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日本武士道精神课件

日本武士道精神课件


PPT学习交流
15
名刀
• 鬼丸国纲 • 大典太 • 菊一文字则宗(冲田总司) • 长曾弥虎彻 (近藤勇) • 和泉守兼定(土方岁三) • 肥前国忠吉(冈田以藏)
PPT学习交流
16
PPT学习交流
17
PPT学习交流
18
PPT学习交流
19
日本史上著名的武士
• 真田信村(49岁) • 冲田总司(26岁 ) • 河上彦斋(38岁) • 冈田以藏(28岁) • 中村半次郎(40岁) • 土方岁三(35岁) • 近藤勇(34岁) • 桂小五郎(45岁)
• 12刑死:武士专用的刑罚
PPT学习交流
8
社会的影響
• 武士道造就日本人自卑感与优越感并存的心理特征 • 武士道固化了日本人的天皇崇拜 • 武士道强化了日本人的危机意识 • 武士道成就了日本人的冷酷性格
PPT学习交流
9
日本人の心の中の武士道精神
日本人用樱花比喻武士
①单个的樱花并不美 丽,成片的樱花聚在 一起就很漂亮。这和 日本武士的集团精神 是很相似的。
真正的武士必须兼具教养及武艺。他不仅要 精通剑术,还得娴熟社交礼仪,包括茶道及诗艺 。还有武士沉迷其中的吟诗比赛,有时甚至在战 场上吟诗作对!有时甚至在战场上吟诗作对!
PPT学习交流
7
典型的な行為 --切腹
切腹作为武士最崇高的死亡方式,是将自己的灵魂向外展示。
• 1、战争失败
• 2、引责:对过失承担责任
PPT学习交流
20
• 日本战国末期名将。 关原合战与父亲同在西 军,战后被流放于纪伊 九度山,逃脱后,投奔 到大坂城。在大坂夏之 阵中率士兵与德川家康 的大军浴血奋战,最终 寡不敌众,战死。因其 战绩而被誉为“日本第 一兵”。
大叫,连脸色都不改变。最后就斩开他的脊背, 用热烫的酱油浇洒其上,他即躯体折弯而死。
PPT学习交流
6
良い面
真正信奉武士道的武士崇尚正直、坚毅、简 朴、胆识、礼节、诚实、忠诚等种种美德。受到 武士道深深影响的武士,在考虑自己下一步的行 动时,根本把个人生死置之度外。生死对一切结 果来说,还在其次,让自己行动发挥效果才是正 道。奋力一试,在这个过程中即使得一死,也比 毫不尝试来得好。
• 3、牺牲:以自己的牺牲来拯救部下或同僚生命
• 4、谏死:为了劝谏主君
• 5、名誉:为保住自己的脸面殉死
• 6、先腹: 比主君先行踏上死途
• 7、追腹:为了尽士道义理
• 8、论腹:为了树立名声
• 9、商腹:为了给家族和子孙带来恩惠
• 10、诘腹:痛饮悔恨之泪的剖腹
• 11愤腹:愤慨于无实之罪的剖腹
PPT学习交流
5
悪い面
日本武士的残酷不人道 :
有骨肉相克 杀戮的、有杀主君的、有杀父亲的
、有杀兄长的、有杀亲子的等等历史上比比皆是 。
一个残酷的故事:
江户时代,一个看守仓库者,偷了库存的金银,
被逮捕逼出口供之后,即被下令“折磨死”。于是先 将他身体中的体毛烧光,剥他的指甲,切断他的
脚筋,用锥磨等工具给他种种折磨,但他不哀声
PPT学习交流
11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武士的由来
• 武士的产生是在平安时代,九世纪中期开 始,一些地方领主开始建立保卫自己的私人 武装,并利用其扩张势力。这种武装逐渐成 熟为一种制度化的专业军事组织,其基础是 宗族和主从关系。到了十世纪,朝廷无力镇 压地方势力的叛乱,不得不借助各地武士的 力量,武士更进一步得到了中央的承认,成 为日本的特权统治阶级。
PPT学习交流
12
武士的盔甲
PPT学习交流
13
PPT学习交流
14
武士的佩刀
• 武士佩刀一长一短,长刀为太刀或是打刀,短 者为胁差(小太刀),长刀是主武器 ,胁差一般 是武士战败用来切腹的刀,这也从一个侧面体现 了武士道精神,有人也用来巷战和暗杀。 刀佩带 在左腰 ,武士以自己的刀为荣耀,碰撞武士的刀 鞘,会被视为不礼貌(这也是为什么,日本人行 走是靠左走)。
PPT学习交流
10
②樱花最美的时候是凋谢的时候,樱花花期不长
,但凋谢有个特点,就是一夜之间满山的樱花全部 凋谢,没有一朵花留恋枝头。这是日本武士崇尚的 精神境界,在片刻的耀眼的美丽中达到自己人生的 顶峰发挥自己最大的价值,之后毫无留恋地结束自 己的生命。武士的自杀是源于其对自己生命的一种 觉悟,一种对自己已经达到顶峰的一种判断,是一 种满足,是对樱花凋谢的凄美的一种向往。
日本の武士道和武士
- ----义、勇、仁、礼、诚
PPT学习交流
1
内涵
武士道的诀窍就是看透了死亡,“不怕死” 而为君主毫无保留的舍命献身。
概説 根本
为君主不怕死、不要命的觉悟。
精髓
责任感、使命感、自尊心、自我牺牲精神 的体现以及面对死亡时无所畏惧的勇气。
PPT学习交流
2
由来
武士道起源于日本镰仓幕府, 后经江户时代吸收儒家和佛家的 思想而形成。最初,它还是倡导 忠诚、信义、廉耻、尚武、名誉 的。但武士道作为封建幕府时代 政治的产物,它吸收的是儒教和 佛教的某些表面的东西而不是它 的真谛,儒教和佛教的思想中不 能满足武士道的那些东西,都被 日本民族固有的神道教充分提供 了。
PPT学习交流
4
主要书籍:《叶隐闻书》《武士
道》《德川家康》
武士家训:日本武士道的古典称为‘ 叶隐’ ,是江户时代的佐贺藩所传 诵的武士道修养书。“叶隐”就如树 木的叶荫,是在人家看不见的地方 为主君“舍身奉公”之意。‘叶隐’所表 现的武士道精神,是果断地死、毫 不留恋地死、毫不犹豫地死。 武士
标榜的是精神上的优越,就是心理 上先能战胜自己,才能战胜别人。 先能“不要自己的命”,才能“要他人 的命”,这是日本武士强人一等的道 德律。在武士道的世界,“切腹是武 士道最忠义的表现”。
PPT学习交流
3
展発
武士道在刚出现的时候, 本意是好的,只是到了后来 被人用到了歧路上去,同时也就让周围的人对它产生了强 烈的反感。 为推行侵略扩张的政策,日本需要用武士道去 激励士气,巩固军队,也需要用武士道去禁锢和统一国民 的思想,为此,他们开足宣传工具的马力,打着“拯救日本 ”的幌子,强行灌输“皇国论”、“大和魂”、“为天皇尽忠”等思 想。 武士道本来就是武士争雄天下,崇尚杀戮的非人道伦 理观,把军刀当作勇敢与地位的象征。特别是“武士道,就 是对死的觉悟”,这种思维方式与狭隘民族主义和扩张政策 相结合,就把非人性和反人道发挥到极端,变为虐杀狂和 自虐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