛和约》的主要内容有:尊重中国主权和独立及领土和行政的完整,中国保证各国在华“机会均等”,对外“六户开放”。
把“《凡尔赛和约》”改为“《九国公约》”42、诺曼底登陆战场与苏德战场相呼应,形成对意大利夹击的战局,最近迫使其投降。
把“意大利”改为“德国”43、1993年,欧洲共人同体成立,总部设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
把“欧洲共同体”改为“欧洲联盟”44、20世纪90年代以后,美国提出了改造联合国安理会的想法,要求成为常任理事国。
把“美国”改为“日本”45、1947年,英国决定把原来的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勒斯坦两个国家,实行印巴分治。
把“巴勒斯坦”改为“巴基斯坦”46、1991年苏联解体后,以美、苏两极对峙为主要支撑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宣告结束。
把“凡尔赛-华盛顿”改为“雅尔塔体系”47、克隆技术的产生是基因工程研究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是物理技术的创新。
把“物理”改为“生物”48、1945年底,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苏联诞生。
把“苏联”改为“美国”4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动荡与不安”逐渐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把“动荡与不安”改为“和平与发展”50、从巴黎和会到华盛顿会议,列强建立起雅尔塔体系,确立了战后世界新秩序。
、把“雅尔塔体系”改为“凡尔赛-华盛顿体系”51、1918年11月(俄历10月),列宁亲自领导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把“1917”改为“1918”52、凡不遵守《全国工业复兴法》的企业都必须悬挂蓝鹰的标志。
把“不遵守”改为“遵守”53、元朝时,文成公主入藏,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
把“元朝”改为“唐朝”54、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总统是华盛顿。
、把“华盛顿”改为“林肯”55、“二月革命”是世界历史上,无产阶级第一次取得胜利的革命。
把“二月”改为“十月”56、康有为和梁启超等联合在北京应试举上书道光帝,历史上把这镒上书称之为“公车上书”。
把“道光帝”改为“光绪帝”57、秋收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把“秋收起义”改为“南昌起义”58、三权分立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旗帜。
把“三权分立”改为“三民主义”九年级历史辨析题集考试说明2012年1、和平与战争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当今世界仍并不太平,人类还面临着诸多问题。
不正确,虽然地区性战争不断,但没有发生世界大战,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共同需要。
2、1857年-1859年印度反法民族大起中,涌现出许多的英雄人物,章西女王就是其中著名的一位英雄。
不正确,1857年-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主要是针对英国。
3、通过1861年改革和以后的改革,俄国废除了农奴制,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亚历山大二世也赢得了“解放者风采”的称号。
不正确,俄国1861年改革虽然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但这次改革是对农民的一次掠夺,不能获得“解放者风采”的称号。
4、拥有“心理描写大师”、“俄国革命的镜子”、“一个天才艺术家”等称号的文学巨匠是安娜·卡列尼娜。
不正确,这位文学巨匠是指列夫·托尔斯泰,安娜·卡列尼娜是他作品中的人物。
5、俄国十月革命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不正确,俄国十月革命是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无产阶级革命。
6、苏联人民在列宁的领导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建设成就,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不正确,列宁于1924年不幸逝世,后来社会主义建设成就主要是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取得的。
7、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上两著名改革,都促进了日本资本主义的民展。
不正确,大化改新是促进日本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
8、1689年,英国颁布了《人权宣言》,确定了国会拥有最高权力的基本原则。
不正确,英国确定国会拥有最高权力的文献是《权利法案》。
9、《九国公约》中有“尊重中国主权和独立及领土和行政的完整”等主要内容,这说明美、英、法等大国取消了在中国的领事裁判权等不利于中国的特权。
不正确。
《九国公约》只是在表面上的尊重,实际上中国的地位并没有任何改变。
10、来克星顿的枪声打响了抗英斗争的第一枪美国南北战争从此开始。
不正确,美国独立战争是抗英斗争,南北战争是美国内战。
11、三权分立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旗帜。
不正确,三权分立是启蒙运动时期提出的思想,孙中山借鉴这种思想,并加以改造,提出自己的思想。
12、小明于20世纪70年代初到世界上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去留学,他去的国家是德国。
不正确,因为那个时候日本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经济大国,而当时德国一分为二,还没有统一。
13、班加罗尔是印度南部城市,高科技公司在班加罗尔的成功建立使其成为印度信息科技的中心,俗称“印度硅谷”,“印度硅谷”的崛起主要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
不正确。
高科技公、信息科技中心主要和第三次科技革命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