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整理《地震工程学》课程总结?
1.对所学内容的综述?
1.1结构地震反应分析的方法?
结构地震反应分析的方法很多,下面主要介绍反应谱理论和时程反应分析法?
绍。
也并不是一次地震动作用下的反应谱,而是不同地震反应的包线。
1.1.2?? 时程分析法?
时程分析法又称作动态分析法。
它是将地震波段按时段进行数值化后,输入结构体系的振动微分方程,采用逐步积分法进行结构弹塑性动力反应分析,计算出结构在整个强震时域中的振动状态过程,给出各个时刻各杆件的内力和变形以及各杆
件出现塑性铰的顺序。
? 时程分析法计算地震反应需要输入地震动参数,该参数具有概率含义的加速度时程曲线、结构和构件的动力模型考虑了结构的非线性恢复力特性,更接近实际情况,因而时程分析方法具有很多优点。
它全面地考虑了强震三要素;比较确切地、具体地和细致地给出了结构弹塑性地震反应。
?
1.1.3地震信号频域分析? ????
X(f),
1.2?
1.2.1
(1)
??(2
(3
?(4
性和有效性;? ??
(5)验证抗震理论、结构地震反应分析方法、结构振动控制算法等的可靠性和适用性。
?
1.2.2?
结构抗震试验的实施程序? ??
(1)确定研究目标和试验方法,含试验目的、试验设备和试件的采用、需要测量的物理量等;? ??
(2)荷载施加,含与试验设备相关的荷载施加方式和加载规则等;?
?(3)测点布置和数据采集,含各类传感器和数采设备的采用、测点数量的选择;? ??(4)数据分析,含测试数据的常规处理和特殊分析。
?
(1
?
(2
????旨在
(3
??
入下结构或构件的地震反应,研究和验证结构地震破坏机理、破坏特征、抗震能力和抗震薄弱环节。
?(4)振动台试验? ?????振动台试验是利用振动台装置进行的结构强迫振动试验,是地震工程研究中最重要的实验手段之一。
?
(5)人工地震试验? 人工地震试验是利用人工激发地震动进行的现场试验。
山体开挖、采矿、化学爆破、地下核爆等均可引起地震动;锤击地面、重载车辆行驶或使用可
控震源设备(如移动震源车、便携式可控震源、起振机和气枪等)亦可激发地震波。
在科学技术探测中,化学爆炸和可控震源是产生人工地震的常用手段,后者是非破
坏性的人工震源。
人工地震试验常用于地震断层探测、地壳结构探测、地震动衰减
(6
?
1.3工程地震和结构抗震?
工程地震学是用地震学理论和方法研究各种工程结构对地震的反应及其抗震设计。
它可以用于大型水利工程,核电站,高层建筑等工程结构的地震响应分析和抗震设计以及地下洞室,隧道,人工及天然边坡的稳定性分析;在场地地震烈度确定和地震危
险性分析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
? 其研究的主要内容近场地震动理论、工程地震学中的数值方法?、工程结构的地震响应和地震安全性分析、边坡地震的稳定性分析。
? 建筑结构抗震基本知识:地震及其破坏作用,震级与烈度,建筑抗震设防烈度、设防目标、设防标准、抗震设计概念的基本要求;多层及高层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的抗震措施;多层砌体结构房屋和底部框架—抗震墙房屋的抗震措施。
? 1.4地震波? 地震波是指从震源产生向四
?
?
2.
然后就是知道,上课反复强调的地震波分析一般是时时域分析,通过傅里叶变换变成频域分析,因为时域分析很多性质特点都看不清楚,而频域分析则很容易看清楚地震的性质特点,所以一般用频域分析。
之后就是知道了结构试验的各种方法,像什么静力试验、拟静力试验、拟动力试验等等,它们是怎样做的以及做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什么,通过分析能得到什么结果
等等。
? 最后就是知道了做实验的模型设计,因为以前很少接触做实验的事,所以很少往这方面想,根本不知道振动试验是怎么做的以及其模型是怎么处理的问题,甚至想当然认为振动试验是不需要做的,只要根据抗震要求设计就可以了。
上完这课后,我知道我的想法是错的,而且基本知道了抗震试验的做法以及模型处理问题。
?体会: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