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实务(初级)》教材精讲(第七章 矫正社会工作[视频讲解])【圣才出品】

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实务(初级)》教材精讲(第七章 矫正社会工作[视频讲解])【圣才出品】

第七章矫正社会工作[视频讲解]
第一节矫正社会工作概述
一、矫正社会工作的概念及其功能
(一)矫正社会工作的概念
矫正社会工作是指将社会工作实施于司法矫正体系中,是专业人员或志愿人士在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指引下,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知识、方法和技术,为犯罪者或具有犯罪倾向的违法人员(如吸毒者),在审判、监禁、社区矫正、刑释或强制戒毒期间,提供思想教育、心理辅导、行为纠正、信息咨询、就业培训、生活照顾以及社会环境改善等方面服务,使其消除违法犯罪心理结构,修正行为模式,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社会福利服务活动。

(二)矫正社会工作的功能与作用
根据个人与社会二因素的犯罪原因理论,矫正社会工作的功能与作用也应该从个人和社
会两个角度入手进行分析。

1.针对罪犯的功能与作用
矫正社会工作针对罪犯的功能与作用主要包括:
(1)监管功能
矫正制度即刑罚执行制度,矫正社会工作者是刑罚执行团队中的一员。

在一些国家或地区的立法和司法实践中,矫正社会工作者被法律授予依法对非监禁罪犯实施监管的职责。

对非监禁罪犯实施监管,一是通过限制一定程度自由的办法对犯罪行为作一定补偿;二是通过监管预防其再犯罪。

(2)矫正功能
犯罪行为的实施有个人因素的影响。

个人因素包括生理因素、心理因素、思想观念、行为特征、生活方式等。

矫正社会工作者通过运用专业的理论、知识、方法和技巧,使犯罪者或具有犯罪倾向的违法人员得到生理上、心理上、思想上和行为上的矫正治疗,从而重新融入社会,成为正常成员。

(3)服务功能
矫正社会工作从本质上讲是在司法体系中的社会福利服务,其服务对象是特殊社会困难群体——罪犯或违法人员。

矫正社会工作的服务贯穿整个刑事司法过程。

其内容涵盖生活照料、经济支持、疾病医治、心理辅导、就学就业指导、家庭关系调适等。

服务手段包括直接的专业服务、转介性的间接服务等。

【例】矫正社会工作是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知识、方法和技术为罪犯及其家人提出相关的服务,使其消除犯罪心理,改正行为模式,适应社会生活的一种相关的服务活动,根据这样的定义,针对罪犯个人的,矫正社会工作的功能还包括()。

[2011年真题]
A.惩戒
B.补救
C.服务
D.替代
E.监管
【答案】CE
2.针对社会环境的功能与作用
矫正社会工作针对社会环境的功能与作用主要包括:
(1)营造有利于服务对象更新改造的家庭和社区环境。

许多研究表明,一些人之所以犯罪,是因为其生活的家庭及其周围的社区环境恶劣,存在许多不利于人健康成长的影响因素,如父母离异、家人酗酒、家庭教育方式失当、邻里失和、毒品泛滥、赌博盛行、偷盗猖獗等。

这些现象的存在,不利于服务对象的更新改造。

矫正社会工作者的工作重心,除了针对罪犯个人的监管、教育和服务外,还应着眼于营造有利于罪犯更新改造以及预防犯罪的健康和睦的家庭和社区环境。

(2)促进刑罚制度朝人性化、科学化方向发展。

【例】服务对象小方曾因吸毒被强制隔离戒毒二年,从戒毒所出来后,小方回到社区,家人不愿接纳她,拒绝承认有她这个女儿,社会工作者小赵了解到家人从小对小方期望过高,让她觉得透不过气来,吸毒是为了缓解压力,她自己也很讨厌这样的生活,针对小方的困境,小赵恰当的做法是()。

[2014年真题]
A.对小方进行健康教育,告知其吸毒的危害性
B.采用想象厌恶疗法,让小方的犯瘾惩罚自己
C.协助小方把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告诉家人,以获得谅解
D.安排大学生志愿者与小方进行结对帮教
【答案】C
【解析】题中,小方回到社区,家人不愿接纳她,拒绝承认有她这个女儿,小方吸毒是因为家人期望过高,让她觉得透不过气来,吸毒是为了缓解压力。

因此小赵恰当的做法是协助小方把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告诉家人,以获得谅解,以改善小方的家庭环境。

二、服务对象的特点及需要
(一)服务对象的特点
1.具有冲动好斗的人格特征;
2.具有自卑消沉的心理特征;
3.具有与社会严重脱节的社会特征;
4.具有困难重重的生活特征。

(二)服务对象的需要
1.基本生存条件的保障需要
服务对象面临困难重重的生活压力,为其提供基本生存的条件,既是基本人权的体现,也是对其实施矫正计划措施的前提。

基本生存条件包括:
(1)维持基本生活所需的经济收入或低保救助;
(2)维持基本生活所需的住房条件;
(3)维持身体健康的卫生医疗待遇等。

【例】服刑人员小王的父母目前居住在一所狭小的房子里,靠微薄的退休金生活。

小王服刑多年即将刑满释放,对外界不甚了解,对释放后的生活没有信心。

社会工作者与小王一起商议其释放后的生活计划,其中最符合小王再社会化需求的是()。

[2013年真题] A.鼓励小王每天坚持运动
B.帮助小王找到合适住房
C.协助小王申请最低生活保障
D.帮助小王拓展人际交往
【答案】B
【解析】题中,小王的父母居住环境狭小,小王刑满释放后如果同父母一同居住势必会加重自己与父母的生活困境。

在他面临的种种压力中,住房需求是最迫切的。

2.教育、就业权益的保障需要
矫正社会工作的目标是帮助服务对象能够通过自身能力来维持其基本生存条件,因此,教育、就业权益的保障显得尤为重要,要通过帮助其接受较好的教育,以及实现有效就业,实现帮助其自新、自强、自立的目标。

【例】某公司老板在得知小李有犯罪前科后欲将他开除,社会工作者小希得知情况后,将小李在接受社区矫正过程中的良好表现告知公司老板,希望老板能给予小李一视同仁,公平竞争的机会,小希的做法保障了小李的()权益。

[2015年真题]
A.生存
B.就业
C.家庭生活
D.教育
【答案】B
【解析】题中,社会工作者小希把小李在社区矫正过程中的良好表现告知其老板,希望小李老板打消开除他的想法,以此来保障小李的就业权益。

3.正常家庭生活的需要
矫正社会工作者要鼓励和协助服务对象构建和恢复正常的家庭生活,这既是为了满足服务对象对于正常家庭生活的需求,也是为了创造良好家庭环境促进服务对象更顺利转变。

4.再社会化的服务需要
矫正社会工作通过矫正计划措施的实施,促进服务对象恢复和重建其严重缺失的社会功能,成为社会正常的成员。

社会工作者要在专业价值观指引下,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技术,为服务对象及其家人,在审判、监禁、社区矫正、刑释或强制戒毒期间,提供思想教育、心理辅导、行为纠正、信息咨询、就业培训、生活照顾以及社会环境改善等方面的服务,使罪犯消除犯罪心理结构,修正行为模式,适应社会生活。

【例】社会工作者协助即将出狱的服务对象调整心态,为他们提供社会发展变化的资讯,以便他们更好适应出狱后的生活,社会工作者的上述做法满足了服务对象的()需要。

[2014年真题]
A.服刑改造
B.基本生存
C.再社会化
D.去污名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