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艺术设计与美学复习资料

艺术设计与美学复习资料

艺术设计与美学复习资料
米果20180823
一,人名,成就,名言,作品 伽利略—科学家。现代科学研究方法的奠基人; 培根--科学家。被誉为“自然大臣”;书籍【新工具】提出“知识就是力量; 笛卡尔—科学家。笛卡尔二元论逻辑性; 牛顿—科学家。三大运动基本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法拉第.麦克斯伟—科学家。电磁理论; 阿尔文.托夫勒—美国著名未来学家;书籍《第三次浪潮》 塞尚—印象派画家。现代艺术之父; 莫奈—印象派画家。《阿尔让特依大桥》 修拉—印象派画家。点彩画法;《大碗岛的星期天下午》 毕加索—立体主义画家。对现代设计影响最大的艺术家; M.金兹堡—俄国构成主义设计师;书籍《风格与时代》 艾尔.利兹斯基—俄国构成主豪斯教师; 杜斯伯格—“风格派”理论家,发言人; 蒙德里安—荷兰“风格派”核心人物,画家。《红黄蓝》系列油画。 里特维德—“风格派”家具,建筑设计师。《红蓝椅子》 鲍姆伽通—德国哲学家。书籍《美学》 康德—德国哲学家。 黑格尔—德国哲学家。 彼得托齐纳—捷克设计师,提出技术美学的概念; 鲍列夫—苏联美学家; 泽姆佩尔—德国建筑学家,最早研究美学的学者,其理论成为现代设计理念形成的基础; 约瑟夫.帕克斯顿—“万国博览会”英国“水晶宫”的设计师; 拉斯金—英国艺术理论家。把造型艺术称为“大艺术”,设计称为“小艺术” 莫里斯—英国艺术家,作家。拉斯金思想的传承人,英国工艺美术无能运动奠基人;书籍《乌有乡消息》,《乔叟集》《书籍装帧第一书》,设计 史上第一次提出整体设计概念; 穆特修斯,凡德·威尔德—德意志制造联盟成员,双方发生著名的争吵; 沙利文—美国现代主义建筑大师。提出“形式服从功能”。 斐迪南·皮克—30年代英国工业设计代表人物,英国设计与工业协会主席。 “七人集团”—意大利现代主义建筑师团体,强调“理性建筑” 吉奥·庞蒂—30年代意大利最富才华的设计师,建筑师,教育家,意大利设计师协会创始人。创办《多姆斯》杂志; 亨利·福特—美国福特汽车公司创办人。“T型”车;
11,人性化设计 所谓人性化设计就是把人作为为设计的出发点来进行产品设计,以满足人的生理和心理的需求,让人能在使和产品的同时享受到更多 的关怀。人性化设计同样是一项系统工程,除了设计师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合作外,还需要社会学,心理学,人体工程学,美学等领域 的各类人才的参与。 12高技派 所谓高技派风格是把当代科技特色当做设计元素并加以夸张的形式来表现,其特点是把科学中的技术成分提炼出来,追求工业材料和 加工技术的运用,用夸张的手法形成一种视觉冲击效果。 13产品环境设计 产品环境指的是塑造产品的身份和体现其价值的东西。它包括获取产品使和所需要的所有条件:学会如何使用产品,了解产品的变化 和改进,提供产品的元件,随时对之维修等,都属于产品环境的组成部分。 如今一家知名企业已不仅仅只是意味着它能为消费者提供某些设计优秀的产品,还在于它能为消费者提供一个设计优秀的产品环境。 表明新时代的工业设计正从成型产品领域转向全面的战略性商业问题。 简述包豪斯设计学院历史与阶段 1919年,在格罗皮乌斯的积极组织和筹划下,包豪斯设计学院在德国魏玛正式成立,主张艺术与设计的新统一,强调设计的目的是人不 是产品,认为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来进行。 1919年4月,包豪斯正式开学。魏玛时期的包豪斯办学条件艰难,在教学上还处于探索时期。学校采用的是“工厂学徒制”的教学方式。 1922年。在格罗皮乌斯精心组织和策划下,1923年8月15日至9月30日,包豪斯全面展出了师生的作品。展览总共吸引了国内外15000 多名参观者,报界对展览给予了一致的好评。8月15到8月19日的“包豪斯周”使展览达到了高潮。1925年包豪斯因故迁往德绍,开始 走向成熟发展的时期,实现性时期结束。格罗皮乌斯设计了一座新校舍,为其添加了一个副标题,成为设计学院,废弃双轨制教学体 系,学校的规章,组织,设计程也随之改变。孕育新型的工业设计师,同时积极的寻求确立与工业界的合作,更坚定地走产品市场化 之路。 德绍包豪斯改变中最为重要的是建筑系的开设,1928年,格罗皮乌斯辞职,迈耶成为包豪斯第二任校长。他排斥美学上的创作,只强 调技术和材料的重要性。由于迈耶的政治立场,1930年他不得不辞职离开包豪斯。他的继承者米斯·凡·德·罗,接替他成为包豪斯 第三任校长,包豪斯开始变的更趋向于一所传统的建筑学院。1933年,纳粹开始在全国范围实施他们的镇压政策,包豪斯被迫关闭, 结束了它14年的历程。 包豪斯设计学院的影响? 尽管包豪斯设计学院只有短短的14年历史,但他对现代主义运动的发展和现代设计教育体系的建立都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其影响是巨 大而深远的。 包豪斯奠定了现代设计教育的机构体系和模式,它的基础课程的安排,理论课程的比例,工作室制 教学方式,以及对设计学院与企业 密切联系的探索等都深深影响了当代世界各地的设计院校及其教学体系。 包豪斯也深深影响了德国工业设计的全貌特征,从现代德国设计那种高度理性化和功能化,严谨,冷静的产品上隐约就能看到包豪斯 的影子。 在包豪斯影响下形成的各种设计风格和思潮,极大地丰富了20世纪的设计语汇,活跃和繁荣了20世纪的设计局面,造成了这一时期多 姿多彩的设计多元化格局。
罗伯特·史密斯—美国观念(大地)艺术家。《螺旋形防波堤》 理查德·朗—英国观念艺术家。《非洲马兰吉山上的圆圈》 安东尼·葛姆雷—英国最有名的波普艺术家,雕塑家。《人体仿真家具系列》 拉朗—法国波普设计师。《羊式座椅》 罗伯特·文丘里—美国后现代主义建筑师。提出“少则厌烦”观念;《文丘里母亲的住宅》 罗伯特·斯特恩—美国后现代主义建筑师。书籍《现代古典主义》 查理斯·詹克斯—美国后现代主义建筑师。书籍《后现代建筑语言》 菲利普·约翰逊—美国后现代主义建筑师。《美国电报和电话公司大楼》 “阿尔奇米亚”工作室—意大利米兰激进设计组织,孟菲斯的前身; 让·阿德—美国后现代设计师,艺术家。擅长设计金属家具; 菲利普·斯塔克—法国后现代产品设计师。《手镯表》 维克多·佩帕尼克—美国杰出设计师,理论家。书籍《绿色紧迫》 马斯洛—美国心理学家。1943年提出“人的需要”理论; 理查德·罗杰斯,伦佐·皮亚诺—高技派建筑师。《蓬皮杜国家艺术与文化中心》 弗兰克·盖里—美国解构主义建筑大师。《古根海姆博物馆》 艾森曼—美国解构主义建筑师。《威克斯奈视觉艺术中心》《大哥伦布市政会议中心》 “纽约五人”—纽约建筑界巨头,有艾森曼,迈耶等; 扎哈·哈迪德—美国解构主义建筑师。《辛辛那提当代艺术中心》 容闳—中国近代史上首位留学美国的学生。 送观应—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书籍《盛世危言》 李圭—浙江海关税务司文书。书籍《环游地球新录》 张之洞—洋务派官员。提出“若要与外国进行“商战”,必须注意“现代设计”。 黄炎培—近代教育家,创办“中华职业教育社”,是第一个研究,推广职业教育的组织; 陈之佛—现代工艺美术奠基人。书籍《图案讲义》--最早的自编图案教材; 许衍灼—书籍《中国工艺沿革史略》是中国第一部工艺史著作; 蔡元培—大学院院长,设立全国艺术教育委员会,倡导“美育”,亲自草拟“创办国立艺术大学之提案” 梁启超—著名思想家。为北京美术学校创立撰写《美术学校开学记》 郑锦—北京美术学校第一任校长; 都锦生—杭州丝织工艺家。中国首幅风景织锦《九溪十八涧》1926年美国费城世界博览会金奖 吕彦直—建筑师《中山陵》 雷圭元—杭州实用美术研究会,导师; 严智开—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复校,校长; 朱士杰—苏州美术专科学校,主持设计印刷,制版,摄影等工场; 朱启钤,梁思成,刘敦桢—在北平建立了“中国营造学会”,后改名“中国营造学社”,发行《中国营造学社汇刊》,开辟了中国近代学 史上令人叹为观止的学术景观; 俞建华—设计理论家。书籍《最新立体图案法》;
名词解释 1,设计 设计作为人类一种自觉的社会生产活动,随着人类的诞生而萌芽,贯穿于整个人类文明史内。设计作为一种人类特有的有意识的运动, 其含义是“在正式做某项工作之前,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预先制定方法,图样等” 设计有两种形态:在一些情况下,它只是生产过程的内部因素,没有从生产中脱离出来,产品的原型保留在生产者的头脑中,生产者 也就是设计者,在另一此情况下,设计是独立的运动,生产者根据设计师预先设计的图纸进行加工。 2,美学 美学是一门建立在社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基础上,研究美,美感,美的创造及美育规律 3,设计美学 设计美学是美学体系中一门年轻的分支学科,是在现代设计理论和应用的基础上,结合美学与艺术研究的理论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 学科。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美学,它把美学原理广泛的应用于设计的内部研究中,包含了设计的功效性,审美性,理论性。 4,工艺美术运动 工艺美术运动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设计运动,因为莫里斯所推崇的是复兴艺术的手工业,反对大工业生产。在他的倡导,宣传和 身体力行之下,一批年轻的画家,建筑师和设计师仿效他的主张和实验,形成了一个以追求自然纹样和哥特式风格为特征,旨在提高 产品质量,复兴手工艺的设计运动高潮,史称“工艺美术运动”。 工艺美术运动影响最大的领域是家具与室内装饰,如莫里斯“红屋”的设计。另外工艺美术使金属制品的现代功用凸显出来,与家具, 陶瓷相比,金工设计更少装饰。 5,德意志制造联盟 在反对装饰和否定“青春风格”的背景下,为探讨艺术,技术和工业的有机结合,德国一群热心的建筑家,艺术家,企业家联合起来, 并得到政府的支持,成立德意志制造联盟。 6,风格派 风格派是一群拥有相似美学观念的艺术家们在1917年间以荷兰为中心的一场从新闻单位本主义走向完全抽象的国际艺术运动。它被理论 界认为是“经典现代主义”的最主要基础之一。 7,构成主义 构成主义设计是俄国十月革命前后在俄国产生的前卫艺术运动和设计运动,是在立体主义影响下派生出来的艺术和设计流派。构成主 义设计还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强调设计是为无产阶级正治服务的。 8,流线型设计 流线型设计是一场由功能性设计演变成流行式样的设计运动,从交通公具外形设计开始,几乎波及所有的产品。产品外形都以圆流畅 的流线体为主要形式,形成了以流线型风格为主的工业设计特征。 9,“布劳恩原则”或“布劳恩模式” 乌尔姆设计学院与布劳恩公司的合作最终将理性设计,技术美学理想变成现实并习惯成体系,产出所谓的“布劳恩原则”,成为德国 高度几何化,理性化,功能化,高质量设计的典型。成为德国现代设计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10,有计划的商品废止制 “有计划的商品废止制”的目的在于以人为方式有计划地迫使商品在短期内失效,造成消费心理老化,促使消费者不断更新,购买新 的产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