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陶罐和铁罐》优质教案

最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6课《陶罐和铁罐》优质教案

《陶罐和铁罐》优质教案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分角色地朗读课文,通过对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2.认识10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积累“骄傲、谦虚、懦弱”等词语。

3.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分角色地朗读课文,通过对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2.认识10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积累“骄傲、谦虚、懦弱”等词语。

教学难点: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图片展示:出示陶罐和铁罐的图片,认识陶罐和铁罐的样子。

2.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看法,说一说眼中的陶罐和铁罐。

3.谈话导入:陶罐光洁美观,不生锈,但容易破碎;铁罐结实耐用,但易腐蚀。

这两个罐子之间发生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不但有趣,而且蕴含着做人做事的道理。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则寓言吧!4.读一读课题《陶罐和铁罐》。

二、学习生字出示生字:陶罐骄谦虚懦弱恼代价1.领读生字,注音拼读。

2.观察每一个生字的特点,看一看谁最先记住这些字。

3.通过猜谜语、形近字、多音字等方式识记生字。

(1)猜谜语:乔老爷,赶大马。

——骄话说要兼职。

——谦让(2)形近字:掏陶淘萄(3)多音字:处预设:这件事情影响很坏,必须严肃处理。

我和妹妹一起找到了新的住处。

三、整体感知,朗读课文1.听老师范读,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2.自由朗读《陶罐和铁罐》。

出示朗读要求:(1)读准字音,把寓言读通顺,读好语言描写。

(2)画出难理解的字、词。

3.朗读课文:今天我们将要学习一则寓言,这则寓言通过讲述了两个罐子之间发生的故事,教会我们一些做人做事的道理。

(一)读一读第一自然段,看一看铁罐和陶罐的态度。

出示句子:国王的橱柜里有两个罐子,一个是陶的,一个是铁的。

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读准每一个字,讲故事一样的语调来读。

)(二)读一读描写铁罐与陶罐说的话,体会一下铁罐和陶罐不同的语气态度。

出示句子:1.“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预设:读铁罐的话傲慢无礼,朗读时语调上扬,语气傲慢。

2.“不敢,铁罐兄弟。

”陶罐谦虚地回答。

预设:读陶罐的话谦虚而有礼貌。

3.“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预设:读铁罐的话刻薄轻蔑,朗读时语调下沉,“知道”音调略拉长,“懦弱”读重些,以示傲慢无礼。

4.“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

”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

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就比你差。

再说……”预设:读陶罐的话要谦和而不软弱,省略号表示话语被打断,没有说完。

5.“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预设:读铁罐的话蛮横无理,语气蛮横,语调上扬。

6.“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预设:陶罐再一次以礼相让,读的时候语气平和。

7.“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预设:读铁罐的话蛮横无理,语气蛮横,语调上扬。

8.注意:引号和“说”连用的时候有规则可以遵循。

(三)读一读10自然段以后的内容,读出铁罐和陶罐的结局。

出示句子:“多美的陶罐!”……人们立即动手,翻来覆去,把土都掘遍了,但是,连铁罐的影子也没见到。

预设:读这一部分的内容,语调要充满赞美和遗憾的语气。

四、班级展示1.小组推荐优秀小选手参加朗读课文比赛。

要求: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读好陶罐和铁罐的语气。

2.选出优秀的朗读者,戴着自制的头饰,进行分角色朗读展示。

3.选出优秀的表演者,表演这个故事,注意人物的神态和语言展示。

五、学写生字今天我们要学会10个生字,现在让我们拿出小手来写生字吧,相信你也可以写得很好。

1.课件出示:骄、傲、谦、虚、懦、弱等10个生字。

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认字,说说自己是从什么渠道或通过什么方法认识的。

2.逐个学习,引导学生边观察边跟随老师书空,注意笔顺。

3.指导书写。

(1)每个字在书写之前先想一想怎样才能写得美观。

(2)观察字的结构,说说书写注意点,以及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教师范写,引导学生再次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

注意讲解偏旁的写法。

(4)学生在田字格里仿写,教师提醒写字姿势。

六、作业布置把课文读通顺,把故事讲给妈妈听,听一听妈妈的意见。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好多生字,有些要求会写的生字还比较难。

你都记住了吗?让我们来看拼音写汉字吧!写得正确还不够哦,一定要写得端正、美观哦!2.出示拼音,学习写词语。

小组评价书写情况。

3.出示认读汉字:要求试着组成词语记住它!4.识字组词:谦谦虚谦让镰镰刀开镰廉廉价低廉5.多义词学习:朴素:(1)不浓艳,不华丽。

例句:奶奶穿得朴素大方。

(2)朴实,不虚假。

例句:这朴素的语言多么让人感动。

(3)节约,不奢侈。

例句:艰苦朴素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骄傲:(1)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

(贬义词)例句: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2)自豪。

(褒义词)例句:我们都以是中华儿女而感到骄傲。

二、课文赏析(一)课文导入:面对铁罐的傲慢无礼,陶罐表现出了谦虚,友善,忍让的态度。

那么它们在许多年以后会怎样呢……(二)读一读第一自然段,看一看铁罐和陶罐的态度。

出示句子:国王的橱柜里有两个罐子,一个是陶的,一个是铁的。

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1.交代了故事的主人公以及故事发生的原因,引起下文。

2.预设:主人公:陶罐、铁罐。

3.故事的原因:铁罐看不起陶罐。

4.奚落:用尖酸的话说落别人的短处,使人难堪。

(三)读一读描写铁罐与陶罐说的话,体会一下铁罐和陶罐不同的语气态度。

出示句子(一):“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

”陶罐谦虚地回答。

1.这是一组语言描写。

2.铁罐挑衅陶罐,表现了铁罐的傲慢无礼。

3.傲慢:轻视别人,对人没有礼貌。

4.谦虚:虚心,不自满,肯接受批评。

5.陶罐对铁罐很友善,与铁罐的态度形成对比。

出示句子(二):“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

”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

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就比你差。

再说……”“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1.语言描写:包括人物的独白和对话。

2.语言描写的作用:生动地表现出了人物的心理活动,深刻地反映了人物的内心世界,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

3.说一说其他的人物描写方法。

预设: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4.观察这两个句子中对人物的描写。

5.预设:语言和神态描写。

6.恼怒:形象地写出了铁罐面对义正词严的陶罐时理屈词穷的神情。

7.神态描写:主要描写的是脸上的表情。

8.神态描写的作用有哪些?预设:(1)表现人物内心世界。

(2)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品质。

(3)更加突显人物个性,给人真实感,人物造型栩栩如生,使文章生动形象。

出示句子(三):“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吧,有什么可吵的呢!”“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1.陶罐再一次以礼相让,显示了它很宽容。

2.铁罐蛮横不讲理,自以为是;陶罐谦和宽容。

3.读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通过语言描写,你怎样看陶罐和铁罐呢?(四)人们在许多年以后见到陶罐的时候有怎样的反应?出示句子:捧起陶罐,倒掉里面的泥土,清理干净,它还是那样光洁,朴素,美观。

1.这是对陶罐的外观介绍,人们在赞美它。

2.你觉得人们赞美的仅仅是它的外表吗?预设:他们还在赞美陶罐的美好心灵。

3.许多年以后陶罐的结局如何?预设:这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的。

陶罐已经成为了文物,它拥有了极高的价值,大家看见它,都非常高兴。

4.许多年以后,铁罐的结局如何?预设:人们立即动手,翻来覆去,把土都掘遍了,但是,连铁罐的影子也没见到。

“但是”起转折的作用,想一想:铁罐去哪儿了呢?三、课堂展示1.陶罐和铁罐各自的特点是什么?它们的优点和缺点分别是什么?2.假如铁罐也能明白这个道理,假如它在很多年后也能够被人们挖出来,假如它和陶罐见了面,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3.《陶罐和铁罐》告诉我们什么道理?预设:每个人都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互相尊重。

时间会让那些真正经得起考验的事物留下来,包括一切美好的东西,比如:品德和美好的心灵。

4.读一读《北风和太阳》,想一想这篇寓言故事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告诉我们,待人处事不是给人压力,就能成功;相反,给人温暖、尊重,让人心生欢喜,才是胜利者。

5.故事中的北风和课文中的铁罐有什么相似的地方,你在生活中有遇到这样的人吗?谈一谈。

6.寓言故事大分享:大家还知道哪些寓言故事,一起分享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