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月亮
古诗月亮
厉晓萱
在被黑暗统治的夜晚,天空中挂着皎洁的月亮,就如同一盏明亮的灯,在为夜行者照明。
这月亮勾起了许多人各种各样的梦,让古人写下了许多栩栩如生的赞美月亮的诗。
我记得李白大诗人曾经写过一首诗是〈把酒问月〉:"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过人。
"今天的月亮与古时的月亮是同一个,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都对月亮抒发感情。
长年在外的人一见到月亮就想起了家,今人对月亮是一种欣赏,代代人都对月亮赞美,我也常常站在门口看月亮。
在李白小的时候,不知道月亮是什么,常常把月亮比做盘子,挂在天空上,在云末端。
正如他写的〈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做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
"他对月亮做了多种想象,把月亮写的生动,形象,逼真。
但是白居易就从另一个角度写月亮,在江边上有一轮残阳,江水微微颤动,月亮在可爱的九月初三这天像弓一样弯,挂在天上。
白居易的诗把人引到梦中去,享受月亮的美丽,让我们陶醉。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日,露似珍珠月似弓。
"〈静夜思〉这首诗同学们一定听过:"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
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床前有明亮的月光,地上好似有一层霜,抬头看看月亮,回想起了故乡。
好似月亮就是故乡的象怔。
张九龄也写了赞美月亮的〈望月怀远〉:"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海面上升起了月亮,远在天边的两个人同时看着月亮。
用月亮互相想念。
月亮对游子就如同家一般,让人们看到月亮,想到家乡。
月亮也可以激发边关将士的激情和斗志。
卢纶在〈塞下曲〉中写道:"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黑黑的夜空中挂着月亮,天上还飞着大雁。
将士想去追逃跑的敌人,他们看到弓箭和刀上都落满了雪花。
王昌龄在〈出塞〉中写到:"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月亮是秦时的月亮,边关也是汉朝的,将士们都前仆后继。
在夜晚打仗时,总有月亮的陪伴。
月亮啊,你在夜晚为我们付出,我们用赞美来回抱你。
你让我们值得欣赏,让我们值得思乡,让我们打倒敌人,我们永远赞美你。
读了古诗,我心中的月亮更明亮,更多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