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川崎病护理查房 1 ppt课件
川崎病护理查房 1 ppt课件
Ⅲ期:约4~7周,其特点为:①小血管及微血管炎消 退;②中等动脉发生肉芽肿。
Ⅳ期:约7周或更久,血管的急性炎变大多都消失, 代之以中等动脉的血栓形成、梗阻、内膜增厚而出现 动脉瘤以及瘢痕形成。关于动脉病变的分布,可分为: ①脏器外的中等或大动脉,多侵犯冠状动脉、腋、髂 动脉及颈、胸、腹部其它动脉;②脏器内动脉,涉及 心、肾、肺、胃肠、皮、肝、脾、生殖腺、唾液腺和 脑等全身器官。
病因
本病的发病原因至今未明。根据以往数次小流 行中,曾有家庭发病情况,临床上又有许多表 现酷似急性感染,提示似有病原体存在。男婴 发病较多,日本发病率高,至今未找到直接致 病病原体,感染的说法不能完全确立。在所有 病原菌中最受关注的是链球菌,但至今从未由 患儿体内分离到链球菌。也有人提到一种在禽 兽间致病的耶尔森(Yersinia)菌中的假结核型 株感染似与小儿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相关, 但也无法找到确实的证据。
护理诊断
1、体温过高 与感染、免疫力有关 2、皮肤完整性受损 与小血管炎有关 3、潜在并发症与冠状动脉炎等有关 4、焦虑 与家长缺乏对疾病的正确认识有关
护理目标
1、7天内患儿体温降至正常。 2、14天内患儿皮疹消失,杜绝皮肤黏膜感染。 3、防止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4、家长能了解疾病的护理知识,并能积极配合。
1967年日本川崎富作医生首次报道。由
于本病可发生严重心血管病变,引起人 们重视,近年发病增多,1990年北京儿
童医院风湿性疾病住院病例中,川崎病 67例,风湿热27例;外省市11所医院相 同的资料中,川崎病为风湿的2部。显然
病急性期患儿均采用丙种球蛋白静滴;而日本川崎病研究组则
认为丙种球蛋白静滴适应证为冠状动脉瘤高危患者,多采用原 田计分法:①白细胞数>12×109。②血小板计数<350×109。③ C-反应蛋白强阳性(>4.0mg/dl)。④红细胞压积<0.35。⑤血 浆白蛋白<35g/l。⑥年龄≤12个月。⑦性别,男性。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入院诊断:1、上呼吸道感染 2、川崎病?
4、监测病情:密切观察患儿有无心血管表现,如面色、精神 状态、心率、心律、心音异常等。一旦发现立即采取相应的护 理措施。
5、护理用药:遵医嘱用药,使用阿司匹林等药物时注意观察 有无出血倾向,静脉滴注丙球蛋白时观察有无过敏反应。
6、做好家属的心理护理,责任护士多与患儿家属交谈,告知 疾病的相关护理措施及相关的治疗方案。
护理措施
1、休息:急性期患儿应绝对卧床休息,予以高热量、高维生 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鼓励多饮水。
2、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修剪指甲,以免抓伤,每次便 后清洗臀部,对半脱皮切勿强行撕脱,防止出血和感染。
3、黏膜护理:观察眼、口腔黏膜情况。每日晨起、睡前、餐 前、餐后多漱口,以保持口腔清洁。口唇干裂者可涂护唇油, 每日用生理盐水洗眼1-2次,也可涂眼膏,保持眼部清洁。
临床表现
①不明原因的发热,持续5天或更久; ②双侧结膜充血; ③口腔及咽部粘膜弥漫充血,唇发红及干裂,并呈杨梅舌; ④发病初期手足硬肿和掌跖发红,以及恢复斯指趾端出现 膜状脱皮; ⑤躯干部多形红斑,但无水疱及结痂; ⑥颈淋巴结的非化脓性肿胀,其直径达1.5cm或更大。
治疗
本病的主要治疗方法是,急性期明确诊断后口服肠溶阿司匹林 口服。在病程10天内(多主张7天内)及时进行大剂量丙种球 蛋白静滴。使用原则参照美国心脏协会(AHA)方案,建议本
川崎病患儿的护理查房
病史简介
患儿,女,5月。于五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 热,呈间断无规则发热,体温在39℃左右, 偶伴咳嗽,呈单声干咳。不伴喘息,无呕吐、 腹泻;无昏迷、抽搐等症状。体格检查:T: 37℃;P:30次/分;R:34次/分。神志清楚, 呼吸平稳。躯干部可见散在不规则皮疹,四 肢末梢循环可,浅表淋巴结无肿大,结膜无 充血,唇鲜红,上唇可见干裂,咽红,颈软。 双肺呼吸音粗糙,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音 有力,律齐。腹平软,未触及包块,肠鸣音 正常。手指、足趾末端发亮,肛周无脱皮。
责任护士补充
1.病情观察,注意有无冠状动脉炎的并发症发生,指导多卧床 休息,尽量保持病室环境安静,保持患儿情绪稳定,避免哭闹。
2.静脉输注丙球蛋白时要加强巡视,观察穿刺部位皮肤情况。
3.注意监测体温的变化,观察热型及伴随症状,警惕高热惊厥。 指导多饮水,同时防止体温过低或不升。
4.心理护理特别重要,要减轻家属紧张焦虑的心理,告知疾病 的相关知识及护理措施。告知家属疾病的进展过程及治疗方案。
效果评价
患儿经过以上护理措施,已解决的护理 问题: 1、体温过高;2、皮肤完整性受损; 3、潜在并发症 ;4、知识缺乏。
护理目标的实现有:体温4天降至正常, 9天内皮疹消失,未发生药物的不良反应。 无并发症发生,家属能简述疾病的基本 知识及知晓出院后的相关护理措施。
讨论
川崎病是1967年日本川崎富作医师 首选报道,并以他的名字命名的疾 病。临床多表现:发热、皮疹、颈 部非脓性淋巴结肿大、眼结合膜充 血、口腔黏膜弥漫充血、杨梅舌、 掌跖红斑、手足硬性水肿等。
在病理形态学上,本病血管炎变可分为四期:
Ⅰ期:约1~2周,其特点为:①小动脉、小静脉和微 血管及其周围的发炎;②中等和大动脉及其周围的发 炎;③淋巴细胞和其它白细胞的浸润及局部水肿。
Ⅱ期:约2~4周,其特点为:①小血管的发炎减轻; ②以中等动脉的炎变为主,多见冠状动脉瘤及血栓; ③大动脉少见血管性炎变;④单核细胞浸润或坏死性 变化较著。
相关检查:白细胞:18.4×10^9/L;血小板: 432×10^9/L ;C反应蛋白68.1mg/L ;血沉: 73mm/H
川崎病
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muco-cuta-meous lymph node syndrome,MCLS)是一种以全身血管 炎变为主要病理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小儿疾病。