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企业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

(中国企业改革及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目标均是以现代公司为指向 的,这必然意味着大规模的兼并重组,然而在国企严重的银行负 债、极不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下,改革的成本是巨大而无法承受 的。)
• 在非公经济没有发展壮大起来之前,一窝蜂地选择大 在非公经济没有发展壮大起来之前, 企业也是不可能的
第一讲 企业制度的创新与现代公司的产生
五、企业存在的利与弊
小猪 大猪 按 按 (3,1) 等 (7,-1) 等 (2,4) (0,0)
博弈过程: 第一回合 大猪想:若小猪按,则大猪等;反之,大猪按。 小猪想:无论大猪按还是等,小猪都决定等。 第二回合 大猪已预见到小猪选择等,因而只能决定按。 博弈结果: 大猪按,小猪等,即(2,4)组合。 经济学含义: 多劳不多得,少劳不少得
企业获取资金的市场合约成本最高 资本所有者最有积极性和可能性去选择好经营者 资本所有者最有能力保护企业 资本所有者的劳动最难观察
六、现代公司制度有效性的理论分析
(二)有限责任
有利于企业吸收资金
(三)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
落实责权利, 落实责权利,保证管理和企业运作的效率
第二讲 基于现代公司制度有效性的理论分析 七、公司治理结构
日本企业文化 自然条件--侵略性--耻辱感--忠诚文化— 天皇为中心 团结团队,以企业领导者为中心,家庭 文化 “终身雇佣制度” 年功序列制度 决策慢,执行快
中国企业文化 四大家文化 地缘/血缘文化,关系文化,蛛网文化 人员流动性差 按资排辈+随机晋级 决策慢,执行慢 新东方管理
第二讲 基于现代公司制度有效性的理论分析 五、企业存在的利与弊
第二讲 基于现代公司制度有效性的理论分析 四、企业管理理论的演变 1.传统经验管理阶段:(18世纪后期——20世纪初) 2.“科学管理”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20世纪40
泰罗&工厂制度 年代) 法约尔&公司制度
3.行为科学阶段:(20世纪40年代——60年代末) 4.管理理论丛林阶段:(20世纪60年代——80年代) 5.企业文化理论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后)
基本组成模式
二元单层
股东会
二元双层
股东会
一元单层
股东会
董事会监事会Fra bibliotek监事会
董事会
英美法系国家
大陆法系国家 和地区(如中 国、日本、台 湾)
董事会
德国
七、公司治理结构
问 题:
内部人控制” “内部人控制” 独立董事制度
独立董事对“内部人”权力的“稀释” 独立董事对“内部人”权力的“稀释” 独立董事不“独立” 独立董事不“独立” 人才库的“水份” 人才库的“水份” 独立董事与公司业绩 独立董事与监事会
CI & CIS
源于美国根在日本 《Z理论—美国工商界如何迎接来自日本 的挑战》大卫威廉 内容:硬件建设 规章制度建设 精神建设 外显文化(CIS CORPORATION IDENTITY SYSTEM) 内隐文化
美国企业文化 移民文化 金钱 实用文化 人员流动性强 业绩导向晋级 决策快,执行决策慢
第三讲 产权制度与资本结构
一、何谓产权? 何谓产权? 产权是财产所有权人对自己财产的 产权是财产所有权人对自己财产的 自己财产 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权。 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权。
一、何谓产权? 何谓产权?
产权 (所有权)
占有、使用、收益、处分权
产权最本质的意义在于:归属; 从产权的本质意义讲:产权=所有权; 拥有产权即拥有四权,但产权人可以通过让渡 而失去四权中的部分或全部; 拥有四权也不意味着就是产权人,非产权人可 以通过赎买或按规定获得四权的部分或全部。
一切不直接发生在物质生产过程 的成本都可以说是交易成本,如: 信息成本、谈判成本、拟定和实施 契约的成本、界定和控制产权的成 本、监督管理的成本和制度结构变 化的成本等等。
第二讲 基于现代公司制度有效性的理论分析 二、企业与市场的关系
替 代
科斯&张五常
宏观上互补 微观上替代
张维迎
互 补
德姆塞茨
第二讲 基于现代公司制度有效性的理论分析 三、企业和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
三、企业发展脉络
思考:现阶段国企改革对企业形式的理性选择? 思考:现阶段国企改革对企业形式的理性选择?
• 无限责任形式是不可替代的
(人对风险的态度使无限责任的制度设计表现为对企业规模的制约 ,但对于资产专用性很强的行业而言无限责任的约束却是有限责 任无法比拟的,因而是不可替代的。)
• 以现代公司为导向的改革成本是无法承受的
七、公司治理结构
美日公司治理比较
美国:大股东至上 美国:
产权分散:自然人持股为主 外部:资本市场 职业经理人市场 内部:激励约束
日本:经理至上 日本:
产权集中:法人持股为主 产权集中: 主银行制度 法人交叉持股 外部: 外部:社会文化 内部:企业文化与激励约束 内部:
第二讲 基于现代公司制度有效性的理论分析
关于教材的选用
主要参考书目:《现代公司理论》(高程德主编,北京 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 其他参考书目:《现代公司理论与运行》(芮明杰、袁 安照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1月)
关于教材的结构
(1)描述性概论:企业概念及发展脉络 (2)经济学分析:企业的定义与存在(企业与市场的关 系);企业的核心问题:产权、治理结 构及委托代理。 (3)管理学分析:企业组织(企业内部结构);企业成 长;企业的价值等
市场时间
第一讲 企业制度的创新与现代公司的产生
二、企业形式
指 标 企业类别
数量比例 80% 10% 10%
销售额比例 13% 7% 80%
独资企业 (个体) 合伙企业 公司企业
注:市场经济国家,以美国为例
第一讲 企业制度的创新与现代公司的产生
三、企业发展脉络
个体、合伙企业
•15世纪 •两权合一 •无限责任 •小规模
亲爱的,我到女儿家去了, 亲爱的,我到女儿家去了,你一 个人在家的日子里,千万要记住: 个人在家的日子里,千万要记住:不 要把鸡蛋 放在一个 篮子里…… 篮子里
亲爱的…. … 亲爱的
第四讲 委托-代理关系与激励约束 委托-
一、何谓委托-代理关系 何谓委托 代理关系
企业产生于市场交易费用的降低
+
企业A 企业A
=
企业C
一、企业存在合理性的理论分析
交易费用是
……
产权经济学家 科斯
狭义来说是指一项交易本身所需花费的 资金、时间和精力;广义来看是指为进行交 易而花费的所有资金、时间和精力,涵盖交 易前后及相关方面。
一、企业存在合理性的理论分析
新制度经济学家 威廉姆森
含 义:
狭义:
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的制衡机构及制度安排, 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的制衡机构及制度安排,协调 所有者、经营者、员工及相关利益者的责权利。 所有者、经营者、员工及相关利益者的责权利。
广义:
企业内协调所有者、经营者、员工及相关利益者关 企业内协调所有者、经营者、 系的机构与制度。
七、公司治理结构
第一讲 企业制度的创新与现代公司的产生
一、企业的概念
指依法设立的在生产、流通、服务等领域中,从事某种 相对固定的商品经济活动,通过提供某种满足社会需要 满足社会需要的商 满足社会需要 品或劳务来实现盈利 实现盈利,进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实行独立经 自主经营、 实行独立经 实现盈利 自主经营 自负盈亏实行 济核算的经济组织 济核算 经济组织。 经济组织
自我 尊重
权力
交友 温饱 生存
图解人的五层次需要 物质
一、企业的概念
诠释: 诠释:满足需要
(1)生产方面 )
生 产 为 中 心 销 售 为 中 心 用 户 为 中 心
生态观 创造需求观
一、企业的概念
(2)营销方面 )
附加产品
产品策略:

品牌

形式产品 (实体) 核心产品

整 体 产 品

欲望 量
利:降低市场合约成本
市场竞争不完全—消费者合作型企业产生 市场竞争不完全 消费者合作型企业产生
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
锁定效应——企业纵向一体化与横向一体化发生 企业纵向一体化与横向一体化发生 锁定效应
资产专用性与不完全合约
不对称信息—受信息制约的一方成立企业 不对称信息 受信息制约的一方成立企业 博弈行为——博弈失败的一方变更企业产权 博弈行为 博弈失败的一方变更企业产权
市 场 看 不 价 见 格 的 机 手 制
价 格
S供给曲线
P0 P 1
D需求曲线
q需 < q供 q供 < q需
销售量(产量)
三、企业和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
企业:依靠治理权威和管理权威
治理权威是来自于法律法规企业章程的权威,表现 为科学管理;管理权威是来自于企业环境以及管理者个人能 力和魅力的权威,内生于企业,表现为企业管理倚重于企业 文化和人本管理。 治理权威是管理权威的基础,管理权威是治理管理 的保证。在企业管理的发展过程中,由侧重于治理权威而向 侧重于管理权威发展。
结 论
现代公司制度设计的有效性: 在于其将企业所有权赋予出资者的产权制 度;有限风险的责任制度;规范的公司治理结 构。其中治理结构是最显著的特征。 关于公司治理结构: 各国在公司治理上的结构安排可以根据需 要而有所不同;各国公司治理问题的解决通常 借助于激励约束措施、市场和文化氛围,是一 个从精神到物质的综合安排。
款式
一、企业的概念
价格策略(高/中/低价) 促销策略(人员推销、广告 广告、营业推广、 广告
公共宣传,促销组合 促销组合) 促销组合
地理策略
一、企业的概念
(3)经营理念方面 ) 服务和利润; 例:水,服务和利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