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议论文训练二 之 并列式分论点

议论文训练二 之 并列式分论点


• 问题一:逻辑链不完整导致偏离题意。 • 核心概念“价值”在材料中出现五次,材料指向非常明晰——宜围绕“价
• 值”阐发议论。 1.由材料中“人的价值有时像一根稻草,与自身无关,就看你与谁捆绑在一 起”一句话得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结论,以此为题作文,立意为 “身边的人或事物会影响到你,所以应该接受好的影响,自己也应该给别人 以好的影响”,而完全抛弃了核心概念“价值”。 只需再深入一步,把“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想法向“价值”靠拢,用 “接受好的影响来提升自己的价值”作为文章立意,这就没有任何问题了。 2.只想到“因”(原因、条件、方式等)——“要接受好的影响”,而不联 系“果”——“提升价值” 3.“扬长避短”“坚持自我”“让自信伴我成长”等等。其实,“扬长避 短”“坚持自我”“自信”等均可视为“彰显价值”或“提升价值”的途径,
• 本论 论证分论点2:论据+分析论证

论证分论点3: 论据+分析论证 列
• 结论(照应全文)
阅读文章,理清文章思路,体 会分论点并列式结构的特点
因果分析法(从“为什么”的角度。)
参考:1.(1)因为浮躁,使许多天才如流星划过。 (2)因为浮躁,使许多企业如昙花一现。 (3)因为浮躁,使许多朝代如过眼云立意正确 “用努力和奋斗提升自我价值” “找准位置才能发现其价值” “价值在于对他人对社会产生的积极作用, 奉献自己,就是价值的真谛” • “坚守自我,不盲目追随以实现自我价值” • “有认清自我的勇气,坚定的信念,百折 不挠的意志,才能发挥自我价值” • ……
• 问题二:素材陈旧,不善于联系现实生活。 • 很多学生 似乎已习惯于把自己的生活隔绝在作文以外,而偏偏 从古人堆里寻找例证。陶渊明、苏轼、司马迁、李白等高考名人 悉数登场,演绎价值的方方面面,如果论述合乎情理合乎逻辑, 自然不算什么错误,也并不影响作文得分。但看到如此切合社会 现实的题目在众多考生笔下一下子穿越到千年以前,总是有点惋 惜和遗憾。是学生对现实生活熟视无睹?还是觉得作文就是作文, 与生活毫不相干呢?这一点值得我们思考。 • 但关注现实,有思想的学生面对如此话题,就特别容易出色发挥。 请看《欲高必自立》的开头部分:
• • • • • • • • • • • • • • • • •
立意参考: 【从综合的角度】 (1)从文中关于稻草价值的不同观点出发, 探讨: 何为“价值”/ 人(事物)的价值由什么决定/ 人(事物)的价值应怎样体现。 (2)从稻草卖了螃蟹价却并不具备螃蟹的价值这一点出发, ①论述看问题不能只看表象,而应深入本质(看问题不能看表象)。 ②联系社会现实(如奢侈品消费、过度包装等)探讨“价格”与“价 值”倒置的现象。 【从“有人”角度】 ①依附他人可能会抬高自己的身价,却不一定能提升自己的社会价值。 ②人(事物)的价值取决于自我的品质(质量、作用等)。 【从“稻草定律”的角度】 ①环境可以影响/决定事物的价值。 ②联系现实探讨如何增加人(事物)的附加值。
• 分论点:⑴世界千变万化,事物是复 杂的,因此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 ⑵人们看问题的方法、角度不同,因 此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 ⑶评判事物的标准不同,因此答案是 丰富多彩的。
用“为什么”的方法给“答案是丰 富多彩的”这个话题拟写三个分论 点
用“怎么办”方法给“战胜挫折” 拟写三个分论点
• 分论点:⑴战胜挫折,我们要有坚忍 不拔的奋斗精神。(勾践) • ⑵战胜挫折,我们要有永不言弃的顽 强品格。(林肯) • ⑶战胜挫折,我们要有积极乐观的人 生态度。(爱迪生)
• [作文 建议] • (1) 高考作文命题注重思辨能力的考查,独立 思考的能力显得越发重要。 学生关注现实,力 争在作文里表达真实的思考和感悟。 • (2)素材积累应落到实处。首先尽量积累现实 材料。其次记准素材关键信息,像人物姓名、身 份、地域、主要行为和最终结果等,不要出现常 识性错误。第三,引导学生深入挖掘素材,多角 度提炼观点,争取达到一材多用。 • (3)作文命题力求突显观点,表达主张。标题 仅显示话题范围而观点不够明晰的作文在得分上 不占优势。 • (4)强调文章布局章法和书写的重要性。



• • •
“稻草定律”在社交应用中的热传和其传播的价值观受到 当今社会的热捧,实在透出当今浮躁投机的风气,人们攀龙附 凤,投机取巧,想尽办法提高自己的身价,殊不知此举背后是 偏离正轨的人生观。此举的结果,非但不能抬升自己的身价, 反而贬低自我人格和扭曲自我修养。 当今人们为什么如此浮躁投机而非潜心提高自我境界呢? 因为人们见到不学无术的官二代富二代将父母名望和资产加于 己身虚增自己价值不费吹灰之力取得的巨大成功;因为人们见 到庸碌无为的势利小人靠须溜拍马轻而易举取得的傲人成就。 如此种种,蒙蔽了众人的双眼,使人们忽略了自我价值在成功 中所占的重要地位。 所以,要改变低迷消极的风气,必先从重视独特的自我 价值开始。 …… 文章直切时弊,开篇即结合生活现象把“稻草定律”受到热 捧的根本原因揭示出来,给人以启发和警醒,显示出非同一般 的洞察力,为赢得高分奠定了基础。

•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 文章。(60分) • 有一条在微信圈流传的“稻草定律”说,路边的一 根稻草如果没人搭理,它永远只是一根稻草。卖白 菜的人用它捆绑了白菜,它的价值就与白菜一样了; 卖螃蟹的人拿去捆绑螃蟹,它就与螃蟹的价值一样 了。人的价值有时也像一根稻草,与自身无关,就 看你与谁在一起。∥但也有人觉得“稻草定律”并 非人生宝典,稻草什么时候都是稻草,螃蟹什么时 候都是螃蟹。螃蟹的美味是稻草永远不会散发的, 稻草不要以攀龙附凤来提升自己的价值;稻草的价 值在于它是稻米成长的母本,它孕育的米香也是螃 蟹所不具备的。 •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 得抄袭。
议论文结构模式 之
并列式分论点的拟写技巧
明理论
• 1、结构有什么重要性?
• 结构是思路的反映。
• 文章的主体靠恰当的结构来凸显。 • 2、如何理解这里所说的结构?
• 论证中各个部分之间的组成关系。 • (即:分论点之间的关系)
分论点并列式结构
• 引论(提出中心论点、分论点)
• 论证分论点1:论据+分析论证 并
2.(1)因为浮躁,使容易变成困难。 (2)因为浮躁,把直道走成弯道。 (3)因为浮躁,使成功化为失败。
条件分析法(从“怎么办”的角度。)
参考: 1.(1)克服浮躁之心,要有坚定明确的目标。 (2)克服浮躁之心,要有固守寂寞的勇气。 (3)克服浮躁之心,要有开拓进取的恒心。
2 (1)勇敢者用勇气拒绝浮躁。 (2)执著者用毅力拒绝浮躁。 (3)睿智者用智慧拒绝浮躁。
• 问题三:议论不知扣合主题。 • 材料核心为“价值”,那么文中议论均应该 围绕“价值”进行,而有些考生命题虽突出了 “价值”,但写作时并未真正体现出这一中心。 • 比如《独特的价值》一文,议论中反复说到的只 是“关键在于要抓住自己的优点”,而并没有深 入一步说到“以此来彰显自我价值”。 • 《做最真实的自己》一文,只说到“做真实的自 己才能成功”,也没有与“价值”相联系。 • 问题四:书写脏乱不清晰。 • 书写模糊,涂改脏乱影响得分是不争的事实。 其得分差距一般在5—8之间, •
拟写并列式分论点具体要求
• 基本要求(数量、位置、关系、句式): • (1)数量:并列式分论点一般为三个。 • (2)位置:形式要一目了然,即每段中心句 应在段首(或段末)。 • (3)关系:各分论点处于同等地位,不能重 复,不能相互包括。 • (4)句式:分论点之间应保持句式的一致, 三个分论点互相构成排比。 • (5)结构:“四环节”:即每个分论点都要 经过四个环节的内容,完成一个完整的论证过 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