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闻的六要素

新闻的六要素

新闻的六要素是5个“W”和1个“H”,即Who ,What ,When ,Where ,Why和How;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新闻组成: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特点:真实具体、反应迅速、观点明确、语言简洁。

标题是新闻内容的形象概括,好的标题可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导语就是引导读者阅读新闻的开头语,是紧接在新闻开头的一句话或一段话。

主体是用最精炼的文字,简明扼要生动地写出新闻中最主要最新鲜的事实。

背景是主要对新闻事件发生的历史、环境与原因的说明,为烘托新闻的主题服务。

结语是新闻的最后一段或最后一句话,主要阐明新闻所述事实的意义,使读者对新闻的理解、感受加深,从中得到更多的启示。

新闻写作是的文字表达手段,要准确。

要从事新闻写作,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新闻。

新闻是最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这一定义明确规定了事实与新闻的关系:新闻的本源是事实,新闻是事实的报道。

新闻写作,实际上就是客观地记叙事实、评述实事。

写新闻只有交代清楚人物、时间、地点、原因、过程等,才能使读者、听众和观众觉得新闻实实在在,可感可信。

事实要典型。

要选择那些最能体现主题思想的事实,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事实。

写新鲜的事实是新闻写作的基本要求。

新闻姓“新”。

只有新的东西,才能为读者提供信息。

新闻要指导实际工作、实际生活,而实际工作和实际生活总是在不断前进、不断变化、不断发展的,新事物、新问题层出不穷。

我们在新闻写作中,就是要突出这个“新”字,不断地把客观事物的最新变化、最新发展告诉读者、听众、观众,给他们以启发、教育。

通讯是由消息演变而来,因篇幅可稍长,能对新闻事实进行更具体、形象、生动的报道,通讯又可分为特写、速写、游记、专访、介绍、小故事()等。

文学作品要运用形象的语言,科学论文要运用逻辑严密的说理性语言,新闻报道则要运用新闻语言。

第一个特点是具体新闻用事实说话,而事实不是抽象的,它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经过、事件原因、结果等因素构成,因而新闻语言必须具体,应当少用抽象的概念。

这就要求如实地记叙、具体事、具体时间、具体地点、具体经过,也要求具体形象的现场描写、细节描写等。

写新闻不同于诗词歌赋,从语言的角度来说,总以平实朴素为宜,加
之新闻要求完全真实,报纸篇幅有限等原因,写新闻不能采用合理想象和虚构的手法,并应讲究表达上的简练和质朴。

第二个特点是准确新闻必须事实,不能含糊其词,不能模棱两可,不能夸大也不能缩小。

第三个特点是简练新闻要求快,要求迅速及时。

这就决定了新闻语言要简明扼要、开门见山、直截了当。

新闻要求简洁、凝练,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最充分的信息。

所以不能流水账似地报道所有的,
明确:“倒金字塔”结构的新闻,最重要、最新鲜的信息放在开头,后边的材料按照重要性程度依次递减的顺序依次排列,因此如果从尾部删起,逐段去掉后边的段落,并不会影响新闻主要事实的传达。

我们在报纸上常常看到的“”实际上就是没有具体展开,不加的报道形式。

新闻的开头称作导语,导语是以简练而生动的文字介绍新闻事件中最重要的内容,揭示消息的主题,并能引起读者阅读兴趣的开头部分,它往往是最精炼、最重要的部分。

①“”,也称六要素导语或全型导语,就是消息六要素齐全的导语。

如:
本报上海9月22日电记者吕报道:我国优秀跳高今天下午在举行的田径决赛中,跳过2.38米,打破由他本人保持的2.37米世界男子跳高纪录。

(《》)
六要素导语的长处是具体、完整。

它可以独立成一条消息。

但内容太多,主次不分,重点不突出,就像挂满手帕、裤衩到衬衣、领带一应俱全的一根晒衣绳,罗列的事实过于繁琐,行文的风格过于拖沓,故有人讥之为“晒衣绳”式导语。

②“第二代导语”,也称微型导语或部分要素导语,即中只包含“六要素”中的部分要素。

只把五个“W”中的最重要的因素置于导语中,只有两个或三个“W”。

该类导语通常突出“六要素”中最能激发人们兴趣的,或者内容最重要的就可以了。

如:
今天下午,朱建华以他有力一跳,飞过2米38横竿,再次成为全球跳得最高的人。

③“”,也称丰富型导语。

在“第二代导语”突出部分要素的基础上,“第三代导语”与之一脉相传,把落脚点放在了“如何去突出这些部分要素”上。

他平缓而有节奏地飞跑到最佳点,突然背向横竿凌空跃起,巨大身躯拖着收拢的双腿去,以这样优美和谐风姿跳过2米38高度。

一个新的男子跳高世界纪录诞生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