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从当前实践的过程看,难度确实大,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第一、政企真正分开难;第二、理顺产权关系、确立企业法人财产权难;第三、将企业全面堆人市场难;第四、股份经济规律与国有企业现实的矛盾突出。
国有企业亏损严重,发展速度过慢,国家的基本方针就是用现代企业制度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
但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人们则有不同的理解。
基本有三种意见:1、认为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公司制。
坚持这种理论的学者认为,“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主要有两个,一是产权明晰,二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
”诚然,这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但是不是就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全部内容,还得研究。
至少还应包括下列内容:(1)在政府的社会经济管理职能与国有资产所有者管理职能上,构建国有资产管理的新体制。
由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所决定。
我国政府具有两种职能。
即经济管理者的职能与国有资产所有者的职能。
前者凭借政府的行政权力与宏观调控手段,管理社会的各种经济成分,使其协调发展;后者凭借政府拥有国有资产的所有权,管理国有经济、追求国有资产的保值与增值。
两种职能不同,管理的方式也应不同。
政府应设立两类机构,一是专司社会经济管理的职能,保证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另一类机构,专司国有资产管理职能。
按照法律界定的财产界限对国有经济实施科学管理。
(2)在国有资产专司职能的基础上,实行国有资产国家统一所有。
分组监管。
在国有资产所有权上,通过国家统一所有,统一投资,以投资形式参与公司经营,明确其产权关系。
使公司变为独立的法人经济实体。
在国有资产国家统一所有的基础上、建立国有资产经营预算制度。
长期来。
国有资产经营收支与政府的公共预算混合使用、这就使政企难以分开的症结所在。
国有资产专职机构的建立。
国有资产经营预算和收支,都要接受人民代表的监督。
国有企业的上缴利润、国家股的分红,派息与国有资产转让的收入,国有资源及其使用权收入等,都要纳入法规。
以上是前提,是关键。
这些问题不解决,企业的公司化往往就变成”翻牌公司”,并给予”翻牌公司”以合法的地位。
这种公司是不是就是”产权明晰、两权分离”呢?2、认为现代企业制度就是“产权明晰,政企分开,责任明确,管理科学”。
坚持这种意见的学者认为,上述原则就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而且是国家对企业改革的新要求。
责任明确,管理科学,这是我们多年来对企业管理所强调的标准,并不能算“新”,更不能算为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内容。
政企分开是已故经济学家蒋一苇提出的,到现在已经有12年的历史,我们分得怎么样,大家有目共睹。
为什么这么难?它的难,还不在于对它是否“共认”,而主要是人们利润的调整。
既得利润者对此持消极态度。
产权明晰的提法,公正的说,很不科学。
产权本来就很“明晰”,属国家所有,现在用“法人财产权”代替,并说这样就达到“明晰”。
“法人财产权”的实质是法律界定的“支配权”,并不是企业所有权,而一些人却把它说成企业“所有”,把国家所有单纯变为“分红”,“终极所有”,把本来明晰的产权倒变为“不明晰”。
终极所有。
是针对我国经济管理体制中的政企不分的现状提出来的,意在政府不要盲接干涉企业的生产经营,放开手脚让企业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政府只享受企业经营活动之后的所有权效益。
这种用意是好的,但“终极所有”提法是不确切的。
国家资本,他就是所有者,怎么能对其经营活动不干预、而只坐享其成呢?国家控股,他就会利用控股权干预企业的经营,进而达到享受所有效益的目的。
国家参股,也会通过公司的董事会干预公司的经营活动,不可能只享受所谓的“终极所有”。
正确的提法应是“股权所有”。
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况呢?主要是概念不清。
经济形态指的是企业归谁所有,经营形态指的是企业由谁经营,法律形态指的是谁是企业法人代表。
“法人财产权”是企业经营权,用它代替经济权与法律权,怎么能不乱呢!3、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思想,我认为至少包括下列三点:第一、有限责任原则。
独立核算,自负盈亏,是市场企业的两个基本条件。
参与市场竞争,就有可能亏损破产,以注册资本承担有限责任,还给失败者以东山再起之机。
第二、多元投资原则。
社会法人参股,便于相互监督与相互扶持,有利于企业稳定发展。
企业职工与社会居民参股,容易形成企业经营与社会经营,这不仅有利于企业,也有利于社会居民,形成社会效益。
第三、内在动力原则。
工资所体现的是雇工关系,不利于激发经营者与企业职工的积极性。
如果让企业经营者与企业职工2/3以上的收入不是来自工资,而是来自分红,那他们就会拚命。
拚命+才干=企业效益。
篇二:现代企业制度期末重点选择题10题1.用企业价值作为激励依据的形式是【 c】a.奖金b.股权c.股票期权d.年薪2.年薪制是指【 a 】a.工资+奖金(或风险收入)b.工资+股权c.工资+(奖金)+股票期权d.工资.3.现代企业制度的四个特征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其中基础、前提和必要条件是【 a】a.产权明晰b.责权明确c.政企分开d.公平理论4..企业的员工与产业工会的代表进入公司监事会参与企业决策的一种制度是【 c 】a.高薪制b.年功序列制c.职工参与决策制d.期权制5..在现代企业制度中,建立和完善企业资产所有者和企业经营者之间委托代理关系的核心是【 b】a.建立企业资产所有者的有限资产制度b.构建有效的控制机制和约束机制c.建立法人财产制度d.建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营管理体制6..在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时,发行价格超出发行前每股净资产的溢价,包括了流通权和公司创业者价值,这就意味着流通股股东获得流通权是向非流通股股东支付了对价是属于ba.缩股b.流通权回购c.转增d.送股7..产权的实质是【 d】a.交易权b.财产权c.股权d.利得权8..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形式是【 c】a.无限责任公司b.两合公司c.有限责任公司d.股份公司9..产权的确立起到了为产权主体称为商品生产者奠定基础的作用,产权本身也可以作为商品交易的对象指的是产权的【 b 】a.激励功能b.交易功能c.资源配置功能d.约束功能10.有限责任是现代公司制度的【 b】a.核心b.基础c.关键d.最基本要求11. 产权:(书67)产权通常是指建立在某种所有制基础上的财产所有权以及财产的所有者运用其财产的行为权利。
它包括财产的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权的属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产权具有经济实体性、产权具有可分离性、产权流动具有独立性。
产权的功能包括:激励功能、约束功能、资源配置功能、协调功能、12. “假集体”企业:(223)假集体型企业是指企业所有制性质名义上归属于公有制经济,但实质上与名义性质有本质差别,事实上主要由经营者个人出具一定的资金、实物、技术等资产,并实际负责经营管理的企业。
企业经营名义责任由公有制部门承担,实际责任由经营者个人承担或与公有制部门分担。
根据企业设立时的不同情况,这类企业又可具体细分为三种类型,即个人创办型企业、合资创办企业和无形资产组合型企业。
13. 公司治理结构:(99)公司治理结构是指在分权和制衡的原则下所作出的公司机构设置及相互关系和运行方式的制度安排。
我国公司治理结构是采用“三权分立”制度,即决策权、经营管理权、监督权分属于股东会、董事会或执行董事、监事会。
14.企业集团:(147)企业集团是以一个实力雄厚的大型或特大型企业的核心,以产权为核心,以产权为连接纽带,把多个企业连接在一起,具有多层次结构,以母子公司为主体的多法人经济联合体。
15.产权交易与企业产权交易:(259)产权交易就是指在市场经济中,经济主体之间发生的生产要素以及附着在生产要素上的各种权利关系的有偿转让行为。
所谓企业产权交易是指企业作为一定财产的代表,以不同的产权客体作为交易对象,根据不同的产权形式采取相应的交易方式,以较低的交易成本获取较好的经济效益的经济行为。
16. 公司关系:(153)母子公司关系,本质上是一种股权关系,而不是简单的上下级行政关系。
从管理体制角度上讲,是一种集权和分权的关系。
规范母子公司关系的原则是,母公司对子公司依法行使出资人权利并承担相应责任,子公司应依法改制,建立规范的法人结构。
17. 政府企业:(183)政府企业是指那些由政府所有并直接由政府机构经营的非营利企业。
这类企业不具有商业性目标,也不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只是隶属于政府主管部门。
18.(3)市场经济对企业主体的基本要求:1。
真正独立的法人 2.企业应是资本企业 3.企业要有企业章程来约束。
4.企业应建立横向责任制度。
19.(179)国有企业制度的优点:1.可以突破一般所有者眼界和实力的局限,具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投资眼界宽广。
2.可以超越单纯的商业利益,实现一定的社会目标。
3.拥有特殊的融资手段。
4.有稳固的企业形象和信誉。
5.能得到政府的特别关照。
缺点:1.权利义务关系模糊。
2.企业目标的多元化使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收到限制。
3.在保卫资产安全上有特殊的困难。
4.有很强的退出壁垒。
5.可能受到更多的行政性干预。
20.(259)企业产权交易的层次。
从企业产权交易的对象看,主要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企业单项要素的产权交易,如企业闲置资产、单项资产出售,部分厂房、土地出租和出售,技术、商标等知识产权交易等;第二个层次是企业部分产权交易,表现为价值形体资产分割后交易(如企业股份买卖)和企业整体产权的部分出售(如分厂和车间出租、出售、联营等);第三个层次是企业整体产权交易,即把企业产权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买卖、租赁等。
目前,在产权市场上占主体地位的是第一个层次,从发展看,企业的部分产权和整体产权交易将有可能逐步上升至产权交易的主要地位。
21.公司与企业集团的区别与联系(151-152)联系:公司理论是企业集团的理论基础,公司组织是企业集团的组织基础。
他们都是企业,不是政府,都不应具有政府职能。
区别:1.公司是一个企业,企业集团是多个企业的联合。
2.公司是一个法人,企业集团是多个法人的合伙。
3.公司内部单位不是法人,企业集团的成员是独立的法律主体。
4.公司是严格的法律概念,企业集团是一个经济组织概念。
22、简述公司治理结构的内容(103)股东及股东大会;董事及董事会;经理人及其职责和权限;监事及监事会;23. 所谓资本三原则(8),是指资本确定、资本维持、资本不变。
这三个原则被视为大陆法系公司法的核心原则,保证公司独立、完整,保证法定资本制得以实现。
资本确定原则,要求公司的注册资本必须经过法律的确认或者取得公示的效力,并以此作为其他法律规则的基础依据。
资本维持原则,也称资本充实原则,指公司存续期间,应当维持与其注册资本相当的资本,以达到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和社会交易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