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施工技术方案设计管理制度

施工技术方案设计管理制度

TJ-ZGS-ZD-06 施工技术案管理制度编制/日期:审核/日期:审批/日期:施工技术案管理制度1 案编写1.1项目部应在施工合同签订后,项目开工报告报审前,编写施工组织设计,并报总工室审批后修改完善,报送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审批。

1.2项目部应按有关法规要求和工程实际需要,在工程施工前编写专项施工案,例如:(1)桩基工程施工案;(2)基坑支护工程施工案;(3)模板工程施工案(含设计计算书);(4)脚手架工程施工案(含设计计算书);(5)物料提升机安装拆卸案;(6)塔吊安装拆卸案(含基础设计计算书);(7)施工外用电梯安装拆卸案;(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9)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专项施工案应报总工室审批后修改完善,报送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审批。

1.3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施工案由项目经理组织项目管理人员编写,工程部或设备部分管副经理负责审核。

编写完成后项目部召开案部评审会形成会议纪要,并由工程部或设备部分管副经理审核后连同会议纪要一并上报总工室审核。

1.4案编写人员应收集和理解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案的编制依据,包括:(1)施工合同;(2)设计图纸;(3)地质勘察报告;(4)相关技术标准、规;(5)工程量清单。

1.5项目经理应组织案编写人员并通知总工室、成本部、工程部或设备部踏勘现场,了解施工场地和边环境条件,包括:道路交通情况、施工用水用电供给量和接驳点、场地平整情况、场地与边道路、市政管线、建筑物的关系等,项目部应形成《施工现场踏勘情况记录表》和照片。

1.6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案的编写容、目录、封面和格式等要求详见《施工技术案编写标准》。

1.7项目部按照总工室意见修改完后进行回复,连同修改后的案一并上报总工室复审。

2案讨论2.1工程部或设备部应在施工组织设计审批前组织总工室、成本部、经营部、材料部、设备部等相关部门、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施工主管、班组长等召开案讨论会。

2.2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应在案讨论会前编写施工组织设计初稿,并按照“施工技术案分析讨论会议记录表”的容,做好会议准备。

2.3案讨论会的主要容:(1)项目经理、项目负责人介绍工程概况施工合同要求(含工期),地质条件、场地和边环境条件、重点和难点、施工总体部署和施工顺序、主要施工法要点、工程量、工艺工效分析、设备投入、施工进度安排构想等。

(2)与会人员对案的构想的可行性、合理性以及如保证工程质量、安全和进度提出意见和建议。

2.4案讨论会由工程部或设备部主持并形成记录“施工技术案分析讨论会议记录表”和“会议签到表”,会议后2个工作日发放给与会部门或人员。

3案审批3.1项目部编写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案,并由项目经理审核签名后,交工程部或设备部报送总工室审批。

案报审文件除了送书面文件外,还应将电子文件发到工程部或设备部,以及总工室(副总工程师)。

3.2总工室在收到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案后,原则上在24小时审批回复,将审批意见填写在“施工组织设计(案)审批表”上,发到工程部或设备部及中,由工程部或设备部转发给项目部。

3.3项目部按照总工室意见修改完后进行回复,连同修改后的案一并上报总工室复审。

总工室对案的修改完善进行跟踪落实。

3.4经审批后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案的封面的审批栏上由总工程师签名。

盖章手续在行政部办理。

3.5项目部应将经总工室审批后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案附“施工组织设计(案)报审表”(GD2202002)送给监理单位审查。

3.6深基坑、高支模板、人工挖桩等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案经监理单位审查后还应由总工室组织专家审查论证。

案审查按法规和当地安监部门的要求进行。

4案交底4.1总工室应在施工组织设计审批后组织项目部进行案交底,并通知工程部、成本部或设备部相关人员参加。

4.2案交底由总工室、工程部、成本部或设备部、项目经理和项目技术负责人对项目管理人员就施工案的工艺、进度、质量和安全控制重点进行交底。

4.3总工室形成“施工技术案交底记录表”和“会议签到表”,会议后2个工作日发给项目部。

5案修改5.1项目部应对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案进行动态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根据施工实际做法,不断地修改、调整案容和进度计划。

5.2当工程容和设计发生重大变更,应修改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案,并重新报送总工室审批。

6施工总结6.1工程完工后,项目部应根据施工实际做法,修改、整理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案。

在施工总结会前将修改、整理后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案电子文件提交工程部或设备部、总工室。

6.2项目部应编写工程资料归档用的施工总结,容包括:工程概况、完成工程量、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等。

6.3工程部或设备部在工程竣工验收后10天组织项目部召开施工总结会,并通知总工室等有关部门参加。

6.4施工总结会由工程部或设备部主持,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汇报施工总结概况、施工经验和存在问题,有关部门对项目施工管理、进度、质量和安全等进行评价。

6.5工程部或设备部形成“施工总结会议记录表”和“项目考评表”。

7.0 支持文件7.1 施工技术案编写标准8.0 记录8.1 施工现场踏勘情况记录表8.2 施工技术案分析讨论会议记录表8.3 会议签到表8.4 施工案审批登记表8.5 施工技术案交底记录表8.6 施工总结会议记录表8.7 项目考评表施工技术案分析讨论会议记录表施工组织设计、案标准格式市工程(宋体加粗小一号字,居中)施工组织设计(宋体加粗小初号字,居中)工程名称:市工程(宋体四号字,下同)工程地点:市荔湾区西华路和白马涌街交汇处施工单位:市泰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编制单位:市泰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编制人:编制日期:年月日审核人:审核日期:年月日审批负责人:审批日期:年月日(全文段落格式行距为固定值40磅)施工案编写大纲第一章编制说明及依据(黑体三号加粗,段落格式行距为单倍行距,下同)§1.1编制依据(黑体小三号字,左端与大标题退一格,段落格式行距为单倍行距,下同)§1.2编制原则(正文宋体小四,1.5倍行距,首行缩进2个字符,下同)第二章工程概况§2.1工程概述§2.2边环境§2.3工程地质概况§2.3.1 岩土层构成及工程特性(黑体小四号字,左端与次标题退一格,段落格式行距为单倍行距,下同)§2.3.2 水文地质条件§2.4设计概况§2.4.1 基坑支护案选型§2.4.2 锚索施工工艺§2.4.3 支撑体系施工§2.4.4 搅拌桩施工工艺§2.4.5 钻灌注桩施工工艺§2.5工程特点、重点和难点分析§2.5.1 工程重难点§2.5.2 工程特点及重难点解决案第三章施工总体策划§3.1施工总体策划目标§3.2施工总体安排§3.2.1 工程总体部署§3.2.2 工程总体施工流程§3.3施工准备及施工总平面布置§3.3.1 施工准备§3.3.2 施工总平面布置§3.3.3 施工总平面布置图§4现场管理与组织§3.4.1 项目管理机构配置情况表§3.4.2 主要人员管理职责划分§3.4.3 施工作业队配备情况§3.5施工接口协调管理第四章施工进度计划安排§4.1主要工艺工效分析§4.1.1钻桩工艺工效分析§4.1.2预应力锚索工艺工效分析§4.1.3搅拌桩工艺工效分析§4.2主要工期目标§4.2.1 总工期§4.2.2工程施工计划横道图第五章资源配置计划§5.1拟投入的主要技术力量§5.1.1 具体技术力量的投入§5.1.2 人员保证措施§5.2主要施工机械设备、主要施工机械进场计划及保证措施§5.2.1 主要施工机械设备、主要施工机械进场计划§5.2.2 机械设备保证措施§5.3劳动力配备原则§5.4材料使用计划和进场计划第六章主要施工法及程序说明§6.1施工测量§6.1.1 原始数据验算§6.1.2 平面控制布设§6.1.3 高程控制网布设§6.1.4 测量仪器配备§6.2深层搅拌桩施工§6.2.1 施工工艺流程§6.2.2 施工法及技术措施§6.2.3 施工质量控制§6.2.4 质量检验§6.2.5 施工中常见问题和处理§6.3钻灌注桩施工工艺§6.3.1桩身大样图§6.3.2 施工工艺流程§6.3.3 施工法及技术措施§6.3.4 施工保证措施§6.4预应力锚索工程§6.4.1 施工工艺流程§6.4.2施工法及技术措施§6.4.3质量控制§6.4.4施工中常遇问题及处理§6.5钢筋混凝土腰梁、支撑梁和立柱§6.5.1 施工工艺流程§6.5.2 施工法§6.5.3 质量标准§6.5.4 支撑系统拆除技术§6.6钻桩间喷锚§6.7基坑降排水§6.7.1 降水设计§6.7.4 降水施工§6.7.4 降水监测§6.7.4降水维护§6.8土开挖§6.8.1基坑土工程概况§6.8.2基坑开挖总体部署§6.8.3土开挖原则§6.8.4挖土技术要求§6.8.5土开挖施工法第七章施工期间的监控量测§7.1施工监测目的及意义§7.2监测容及技术措施§7.2.1监测容§7.2.2监测技术措施§7.3监测信息反馈基本控制标准及监测频率§7.4监测信息反馈程序第八章施工保证措施§8.1工期保证措施§8.2技术保证措施§8.2.1 技术管理体系§8.3质量保证措施§8.3.1 主要分项工程质量控制§8.3.2 隐蔽工程的质量保证措施§8.3.3商品砼的管理措施§8.3.4 为确保质量所采取的检测试验措施§8.3.5 工程档案资料管理的保证措施§8.4安全保证措施§8.4.1 安全保证体系§8.4.2 安全施工保证措施§8.4.3 安全施工技术性措施§8.4.4 安全应急流程控制§8.4.5危险源辨识§8.5文明施工保证体系及措施§8.5.1 文明施工目标§8.5.2 施工现场文明管理§8.5.3环境保护措施§8.5.4突发事件处理案§8.5.5 防止扰民措施第九章应急预案§9.1危险性分析§9.2重大危险源的确定§9.3现场机构设置§9.4现场机构职责§9.5应急救援工作和报告程序§9.6突发事故发生应急处理法§9.7急救技术及常备药品§9.7.1 急救技术§9.7.2 常备药品§9.8基坑施工期间须注意的事项§9.9坍塌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预案§9.10机械伤害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措施§9.10.1 机械伤害事故的预防§9.10.2 发生机械伤害事故应急措施§9.11发生高处坠落的应急措施§9.12物体打击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预案§9.13触电事故的预防及其应急预案§9.14深基坑施工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救急§9.15基坑突发事故抢险的物资和设备附图1〈施工平面布置图〉附图2〈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附图1要求:六牌一图宣传栏、施工围蔽、施工区域的划分、临时(施工)道路、各种材料的堆放场地、材料加工场、机械布置情况、临电线路布置、临水线路布置、消防设施布置、办公区域办公室的布置、生活区厨房、卫生间、冲凉房、施工人员宿舍的具体布置位置和尺寸、线路走向应在图纸上清晰图示并说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