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逻辑学自写笔记

逻辑学自写笔记

目录一、演绎逻辑(结论题)1、逻辑基础知识————概念2、判断之间的关系推理3、非假言推理4、假言推理5、非形式化推理二.论证逻辑1、归纳、概括和典型的论证结构2、削弱加强类试题3、论证假设类试题4、解释,评价,比较类试题第二章逻辑基础知识--概念概念是具有本质特征的一类事物所构成的集合。

概念具有内涵和外延两个属性;内涵就是概念所具有的本质特征,外延就是概念所指事物构成集合的范围。

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具有反变关系,即内涵越大,则外延越小。

例如“男人”的内涵比“人”大,“男人”的外延就比“人”小。

概念的种类:所谓概念的种类就是根据某种标准对概念进行分类,形式逻辑根据不同的标准对概念进行分类。

如正概念(理性、成年人)和负概念;单独概念(太阳、苏州)和普通概念(恒星、城市);集合概念(集合体、军队)和非集合概念(个体、士兵)等。

概念之间的关系:概念根据外延之间的关系具有五种关系,这就是集合之间的五种关系,分别是全同、属种、种属、交叉、全异。

理解概念之间的关系必须理解概念的内涵,这样就需要理解一些常识,比如在中国“鲁迅”和“《阿甘正传》作者”是全同关系,“哈尔滨人”和“北方人”是种属关系,“南方人”和“广东人”是属种关系,“官员”与“教授”是交叉关系,“中国足球队”和“世界杯冠军”是全异关系。

定义(概念的内涵):定义是明确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

例如:马克思对商品的定义是用于交换的劳产品。

对定义的要求,逻辑上有以下规则:(1)定义必须合乎常识,不能过宽也不能过窄。

例如:把人定义为“两脚直立行走的动物”就属于定义过宽,因为有些不是有理性的高等动物如婴儿也是人。

(2)定义必须明确,不能比喻或者否定。

例如:热痛是祖国的花朵。

属于比喻定义;男人是不是女人的人属于否定定义。

两个定义都不合乎规则。

(3)定义不能循环,包括直接循环或者间接循环都不允许。

例如:机会主义者是以机会主义的方式来处理问题的人属于直接循环,战争是和平的间隙和平是战争的间隙则是间接循环。

划分(概念的外延):划分是明确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是指按照某一标准,将范围较大的属概念分成若干种概念。

例如:将人划分为男人,女人。

划分最重要的规则就是划分标准统一。

划分最重要的规则就是划分标准统一。

将人分为男人和女人和女博士所犯的逻辑错误就是划分标准不统一。

定义与划分具有反变关系即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具有反变关系。

《考点》1、辨析“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集合概念是指概念是一个集合,如“军队”“舟山群岛”;非集合概念是指概念是个体,如“士兵”“台湾岛”。

上述例子比较容易辨析,因为表示概念所用到的词语不同。

容易混淆之处在于:同一个词语,在某一语句中表达的是集合概念,而在另外一语句中表达的则是非集合概念。

例如:(1)中国人是亚洲人。

(2)中国人是勤劳勇敢的。

(3)小王是中国人。

(4)中国人住在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5)中国人比德国人聪明但是不是很守纪律。

上述中国人在1、3是非集合概念;在2.4.5中是集合概念。

那么怎样识别呢?如果 @ 中国人在谓项位置(如,小王是中国人)而主项小王是个体,那么“中国人”就表示个体,即非集合概念; @ 当“中国人”在主项位置时(如1、2、4、5),需要理解谓项所表示的性质是否能够合理地被每一个主项(中国人)所具有,若能,则主项(中国人)表示个体,即非集合概念;否则是集合概念。

例如,(1)中,每一个“中国人”可以合理地认为是“亚洲人”,所以(1)中的“中国人”是非集合概念:而(2)中,每一个“中国人”都是勤劳勇敢的吗?很难合理地这样认为,所以(2)中的中国人表示的是集合,即“中国人”作为一个种族具有“勤劳勇敢”的特点,所以是集合概念。

2、“混淆概念”(或者偷换概念){条件和结论的概念存在不一致}在阅读推理或者论证的过程中,凡是发现前提之间或者前提与结论之间存在着概念不一致,这种不一致便属于混淆概念(或者“偷换概念”,“偷换”是主观有意为之,不同于主观无意的“混淆”),这种混淆不仅仅只是存在于集合非集合概念之间。

阅读理解基本的解题思路是“是否存在偷换概念”,然后沿着这一思路看选项,找答案。

3、概念之间关系的理解题干给出一些不同概念,要求理解不同概念之间所具有的关系,并且根据概念之间具有的关系来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这一类试题都比较简单,下面举一些具体例子说明。

4、把握关键词的涵义试题在题干中给出某一关键词的定义或者涵义,要求在对该关键词定义或者涵义把握的基础上,在选项中找出符合或者不符合该关键词定义或者涵义的选项。

这一类试题阅读量较大,重点在于把握关键词的涵义。

5、识别机械二分(把一个属概念想当然的分成两个看似矛盾的种概念)所谓机械二分,就是把属概念机械地分成两个看似矛盾的种概念。

例如,下面论证所犯的逻辑错误就是“机械二分”青年人不必读书,为什么呢?因为,青年人读书的目的无外乎是为了事业的成功。

但是,有些青年不读书也能成功,所以,他们是不必读书的;而另外一些青年人即时读书也未必成功,所以,他们也不必读书。

因此,总的来说,青年人不必读书。

上述论证将青年人机械的划分为“不读书也能成功者”和“读书也未必成功者”;尽管确实存在这两类年轻人,但却忽略了还有第三种可能数量更多的青年人,这些人“不读书就不成功,读书就可以成功”。

6、概念涵义的掌握及其辨析是阅读理解的基础(阅读理解的基础在于把握句子中的关键概念)尽管概念的相关逻辑只是在考试中直接运用很少,但是掌握概念涵义并在此基础上对其与相关概念进行辨析却是阅读理解的基础。

一个具有较高逻辑思维素养的人首先表现在他对相关概念内涵和外延的思考上。

例如,下面的对话:甲:王先生一贯勤俭节约,所以,我认为他是一个好人。

乙:是的。

表面上看,上面的对话没有逻辑问题,但是如果一个具有较高逻辑素养的人就不会这样简单的附和,而是会提出以下问题:1、甲说的王先生是谁?是否是乙也认识的某一个确定的王先生,比如王某。

2、好人的定义是什么?是否所有勤俭节约的人就是好人?3、什么是勤俭节约?它与吝啬、浪费如何区别?上述问题实际上都是围绕着甲论述中的关键概念进行辨析,缺乏上述辨析的简单附和只能是缺乏逻辑基础的附和。

再例如下面的对话:甲:姚女士已经是癌症晚期,目前住在公立医院的特护病房中,住院已经对他的疾病治疗没有任何效果,所以,这是对社会资源的一种浪费。

乙:问题的关键是什么叫做“浪费”?另外,身患疾病住院一定都能够保证对疾病的治疗具有效果吗?再有,即时是癌症晚期,住院治疗一定没有效果吗?最后,如果不进行住院治疗,又怎样证明住院治疗没有效果呢?乙对于甲言论的驳斥非常具有逻辑性,而这种逻辑性的基础很明显在于甲言论中的核心概念,如“浪费”“住院治疗效果”。

所以,只有抓住了推理和论证中的核心概念,思考并且明确概念的涵义及与相关概念的辨析,才能保证推理和论证的逻辑性,这就是概念之于推理和论证的基础性所在。

掌握概念涵义并且对相关概念之间的不同进行辨析作为一种基本方法被应用于削弱加强,假设、解释等各种类型的试题中。

《考点小结》与概念相关的直接考试试题在历年考试中数量不多,并且多集中在概念的辨析中,考生在阅读过程中,凡是发现概念的“跳跃”,不管是在论据之间还是论据与论点之间,都要考虑是否存在相关假设弥补上述跳跃,要么这种跳跃就是论证中存在的漏洞。

另外,要注意论证中是否存在“机械二分法”这种逻辑错误。

最后,考生要理解概念为什么是推理和论证的基础。

第一部分演绎逻辑(有了前提的真假后后根据按照相应的逻辑规则推出结论的真假)演绎逻辑,就是根据已知前提的真或者假,按照相应的逻辑规则,推出相关结论的真或者假。

演绎逻辑的基础是命题,命题具有不同的种类,有些命题具有明显的形式化特征。

如:如果天下雨,那么会议延期;只要努力,就可以取的好成绩,若老王参加会议,则会议很难达成最后决议。

上述这些:命题尽管内容各异,但是它们都具有:若A,则B的共同形式。

当演绎逻辑的前提或者结论包含有上述形式化命题并且根据这些形式来进行推理时,这种推理就属于形式化演绎逻辑,否则就是非我形式化演绎逻辑。

形式化演绎(有一种若A则B的固定格式)逻辑根据所适用的逻辑规则可分为:判断之间的关系推理;非假言推理;假言推理。

非形式化演绎逻辑推理是在阅读理解具体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逻辑关系或者数学关系进行的推理,不涉及形式逻辑规则。

第三章判断之间的关系推理概念之间的关系构成判断(“判断”又称为“命题”,本书中“判断”和“命题”通用)判断是指对事物有所断定,判断往往以陈述句来表述。

逻辑考试的一个基本逻辑要求是考生能够识别不同判断之间是否具有真假逻辑关系,如果有的话,具有什么样的真假逻辑关系。

例如:金属都是导电和液体不是固体。

有什么关系?金属都导电和有些液体导电。

有什么关系?金属都导电和有些金属是液体。

有什么关系?金属都导电和有些金属是导电的。

有什么关系?上述这些问题,考生可以根据句子的具体内容来判断,但是一旦句子较长,内容比较复杂时,根据内容判断则显得复杂而繁琐,例如“有些金属是导电的并且金属都是固体”和“有些金属是导电的或者有些金属不是固体”有什么关系?要能够既快又准确地回答上述问题,考生需要掌握有关形势逻辑的知识。

1、判断的种类:判断首先在形式上分为简单判断和复合判断。

简单判断又根据三个维度分为若干种,复合判断则根据关键词分为三种。

简单判断和复合判断两者区别的标志是:语句中是否含有逻辑连接词,如“并且”“或者”“如果,则”等,凡是语句中有逻辑连接词的,就是复合判断,没有逻辑连接词的就是简单判断。

例如:(1)热忱而谦虚的张先生是一位受人尊重的、勤劳的、刻苦的机械工程师。

(简单判断)(2)有些人既是机械师也是工程师。

(复合判断)(1)简单判断的种类:简单判断往往断定了对象具有或者不具有某种性质。

例如:(1)所有的金属都是导电的。

(2)有的天鹅不是白的。

(1)句断定了对象“金属”具有导电的性子。

(2)句断定了对象天鹅不具有白的性质。

简单判断所断定的对象为主项,如上面的金属,天鹅通常用S表示,谓项是主项具有或者不具有的性质,通常用P表示,如上面的“导电”“白”,在简单判断中主项和谓项在不同的判断中可以由不同的概念充当,所以,又称为(逻辑)变项,除了逻辑变项,描述简单判断具有三个维度,这三个维度构成了简单判断的三组逻辑常项(又称为“逻辑关键词”简称“关键词”)简单判断的三个维度:分别是:性质:肯定或者否定;范围:全称、特称和单称程度:必然、可能和现实。

这三个维度分别产生三组逻辑关键词:“是”或者“不是”;“所有”或者“有些”(单称判断中既没有“有些”,也没有“所有”),”必然”或者“可能”(现实判断中既没有“可能”也没有“必然”)对简单判断可以通过上述逻辑关键词来给予相应名称,从而构成不同的判断类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