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娟
(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芜湖 241003;宿州学院外国语学院,安徽宿州 234000)摘要:Jef Verschueren 语言顺应论认为语言使用是语言发挥功能的过程,并认为语言的选择必须与语境顺应。
模糊语言在商务英语信函中扮演着重要的作用,对其理解和翻译必须借助相关的交际语境。
本文从顺应商务英语信函原文作者和译文读者的物理世界、社交世界和心理世界出发谈商务英语信函中模糊语言的翻译策略。
关键词:顺应论;交际语境;商务英语信函;模糊语言;翻译策略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2)10-0127-02
一、引言
模糊性是人类语言固有的一个基本属性,体现了客观事物类别之间的模糊界限。
语言系统的各个层次上都存在着程度不同的模糊性[1]。
札德(L.A.Zadeh)于1965年发表于《信息与控制》(Information and Control)杂志第8期的论文《模糊集合》中首次提出用模糊集合的方法来处理模糊现象,进而研究模糊概念,标志着模糊理论研究的开始,我国学者伍铁平发表于《外国语》1979年第4期的论文《模糊语言初探》是国内最早运用模糊理论对语言模糊性进行研究的论文。
从此模糊语言学引起了我国学者的浓厚兴趣,极大的推进了我国语言学的发展。
模糊语言在人们的交际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不同的认知环境与文化差异使读者对模糊语言的理解不尽相同[2]。
这给模糊语言的翻译带来诸多的障碍。
近年来,顺应论指导下的翻译理论在翻译中的运用得到了较为广泛的研究,但是其翻译观对模糊语言翻译的指导意义的研究还较为薄弱。
笔者认为对模糊语言的理解必须借助相关的交际语境。
因此,在模糊语言的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充分的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交际语境准确理解和推导模糊语言的语义所指,进而找到与语言所处语境相关联的译文。
二、交际语境顺应观与商务英语信函中的模糊语言
瑞士著名语言学家、国际语用学会秘书长Jef Verschueren在《语用学新解》(Understanding pragmatics)一书中提出了语言顺应论。
在Verschueren看来,语言使用是语言发挥功能的过程,或者说,是语言使用者根据交际语境的需要不断选择语言手段,以达到交际意图的过程[3]。
这里,顺应就体现为语言的使用语境和语言选择之间的相互适应。
语境关系顺应是指语言使用过程中的语言选择必须与语境顺应。
顺应论认为语境产生于交际双方使用语言的过程中,由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组成,是由不断激活的语境因素和一些客观存在的事物动态生成的,会随着交际过程的发展而不断变化[4]。
交际语境涉及物理世界、社交世界和心理世界方面的因素。
物理世界,社交世界和心理世界在语境的相关成分中是不可分离的[5]。
商务英语信函中模糊语言的意义是模糊的,具有多重理解性,究竟如何翻译要依赖于作者和译者双方的交际语境,这就使模糊语言的翻译具有独特的交际语境关联性。
其目的是为了实现礼貌表达,劝导对方,自我保护和保留详情等功能。
那么译者如何在商务信函的翻译过程中实现模糊语言的上述功能?
(一)物理世界的交际顺应与翻译
物理世界是语言选择所发生的当下环境,是语言使用锚定于或嵌入现实世界时所激活的维度之一[6],包括时间和空间。
把语言选择和物理世界联系起来的有效的方式是依赖时间和空间的指称关系。
时间的指称关系包括含事件时间、说话时间以及指称时间。
空间的指称中包含绝对的空间时间、指称空间、说话人的空间以及交际双方在物理世界中所处的位置[7]。
因此,对于商务英语信函中模糊语的翻译应该注意译语理解人所理解的时间和空间关系。
(二)社交世界的交际顺应与翻译
社交世界指和语言选择构成相互顺应的社会因素[9]。
从原则上来说,和语言选择构成相互适应的社会因素的范围是无限的。
其中大多数因素和社会场景或公共制度存在性质上的联系
[10]。
因此,交际者的语言选择必须符合社交场合、社会环境及交际规范。
在翻译中译者要顺应的社交世界,不仅包含原语中的社交世界,也包括译文中试图传递给读者的社交世界。
因此,需要根据话语解释者的身份选择恰当的语气进行翻译,反之将会影响到信函的交际效果。
这是一封接受对方还盘函,本文摘取其信函正文部分的第一段文字。
在这段文字中作者使用了大量的模糊语言来说明其真空水壶产品品质良好、价格合理并且在许多国家很畅销。
因此,对于这些模糊语言的翻译需要体现话语解释者的身份——卖家认为买家对其价格的还盘过低,但又不愿意失去与对方做生意的机会,因此对于其产品极尽宣扬,为下文对买家提出要求做准备。
笔者试翻译为:令我方万分遗憾的是,贵方觉得我方产品价格偏高。
根据之前所述,我方真空水壶产品由于品质优良、价格公道一直畅销世界市场。
我们产品的价格都是经过仔细核对,而且我方与来自不同国家的众多买方一直都有大量的业务往来。
(三)心理世界的交际顺应与翻译
语言互动是心智与心智之间的交流[11]。
在语言选择过程中,交际双方心智层面上的某些要素被激活,进入交际语境,从而与语言选择构成相互顺应。
这些语境构成要素包括认知要素和情感要素。
认知要素以概念化的形式沟通心理世界和社交世界,并解释社会性互动。
而情感要素指一些诸如感动、投入等现象,这些现象是从事、维持和“渲染”互动的前提[12]。
在商务信函中,一方选择语言的过程是顺应自己和对方的心理世界的一个动态过程。
因此,对于商务信函中表达认知要素和情感要素的模糊语言的翻译也要顺应双方的心理世界。
例4中的reasonable和例5中的strong属于商务英语信函中的模糊语言,对于这两个单词的翻译要顺应买卖双方的心理世界。
例4中对于对方提出的索赔愿意接受,但对于索赔金额却有待磋商,因此作者使用了reasonable(合理的)这个单词,例5中作者对于使用清洁能源的承诺使用了strong (强烈的)这个单词,表达了其投入这个工作的决心。
二者的目的都是顺应对方的心理需要,从而更好的维持双方的友好往来。
三、结语
众所周知,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商务英语信函中模糊语言翻译的实质是交际翻译。
因此,商务英语信函中模糊语言的翻译必须顺应译者和读者双方的交际语境,在交际语境中顺应,在顺应中变通,不断寻找最符合双方交际语境的译文,从而顺利实现商务交流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