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市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三年发展规划(2011-2013)
二0一0年十月二十日
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质检技术机构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为加强质量检验和计量检测工作,许昌市检测中心根据当前的形势和任务,结合自身职能,在近年工作的基础上,特制定三年发展规划。
三年规划的基本思路是以提升检验能力为基础;以提高人员素质为手段;以规范检验行为为保证;以全面推动质检事业可持续发展为根本;全面推进我市质量检验和计量检测工作上台阶。
一、树立外在形象
依托发制品国家中心建设为前提,待发制品国家中心主体大楼2011年竣工且装修完成后,许昌市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进行整体搬迁。
按照各科室职能、专业进行合理布局;各实验室检验测试仪器设备在原有基础上根据需要再进行合理购置,保证许昌市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作为技术机构在仪器设备上始终处于领先地位,以满足飞速发展的许昌市当代社会需要。
在社会上树立一个综合实力强大、技术力量雄厚、办事效率高效、检测数据公正、检测报告权威的技术机构形象。
二、完善质量体系
日常工作严格按照质量手册运行,具体事项完全按照程序文件或作业指导书规定的程序进行,在运行过程中不断修改、完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内容,做到一个动态良性循环;各类证书、报告严格按照审批程序逐级审核,保证原始记录的信息完整性、真实性、溯源性;各类标准证书、法定计量机构考核证书、社会公用计量标准
考核证书、各类实验室资质认定证书等的按时上报复查,严格执行内审计划,对于内审中发现的问题应限期整改。
最终做到“常态迎检”,即平时工作状态就可应对各类检查、复查、评审,杜绝为应付检查、评审加班加点准备材料现象。
三、提升人员素质
人员素质的提升分为两方面:现有内部检测人员的素质提升,和引进高素质高学历人才。
现有内部检测人员的素质提升。
一是进一步加强学历教育,鼓励干部职工接受在职教育;二是邀请有关专家有针对性地讲授专业业务知识,三是派出技术骨干和管理人员外出学习先进的检验技术和管理方式;四是对新进和换岗人员进行岗前培训,以适应新的工作需要;五是通过有关的培训考试、上挂锻炼、比对试验等途径促进队伍素质的全面提高;六是组织开展科技周活动,邀请有关专家到中心授课,内部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论文和技术经验交流,加强与先进地市技术机构的交流合作,提高干部职工的整体素质;七是派出科技骨干到相关高校进修学习,培养学科技术带头人。
引进高素质高学历的专业技术人才。
根据工作需要,引进一批专业对口的硕士生、博士生,充实到专业技术队伍;由他们引导技术人员开展技术创新、科技攻关活动,自主研发或者联合高科技企业设立科技攻关项目,完成1-2项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并争取获奖。
四、完善网络建设
网络建设分为外部网络和内部局域网建设。
加气机检定装置;安全防护系统检测装置;耐压试验仪检定装置;线纹尺检定装置;浊度仪检定装置;接地电阻和回路电阻测试仪检定装置;交直流电阻测试仪检定装置;氧气吸入器检定装置;可燃气体检测仪检定装置;医疗机构生化分析仪检定装置等。
2,质检方面:规范建设省级电线电缆检测站和人造板材检测站,并开展业务;建成蜂产品检测站,正式挂牌运行,开展蜂产品检验业务;对粮食机械、面粉机械产品和包装机械等产品的通用项目进行认证,开展金属材料的材质分析;完善黑色金属检验手段,增加多元素含量检测项目;补充完善食品检验设备,在原有基础上增添1台液相色谱仪以满足工作需求,购置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拉力试验机、色牢度仪等检验设备,提高食品、发制品等产品的检验能力。
对机电产品的延伸产品进行扩项,比如电缆桥架等;新上电器产品的阻燃性能和盐雾实验等检验项目;开发与煤化工、发制品和黑色、有色金属有关的新检验项目;通过购置进口的气相色谱仪、气质联用仪和织物阻燃性能测试仪,开发食品、发制品检验项目。
建立符合瓦楞纸箱实验条件的恒温恒湿试验室,购置相应的检验设备;新上改质沥青、工业萘、二甲醚、甲苯检验项目,对发制品的阻燃性能、柔顺性能进行研发和检验;开发食品中营养物质的检测项目,重点检测食品中氨基酸、维生素等含量,对三聚氰胺、食用添加剂开展定性检测等。
六、提高服务质量
随着检测机构市场竞争逐步转移到内地,提高服务质量,增强
服务意识已成为质检技术机构赖以生存的基础。
拼设备、拼技术、拼服务是技术机构竞争的根本。
随着我们人员素质的提升,高精端技术设备的配备,服务质量已成为重中之重。
只要我们能为企业所想,做到周到满意的服务,提供高质量的报告(产品),那么,许昌市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在技术机构市场竞争的大潮中将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