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鼎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的基本史实,思考两场战役曹操一胜一败的原因,初步了解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
了解战争过程,提升复述重大历史事件的能力;分析两场战役曹操一胜一败的原因,提高对比、分析的能力;识读《三国鼎立形势图》,学习获取有效历史信息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阅读《三国演义》片段,认识文学作品和真实历史之间的区别。
了解历史人物的相关史实,认识到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其客观条件,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在于他是否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教学重难点】
重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难点:三国鼎立局面的特点及影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播放《三国演义》片头曲]
提问:同学们看过《三国演义》吗?刚刚播放的这首歌就是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头曲。
这首歌让我们感受到东汉末年与三国时期英雄辈出、成败从容的历史。
这是一段怎样的历史呢?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第16课:三国鼎立。
二、内容探究
(一)官渡之战
师: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北方的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民不聊生,后来爆发了黄巾起义,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少割据一方的军阀,东汉政权名存实亡。
在北方众多军事集团中,最主要的有两个,曹操和袁绍。
从实力上讲,袁绍在各个方面都优于曹操,但是曹操却最终在一场决定性的战役中打败了袁绍,完成了北方的统一。
这场战役是什么?
三、课堂小结
[多媒体展示《三国鼎立形势图》]
教师:你从这幅图中,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后指出:在中国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分裂只是暂时的。
天下大势是分久必合,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但最后究竟是谁独霸天下,问鼎九州呢?我们将在下一课学习。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