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做一名遵纪守法的中学生

如何做一名遵纪守法的中学生

如何做一名遵纪守法的中学生
陈秋泽
同学们:
大家好!利用今天开学典礼的时间,同同学们谈谈如何争做一名遵纪守法的中学生。

老调重弹,但这个话题永远不过时,因为话题虽是旧的,可是今年到我们学校读书又有了新的学生。

如何做一个合格的遵纪守法的中学生,我想主要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从小养成遵守纪律的习惯。

古人云:"不依规矩,无以成方圆"。

英国著名文学家莎士比亚说过:"纪律是达到一切雄图的阶梯",我们要实现心中的理想,就应该时刻不忘记纪律这一"阶梯",做遵守纪律的模范,要从学生时代养成成遵守纪律的习惯,就要在以下及方面下功夫:
一是时刻注意培养自己遵守纪律的自觉性。

遵守纪律贵在自觉,自觉是遵守纪律的关键。

二是将遵守纪律的道德观念落在行动上。

遵守纪律不是在口偷上,而是在实际行动上。

三是要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

三国时,刘备在临终前曾谆谆告诫他的儿子:"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这两句话千百年来一直是人们道德修养的座右铭。

其实,纪律修养也一样。

我们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以小纪而不遵"。

2、要做到学法、懂法。

英国著名思想家温斯坦莱说过:"假如有很好的法律,但人民不了解它们,这对共和国来说就像没有任何法律一样糟糕。

"我们青少年正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要想不走错路,必须铺设好自己的人生轨道,这就是要注意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否则,便会因为不知法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3、要注意从以下七个方面来加强自身的休养,即戒“贪”、戒“奢”、戒
“骄”、戒“毒”、戒“赌”、戒“惰”和“散”、戒“妒”。

以上七个方面的问题,都是同学们容易沾染的不良习惯和性格,如果让它们在自身滋长、蔓延,或不能有效地远离它,那么就会从“量变”到“质变”,最终就可能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成为阶下囚。

人们常说:“科学与谬误只有一步之遥”,违法犯罪与否,我认为也只是一念之差,两者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

犯罪之“念”的产生并不是偶然的,是有其多方面、多层次原因的,下面我将通过典型案例加以剖析。

第一戒“贪”。

所谓的“贪”,是指对某种事物欲望总不满足,有很强的物质占有欲。

表现在行为上,就是爱占小便宜、小偷小摸、拾到物品不交。

如果这种占有欲膨胀,以非法的手段将他人的财物占为己有,严重危害了社会,那就是犯罪。

据我统计,在我国刑法规定的罪名中,与“贪”字沾边的罪,约占30%。

如盗窃罪;抢劫罪;侵占罪,以及贪污、受贿等等。

因贪而被判刑的人非常之多,小的在我们学生当中、大到高级官员都有,你说成克杰,王怀忠官够大了吧?一个是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属国家领导人了,一个是安徽省原副省长,他们都因“贪”被送上断头台。

从我们近年来办理的涉及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来看,绝大部分都跟贪字有关,如敲诈勒索罪、抢劫罪、盗窃罪,初步统计了一下大概要占到总数的70%以上。

“贪”是万恶之源,同学们切不可等闲视之。

那么,我们如何戒“贪”呢?我认为首先要培养正确的消费观,抵制畸形消费,不能染上吸烟、喝酒等不良习气;其次要通过正当途径,获得合法利益,古人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说的就是禁止采取如上所述的偷、抢、敲诈等手段取得财物。

第二戒“奢”。

所谓“奢”是指花费大量钱财,追求享受。

表现在行为中如:出手大方,生活奢侈,经常出入高消费场所,住上追求豪华,穿上追求名牌,讲攀比,附庸风雅等。

一“奢”之下,钱财滚滚出,父母辛辛苦苦赚来的钱被奢得干干净净,尔后怎么办呢?只好孤注一掷:去偷、去抢!以满足奢欲!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奢”比“贪”更可怕,“奢”是温柔之刀,在无形中致你于死地。

因“奢”而走上犯罪道路的,也不乏其人。

我们大部分学生的家里并不富裕,现在的各种教育费用本来就不低,为了孩子们的读书,很多家长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想尽一切办法保证自己的子女有一个相对好一点的学习环境,可是我们同学们是么来做的呢,大家可以扪心自问一下,是不是一门心思地放在学习上呢?那么我们怎么才能戒掉“奢”呢?首先,同学们要树立勤劳致富的思想,积极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社会劳动,从小就养成节俭习惯,反对奢侈浪费;其次要参与家
庭理财活动和社会经济活动,比如说在不耽搁学习基础上的勤工俭学等活动。

上面说的是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要注意的戒奢的问题。

第三戒骄。

“骄”字有两层意思,一是自豪;二是指自高自大、自满、自以为是。

对于前者之“骄”,我们不但不戒,还要大力提倡和培养。

而后者之“骄”,危害极大,染上此“骄”之人往往分不清是非,满足现有的成绩,认为“老子天下第一”。

表现在行为上有:拉帮派、当“大哥”、胆大妄为,大的同学敲诈小的同学,严重的打群架、斗殴,无故殴打、随意追逐他人,进行流氓活动,严重扰乱社会和校园秩序。

据调查,中小学生中带着后者之“骄”的人还比较普遍,在这里,我要特别提醒那些具有拉帮派、爱打架、以大欺小、敲诈同学的学生,应及早悬崖勒马,不能继续“骄”下去,否则,将悔之晚矣!那么,如何戒“骄”呢?我认为主要要做到两点:一是要虚心好学,不耻下问,不能自满;二是要谦虚谨慎,积极进取,不能逞强好胜、称王称霸。

第四戒“毒”。

毒即毒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麻醉药品及精神药品品种目录》中列明了121种麻醉药品和130种精神药品。

毒品通常分为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两大类。

其中最常见的主要是麻醉药品类中的大麻类、鸦片类和可卡因类。

吸毒对身心的危害
(1) 吸毒对身体的毒性作用: 毒性作用是指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引起的对身体的一种有害作用,通常伴有机体的功能失调和组织病理变化。

中毒主要特征有:嗜睡、感觉迟钝、运动
失调、幻觉、妄想、定向障碍等。

(2) 戒断反应:是长期吸毒造成的一种严重和具有潜在致命危险的身心损害,通常在突然终止用药或减少用药剂量后发生。

许多吸毒者在没有经济来源购毒、吸毒的情况下,或死于严重的身体戒断反应引起的各种并发症,或由于痛苦难忍而自杀身亡。

戒断反应也是吸毒者戒断难的重要原因。

(3) 精神障碍与变态:吸毒所致最突出的精神障碍是幻觉和思维障碍。

他们的行为特点围绕毒品转,甚至为吸毒而丧失人性。

(4)感染性疾病:静脉注射毒品给滥用者带来感染性合并症,最常见的有化脓性感染和乙形肝炎,及令人担忧的艾滋病问题。

此外,还损害神经系统、免疫系统,易感染各种疾病。

吸毒对社会的危害。

(1)对家庭的危害:家庭中一旦出现了吸毒者,家便不成其为家了。

吸毒者在自我毁灭的同时,也破害自己的家庭,使家庭陷入经济破产、亲属离散、甚至家破人亡的困难境地。

(2) 对社会生产力的巨大破坏: 吸毒首先导致身体疾病,影响生产,其次是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损失和浪费, 同时毒品活动还造成环境恶化, 缩小了人类的生存空间。

(3) 毒品活动扰乱社会治安: 毒品活动加剧诱发了各种违法犯罪活动,扰乱了社会治安, 给社会安定带来巨大威胁。

无论用什么方式吸毒,对人体的肌体都会造成极大的损害。

第五戒“赌”。

“赌”即赌博,通常是指用斗地主、乍鸡、打麻将等形式,对于以上形式的赌博可能同学参与得很少,但是对于到游戏机室买牌子赌钱的事,肯定有不少同学试过。

赌博的危害可不能小视,由于赌博,倾家荡产、家破人亡的先例不少,还极易引发诸如盗窃、抢劫、杀人等犯罪。

马加爵大家都知道吧?他是云南大学的大学生,在 2004年2月23日连续杀死四名同学,在海南被公安机关抓住,已经执行枪决了。

大家知道他为什么杀人吗?就是因为他与同学一起打牌,同学说他打牌作弊,引起吵架,最终酿成5人死亡的严重恶果。

如何戒赌呢?一是要求同学们克服贪婪好胜的心理,不参与赌博;二是要努力劝阻亲戚朋友赌博,为自己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第六戒“惰”、戒“散”。

“惰”指懒惰,“散”指生活散慢,没有规律,不遵守学校规章制度。

“惰”、“散”是一对孪生兄弟。

轻的表现为经常迟到、早退、睡懒觉;重的表现为逃学,到街上闲逛,夜不归宿。

整天无所事事,就会想心事,就容易闯祸。

有的同学甚至认为“大错不犯小错不断没有什么关系”,这是极端错误的。

小错不断,必定终成在错,所以,无所事事,惰和散千万要不得。

要戒掉“惰”、“散”,我认为一是要树立社会责任感和创业精神;二是要培养良好的兴趣、爱好、勤奋实干;三是要制定学习、生活计划,养成规律,要充实;四是要树立纪律、法制观念,明确规范。

第七戒“妒”。

“妒”是指对品德、才能比自己强的人心怀怨恨。

要戒除“妒”念,一是要树立赶超他人的信心;二是要主动交流,抒发感情;三是要心胸宽广,胸怀大志。

以上,跟大家就如何争做一名遵纪守法的中学生谈了三个方面。

同学们,你们是祖国的明天,民族的未来,希望你们加强自身修养,时时预防违法犯罪之“念”的产生,奋发向上,茁壮成长,以健康的身心去迎接美好的未来!
谢谢大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